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40|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趙翼的詩和史學(3)

[複製連結]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1-4-22 09: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文史網
【廿二史札記】以新、舊【唐書】與新、舊【五代史】皆作為一史,其實際內容包括了廿四史。【小引】寫於乾隆六十年(1795年)三月,其時已有刻本行世。其後又加修訂補充,嘉慶五年(1800年)重刊,載有錢大昕與李保泰於是年所寫之序文。錢序稱:『今春訪余吳門,復出近刻【廿二史札記】三十六卷見示。』所稱近刻即為重定之本。此本收於【甌北全集】中,為後世通行之本,但目錄仍為原刻本,致與書內正文多相岐互之處。如卷二八【金末種人被害之慘】一篇,卷三六【明祖本紀】以下二十二篇,目錄皆缺。又如目錄卷二三有【宋遼二史不相合處】、【遼金二史不相合處】、【宋金二史不相合處】,此三目【札記】中皆無其文,而見於【叢考】卷一三,是皆為增訂時所留下的痕跡。  
【廿二史札記】的編寫方法和內容性質,在【小引】中有簡要的說明:『是編多就正史紀、傳、表、志中參互勘校,其有龜醮Γ約觶再共┭啪傭┱傘V涼漚穹緇嶂荼洌輪鷗泄刂溫倚慫ブ收擼嗨嫠街!逼潯嘈捶椒ㄎ員臼分け臼罰諶菪災試蛭販ㄓ朧率擋⒅兀胖賾謁健爸溫倚慫ブ省薄j北痹瀉芮康撓檬浪枷耄儷∩羆炔凰忱碩耐杏諼淖鄭省緞∫酚衷疲骸盎蛞員裙送ち幀度罩肌罰繳硭洳皇耍溲雜鋅捎謎擼蛭崞窀遙 彼淝浴捌窀搖保有醋鞣椒ǖ街檳勘輳堋度罩肌分舴⑽啵還度罩肌紡諶莘矯嬪豕悖卦誥Ф植灰躍蓿敦ザ吩恰吩蚓窒抻謫ニ氖分詼選O旅娣直鶇郵販ㄓ朧肥路矯婢痛聳槁宰髕酪欏  
在史法方面,以比較分析的方法,說明紀傳體史書之體例組織及各史書之成書經過,並分析評論其編纂與書法之優缺點等。凡各史書關係相近者即合併評述,如【史記】與【漢書】,【南史】與南朝【宋】、【齊】、【梁】、【陳】四部史書,【北史】與北朝【魏】、【齊】、【周】、【隋】四部史書,兩【唐書】,兩【五代史】,【宋】、【遼】、【金】三史,都是這樣評述的。既便於比較說明,更可以省去許多筆墨。在論述【史記】的體例組織時,即作【各史例目異同】一篇,在互相比較下,以見其因革利弊之關係。【史漢不同處】,直接以二書記事相比較,以見其得失。【漢書移置史記文】,可見【漢書】自有剪載,非盲目抄襲者比。【三國志多回護】,指出陳壽始以回護法用於史書,為後世修史開創惡例。【宋齊書帶敘法】,【齊書類敘法最善】,指出不為世人所重的【宋書】、【齊書】亦有一定的優點。【南史刪宋書最多】,反映了【宋書】繁冗之失。【魏書】所以稱為『穢書』並非偶然,但其記事亦多可取者,優點終不可沒。【舊唐書前半全用實錄國史舊本】,【薛史全采各朝實錄】,可以說明【舊唐書】與【舊五代史】之史料價值所在。在以兩【唐書】與兩【五代史】相比較時,於【新唐書】本紀指出其不合書法者尤多,於是說:『歐公本紀則不免草率從事,不能為之諱也。』又說:『當日進呈時,宋仁宗即有旨,【舊唐書】不可廢,其早有所見歟?』於兩【五代史】則稱:『歐公專重書法,薛史專重敘事,本不可相無。』這些評論無疑都是正確的。  
舊史書本非盡美盡善,又為某種關系所影響,便容易作出不正確的評議。如歐陽修是歷史上著名的大文豪,【新五代史】為他一手所修,其書力效所謂『春秋筆法』。【札記】中的【歐史不專據薛史舊本】、【歐史書法謹嚴】、【歐史傳贊不苟作】等篇,對之頌揚備至,如云:『卷帙雖不及薛史之半,而訂正之功倍之,文直事核,所以稱良史也。』又云:『歐史不惟文筆潔淨,直追【史記】,而以春秋書法寓褒貶於紀傳之中,則雖【史記】亦不及也。』又云:『歐史無一字苟作。』其實歐史過於簡略和講究書法,反有害於所記之事。如記載典章制度的志,為史書的重要組成部分,歐陽修認為五代是混亂時期,其典制無可為法,皆屏而不記,惟有【司天】與【職方】二考,即天文、地理二志。其紀傳記事亦極簡略,故司馬光修【通鑑】,五代部分取材以【舊五代史】為主。【明史】為清代官修者,雖較為整齊,而存在問題甚多,尤以隱沒女真與明代歷朝之關係及南明事跡為甚,甌北對之則稱讚不已。如其書自康熙十七年始修,至乾隆初年始進呈,歷時六十年之久,原為出於朝臣工作拖拉,中間幾經停頓,而萬斯同主修之原稿,已被改竄得面目全非。甌北置此不提,反稱:『古來修史未有如此之日久而功深者也。』又一再稱道【明史】之『完善』、『精審』,實皆為過譽之詞,未足取信於人。  
在史事方面,主要用綜述考辨的方法,於重大歷史事件或世人對之有特殊興趣的問題,以歸納之法集合有關資料,作有系統的論述,或辨明其虛實真偽。如【漢初布衣將相之局】,揭出了歷史上一次重大變動的事實。【借荊州之非】,指出:『借荊州之說,出自吳人事後之論,而非當日情事也。』【九品中正】與【六朝清談之習】,闡明了魏晉六朝時期上層社會的特點及其與政權組成的關係,匯集零散之資料,以重現歷史上保持甚久之重要制度與風氣。並申明:『此九品之流弊見於章疏者,真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高門華閥有世及之榮,庶姓寒人無寸進之路。選舉之弊,至此而極。』其所以能行之數百年而不改者,『蓋當時執權者即中正高品之人,各自顧其門戶,固不肯變法,且習俗已久,自帝王以及士庶皆視為固然,而無可如何也。』九品中正制在歷史上支配選舉達數百年,而史書中迄無明確係統的記載,【札記】之文,可謂能補史缺者。【武后之忍】與【武后納諫知人】二篇,從正面與反面對武后分別予以評價,武后本為歷史上長期挨罵之人,此論則較為客觀。【五代諸帝多由軍士擁立】,不僅列舉成功者,並舉出未成功者,而後說明其原因:『是時軍士策立天子,竟習以為常。推其原始,蓋由唐中葉以後,河朔諸鎮,各自分據,每一節度使卒,朝廷必遣中使往察軍情,所欲立者,即授以旄節。至五代,其風益甚,由是軍士擅廢立之權,往往害一帥,立一帥,有同兒戲。』北宋建國由於陳橋兵變,正為此類事件之一,不過自宋代以後,此風為統治者煞住,而北宋建國便顯得情況特殊了。在【宋史】部分,【宋郊祀之費】,【宋制祿之厚】,【宋祠祿之制】,【宋恩蔭之濫】,【宋恩賞之厚】,【宋冗官冗費】,【南宋取民無藝】,以及【宋軍律之弛】,【宋科場處分之輕】等篇,集中地說明了宋統治者對人民榨取之重和對統治階級內部待遇之寬,從而總結出:『恩逮於百官者惟恐其不足,財取於萬民者不留其有餘,此宋制之不足為法者也。』【猛安謀克散處中原】及【金末種人被害之慘】,是金代的重大事件,而史書記載最為缺略,此二篇自有補史之用。【元世祖嗜利黷武】及【元初諸將多掠人為私戶】等篇,說明了元代重要的社會政治問題。【明內閣首輔之權最重】,說明了明代統治機構的特點。【萬曆中礦稅之害】說明了明末階級矛盾深化的根源,並且總結為:『論者謂明之亡不亡於崇禎,而亡於萬曆雲。』這些論點都是很能切中要害的。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