【鶡冠子】卷上7近迭詩解2擇人用王用人擇亡 題文詩: 龐子聞曰:地大國實,民眾兵強,兵強者先, 得意天下.今以所見,合所不見,蓋殆不然. 今大國兵,反詘辭窮,禁止令行,不得故何? 任能者王;用人擇之,唯親者亡;逆節所生, 不肖侵賢,命之曰凌,民不敢言,命曰刑勝. 地大國富,民眾兵強,士有餘力,不能以先, 得志天下,其君不賢,而行驕溢;不能無為, 不可與致,驕則輕敵,則與所私,謀所不知, 使非其任,力欲取勝,於非其敵,不計長患, 樂須臾悅.故國君被,過聽之謗,丑於天下, 而謀臣負,濫首之責,於其敵國.敵責則劫, 說者羞弱.萬賤之直,不撓一曲.國被深創, 其發則戰,元元之民,使之往死,邪臣失策. 過生於上,罪死於下,讎既外結,諸侯畜罪, 危覆社稷,世主懾懼,寒心孤立,不伐邪臣, 國難不解,君立不復,悔曩尤過,謀徙計易, 濫首不足,滅門殘族.公謝天下,以讓敵國. 如若不然,戰道不絕,國創不息.大乎哉夫, 弗知之害,悲乎哉其,禍之所極.倚貴離道, 多己少人,自有之咎.師未發軔,兵可迭敗. 【原文】 龐子曰:『弟子聞之曰:地大者國實,民眾者兵強,兵強者先得意於天下。今以所見合所不見,蓋殆不然。今大國之兵,反詘而辭窮,禁不止令不行之故何也?』鶡冠子曰:『欲知來者察往,欲知古者察今。擇人而用之者王,用人而擇之者亡,逆節之所生,不肖侵賢命曰凌,百姓不敢言命曰勝。今者所問,子慎勿言。 夫地大國富,民眾兵強,曰足士有餘力而不能以先得志於天下者,其君不賢而行驕溢也。不賢則不能無為而不可與致焉,驕則輕敵,輕敵則與所私,謀其所不知為,使非其任,力欲取勝於非其敵,不計終身之患,樂須臾之說。是故國君被過聽之謗丑於天下,而謀臣負濫首之責於敵國。敵國乃責則卻,卻則說者羞其弱。萬賤之直,不能撓一貴之曲。國被伸創,其發則戰,戰則是使元元之民往死,邪臣之失莿也。 過生於上,罪死於下,讎既外結,諸侯畜其罪則,危覆社稷,世主懾懼寒心,孤立不伐。此人二國之難不解,君立不復,悔曩郵過,謀徙計易,濫首不足蓋以,累重滅門殘疾族。公謝天下以讓敵國,不然則戰道不絕,國創不息。大乎哉,夫弗知之害,悲乎哉,其禍之所極。此倚貴離道少人自有之咎也。是故師未發軔,而兵可迭也。 【注釋】2
10、弟子聞之曰:地大者國實,民眾者兵強,兵強者先得意於天下。今以所見合所不見,蓋殆不然。今大國之兵,反詘而辭窮,禁不止令不行之故何也:『國實』,國富。『得意』,遂其所願。『所見』,謂當時實際。『所不見』,即前『所聞』。『蓋』『殆』皆推度副詞,大概,恐怕。『詘』同『屈』,不得意。『辭』,申伐之辭。
11、欲知來者察往,欲知古者察今。擇人而用之者王,用人而擇之者亡,逆節之所生,不肖侵賢命曰凌,百姓不敢言命曰勝:『來』,未來。『往』,以往。『察』,考察。『擇人而用之』,先擇而後用。『用人而擇之』,先用而後擇。張金城曰『擇人而用,謂區別人才,適能而任。用人而擇之,謂用人標準不一,或同能而殊官,或親戚以異位,心中私念早具,故必亡。』『逆節』,反常。『侵』,侵犯,欺凌。『命』,稱之謂。『勝』,陸佃曰:『上勝下也。』張之純曰:『周厲王使衛巫監謗,謗言遂止,是上勝下也。』
12、今者所問,子慎勿言:『今者所問』,即前問『今以所見合所不見,蓋殆不然』等語。『慎』,告誡之語,猶曰『千萬』。
13、夫地大國富民眾兵強曰足,士有餘力而不能以先得志於天下者,其君不賢而行驕溢也:『足』,謂足以先得意於天下。『士』,軍士。『驕溢』,自滿。
14、不賢則不能無為,而不可與致為。驕則輕敵,輕敵則與所私,謀其所不知為,使非其任,力欲取勝於非其敵,不計終身之患,樂須臾之說:『不能無為』,則無所不為,必有妄為。『與』猶『以』。『致為』達成。『與』,結交,親附。『私』,偏愛。『謀』,與之謀。『為』,事。『任』,勝任。『力』,在軍事上。『非其敵』,不是自己的對手。『說』,遊說之言(吳世拱)。
15、是故國君被過聽之謗丑於天下,而謀臣負濫首之責於敵國。敵國乃責則卻,卻則說者羞其弱:『被』,蒙受。『過』,錯。『謗』,毀謗,指責。『丑』,惡。『濫』,禍。『濫首』,禍首,今之謂罪魁。『乃』,若。『責』,求,索。『卻』,卑詞以避之。『說者』,評說者,輿論。『羞』,恥。
16、萬賤之直,不能撓一貴之曲。國被伸創,其發則戰,戰則是使元元之民往死,邪臣之失莿也:『曲直』猶曰是非(吳世拱說)。『撓』,彎曲,使動用法。『被』,受。創,創傷,傷害。『伸創』猶深創,即重創。『發』,發覺,發現。『其』,君。『元元』,猶『喁喁』,可憐愛貌(【史記·孝文帝記】索引)。『莿』,『策』之異體。
17、過生於上,罪死於下,讎既外結,諸侯畜其罪,則危覆社稷,世主懾懼,寒心孤立,不伐此人,二國之難不解,君立不復::『畜』同『蓄』,積。『覆』,滅。『世主』,繼世之君。『攝懼』,恐懼。『伐』,殺。『此人』,指邪臣,『濫首之謀者』。『立』,位。『復』,恢復。(第一個『罪』猶怨)
18、悔曩郵過,謀徙計易。濫首不足,蓋以累重,滅門殘疾族。公謝天下,以讓敵國,不然則戰道不絕,國創不息:『曩』,以往,過去。『郵』同『尤』,過。『郵過』,即過錯。『徙』,遷移,轉移。『易』,改。『濫首』疑為『難首』,製造國難的首惡。『蓋』,疑為『益』,增。『累』,災禍。『滅門』,殺其全家。『疾』,因與族形近而衍(俞樾、張之純、孫人和說)。『殘族』,毀其宗族。『公』,公開。『謝』,謝罪。『讓』,讓步。『戰道』,走向戰爭之路。『創』,創傷。『息』,止。
19、大乎哉,夫弗知之害,悲乎哉,其禍之所極。此倚貴離道少人自有之咎也。是故師未發軔,而兵可迭也:『弗知』即上文『不賢則不能無為,而不可與致為』、『謀其所不知為』等。『極』,極點。『倚』,恃。『貴』,尊貴的地位。『道』,先聖之道。『少人自有』,以他人之智為少,以自己之智為多。『咎』,災禍。『發軔』,出發。張之純曰:『止輪之轉,其物名軔,去軔則輪動而車行,故凡事始啟行曰發軔。』『迭』借為『敗』,接連失敗。 【譯文】 龐煖說:『弟子我聽說過:土地廣大者國家富饒,百姓眾多者兵力強大,兵力強大者能夠首先實現統一天下的意願。以現在的實際情況對照我所聽到的,恐怕不是這樣吧!現在大國的軍事行動反而不得意而申伐之辭不充分,有禁不止,有令不行,這是什麼原因呢?』
鶡冠子說:『欲知未來必先考察以往,欲知古代必先考察今天。先擇人而後用之,必能成其王業,先用人而後擇之,必然滅亡。行為反常,不肖欺凌賢者叫做『凌』,百姓不敢說話叫做『勝』,現在你所問的話,千萬不要亂說。』
地大、國富、民眾、兵強稱之謂『足』。軍士有餘力而不能成就王業,是因為君主不賢明而行為自滿。君主不賢,則不可能無為而無所不為,必有妄為,則不可能達成王業。驕溢則必輕敵,輕敵則親附偏愛之人。與不知事者謀劃,使之不能勝任,在軍事上不能戰勝敵人,不考慮終身之禍患,樂於輕信須臾之言。所以國君蒙受錯聽(偏聽偏信)的指責而惡名揚於天下,而謀臣負罪魁禍首之責任於敵國。敵國若責之,則以巧言以對之。若有退避則在輿論上恥其軟弱。
一萬個下賤之直,也不能使一個高貴之曲屈從。國家遭受重創,其君王發現之後就必定要戰,如果發動戰爭就是驅使可憐的百姓去受死。這是邪臣的失策。由於君上的過錯,而使百姓怨死,對外結仇,諸侯積蓄其罪行,則國家危亡了。繼世之君恐懼,寒心獨立。不殺邪臣,則不能解除二國之難,君主之位不得恢復。君主悔其前過,改易計謀。(殺一個)禍首猶不足,而益增其災禍之深重。殺其全家,毀其宗族,公開向天下謝罪,而向敵國讓步。不這樣,則戰爭之路不絕,國家創傷不止息。太大了!不知的危害。可悲啊!災禍到了極點。這都是倚恃尊貴之地位,背離先聖之道,以他人之智為少,以自己之智為多的災禍啊!所以軍隊尚未出發而戰爭就不得不失敗了。 陸佃-鶡冠子註: 近迭第七-2 龐子曰:弟子聞之曰,地大者國實,民眾者兵強,兵強者先得意於天下。今以所見合一本作含所不見,蓋殆一本作系,一本作治不然。今大國之兵反訕而辭窮,禁不止、令不行之故,何也? 令使為之,禁使勿為也。
鶡冠子曰:欲知來者,察往;欲知古者,察今。擇人而用之者王,用人而擇之者亡。逆節之所生,不肖侵賢命,日凌; 下凌上也。
百姓不敢言命,曰勝。
上勝下也。
今者所問,子慎勿言。夫地大國富,民眾兵強,曰足。士有餘力而不能以先得志於天下者,其君不賢而行驕縊也。
己亢為驕,己滿為溢。
不賢則不能無為,而不可與致為#32。
孟子曰:人有不為也,然後可以有為。
驕則輕敵,輕敵則與所私謀其所不知為句,使非其任力,欲取勝於非其敵,不計終身之患,樂須臾之說。是故國君被過聽之謗丑於天下,而謀臣負濫監。首之責於敵國,敵國乃責則卻或作劫,
以辭那之。
卻則說者羞其弱。
以辭卻之則說,而責之者羞其弱矣,其勢鈴至於用兵。
萬賤之直,不能撓一貴之曲;
其在下者又無以回之。
國被伸或作神創,
浸大日伸。(深)
其發則戰。
其創之發則戰。
戰則是使元元之民往死。邪臣之失薊音策也,過生於上,罪死於下。儼既外結,諸侯畜其罪,則或作責危覆社稷,世主懾懼,寒心孤立。不伐伐或作代,下有威字。此人,二國之難不解,君立不復。悔曩或作晨郵過,謀徙計易。濫一作監首不足,蓋以累重;
濫為謀首,其過重矣。而一人之手豈足以障天下之目哉。
滅門殘族#33,
滅門,周官所謂屋誅。
公謝天下,以讓敵國。不然,則戰道不絕,國創不息。
謂之伸創,以此故也。
大或作天乎哉,夫弗知之害。
以言弗知之害大矣。
悲乎哉,其禍之所極。
以言其禍可悲也已。
此倚貴離道,少人自有之咎也。
多己少人。
是故師未發軔而兵可迭也。
【近迭】名篇,蓋取諸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