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愛中醫網 作者: 一、經別
經別,即別行的正經。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別行分出,深入軀體深部,循行於胸腹及頭部的重要支脈。
十二經別,多分佈於肘膝、臟腑、軀幹、頸項及頭部。其循行分佈特點,可用『離、合、出、入』來加以概括。十二經別循行,多從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別出,稱為『離』;走入體腔臟腑深部,呈向心性循行,稱為『入』;然後淺出體表,而上頭面,稱為『出』;陰經的經別合於相表裏的陽經經別,然後一併注入六條陽經,稱為『合』。每一對相表裏的經別組成一『合』,這樣十二經別分手足三陰、三陽共組成六對,稱為『六合』。
(一)生理功能
經別,是從經脈分出的另一類重要支脈,它們循行布散有一定特點,脈氣分佈範圍較廣,到達某些十二經脈所沒有到達的器官和形體部位,所以在生理、病理及治療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
1.加強十二經脈表裏兩經在體內的聯繫
十二經脈中,陽經為表,陰經為裏,在循行分佈和功能活動上,表裏兩經關係密切,經別則更加強了這種聯繫。主要表現於十二經別進入體腔後,表裏兩經的經別是相併而行的;淺出體表時,陰經經別又都合入陽經經別,一起注入體表的陽經,加強了十二經脈分佈於肢體的表裏經之間的關係。十二經別進入胸腹腔後,大多數經別都循行於該經脈所『屬絡』的臟腑,尤其是陽經經別全部聯繫到與本經有關的髒與腑。如足少陽經別『屬膽,散之肝』,足陽明經別『屬胃,散之脾』等等。使體內一髒一腑的配合以及陰陽表裏兩經在內行部分聯繫更加密切。
2.加強體表與體內、四肢與軀幹的向心性聯繫
十二經別一般都是從十二經脈的四肢部分分出,進入體內後又都呈向心性運行;這對擴大經絡的聯繫以及加強由外向內的信息傳遞,起到重要作用。
3.加強了十二經脈和頭面部的聯繫
十二經脈主要是六條陽經分佈於頭面部,而十二經別中不僅六條陽經的經別循行於頭面部,六條陰經的經別亦上達頭部。如足三陰經經別在合入陽經後上達頭部;手三陰經經別均經喉嚨,上頭面。其中手太陰經別沿喉嚨合入手陽明經別;手厥陰經別淺出耳後,與手少陽經合於完骨之下;手少陰經別淺出面部後與手太陽經合於目內眥。這樣不僅加強了十二經脈對頭部的聯繫,而且為『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的理論,在經絡結構上進一步充實了內容,也為近代發展的耳針、面針、鼻針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4. 擴大十二經脈的主治範圍
十二經別的循行,使十二經脈的分佈和聯繫的部位更加周密,從而也擴大了十二經脈的主治範圍。如足太陽膀胱經並不到達肛門,但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經別卻『別入於肛』,加強了足太陽經脈與肛門的聯繫,故足太陽膀胱經的某些穴位,如承山、承筋等,可治肛門疾病。又如在內臟,足陽明經沒有分佈到心,而手少陰經也沒有到胃,但是,足陽明的經別『屬於胃,散絡於脾』,又『上通於心』,溝通了心與胃之間的聯繫,為中醫學心胃相關理論在經絡結構上奠定了基礎。
5.加強足三陰、足三陽經脈與心臟的聯繫
足三陰、足三陽的經別上行經過腹、胸,除加強了腹腔內臟腑的表裏聯繫外,又都與胸腔內的心臟相聯繫。因此,十二經別對於分析腹腔內臟與心的生理、病理聯繫,有重要的意義。
(二)循行部位
1.足太陽與足少陰經別(一合)
足太陽經別:從足太陽經脈的N窩部分出,其中一條支脈在骶骨下五寸處別行進入肛門,上行歸屬膀胱,散佈聯絡腎臟,沿脊柱兩旁的肌肉到心臟後散佈於心臟內;直行的一條支脈,從脊柱兩旁的肌肉處繼續上行,淺出項部,脈氣仍注入足太陽本經。
足少陰經別:從足少陰經脈的N窩部分出,與足太陽的經別相合併行,上至腎,在十四椎(第二腰椎)處分出,歸屬帶脈;直行的一條繼續上行,系舌根,再淺出項部,脈氣注入足太陽經的經別。
2.足少陽與足厥陰經別(二合)
足少陽經別:從足少陽經脈在大腿外側循行部位分出,繞過大腿前側,進入毛際,同足厥陰的經別會合,上行進入季脅之間,沿胸腔裏,歸屬於膽,散佈而上達肝臟,通過心臟,挾食道上行,淺出下頜、口旁,散佈在面部,系目系,當目外眥部,脈氣仍注入足少陽經。
足厥陰經別:從足厥陰經脈的足背處分出,上行至毛際,與足少陽的經別會合併行。
3.足陽明與足太陰經別(三合)
足陽明經別:從足陽明經脈的大腿前面處分出,進入腹腔裏面,歸屬於胃,散佈到脾臟,向上通過心臟,沿食道淺出口腔,上達鼻根及目眶下,返回聯繫目系,脈氣仍注入足陽明本經。
足太陰經別:從足太陰經脈的股內側分出後到大腿前面,同足陽明的經別相合併行,向上結於咽,貫通舌中。
4.手太陽與手少陰經別(四合)
手太陽經別:從手太陽經脈的肩關節部分出,向下入於腋窩,行向心臟,聯繫小腸。
手少陰經別:從手少陰經脈的腋窩兩筋之間分出後,進入胸腔,歸屬於心臟,向上走到喉嚨,淺出面部,在目內眥與手太陽經相合。
5.手少陽與手厥陰經別(五合)
手少陽經別:從手少陽經脈的頭頂部分出,向下進入鎖骨上窩,經過上、中、下三焦,散佈於胸中。
手厥陰經別:從手厥陰經脈的腋下三寸處分出,進入胸腔,分別歸屬於上、中、下三焦,向上沿着喉嚨,淺出於耳後,於乳突下同手少陽經會合。
6.手陽明與手太陰經別(六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