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濟南日報
『在章丘市文祖鎮黃露泉村南的山上有一座龍泉庵,已經破敗了,但很有意思的是大殿大門前一副刻在石柱上的楹聯中的字竟無人認識,值得研究。』濟南民間文史研究愛好者黃鵬近日向記者提供了一個線索,記者立即與其前去採訪。
奇怪楹聯共20個字
黃鵬帶着記者經過艱難的『跋涉』,終於來到章丘市文祖鎮黃露泉村南一個被當地人叫做『桑黃』的地方,這裏處於群山環抱之中,龍泉庵就在山坡上。
記者看到,龍泉庵現在只存一座三間大殿和一座東廂配殿,大殿用規整石塊砌成,顯得很結實,也很古樸。屋頂的瓦為黑色,大門兩側的石砌窗戶有漂亮的鏤空雕刻造型。殿中的佛像已經無存,現被人用來養羊,非常雜亂。
黃鵬告訴記者,這座大殿最為奇特的地方是其大門前的兩根柱子上刻的楹聯。記者看了一下,楹聯共20個字,字的筆畫刻得較淺,每個字大約有10厘米見方,但讓人感到驚異的是,這些字奇形怪狀,記者竟一個字也沒認出來。
5通石碑記載龍泉庵歷史
黃鵬還讓記者看了被人埋在養羊人在旁邊蓋的房子地基處的5通石碑。經過辨認,幾通碑的碑文基本都是【重修龍泉庵碑記】,最早一通是『大明嘉靖□年歲次己酉』年間的,其中有『章丘縣明秀鄉』、『黃鹿泉滄浪東有古井以解樵人之渴』等字樣,可知在明代,黃露泉村應叫做黃鹿泉。另外幾通碑都是清代時期刻制的。其中『道光二十九年陽月吉日立石』的【重修龍泉庵碑記】中記載:『龍泉庵自前人創立,觀音正殿,兩配殿一為碧霞元君,一為瑤池王母……』可知早年龍泉庵內供奉的是觀音菩薩,東西配殿中分別供奉的是碧霞元君和瑤池王母。
在龍泉庵的東側不遠處有一眼井,這就是『龍泉』,也是這座庵以『龍泉』命名的由來。
龍泉庵曾幾經變換
記者在黃露泉村找到了62歲的李斗芝老人,他對龍泉庵很是關心,也曾做過研究,搜集過很多有關的民間說法。他告訴記者,龍泉庵是明代正德元年修建的,在明代嘉靖、清代康熙、嘉慶、道光、光緒等年間進行過修繕和擴建。
李斗芝老人說,這座龍泉庵的歷史變遷也很奇怪,最早是尼姑修行的庵,多年後,因為尼姑沒有經營能力,被和尚佔據,再往後,還曾有道士入駐,可以說是幾經變換。到清朝末年,黃露泉村的一個道士當了住持,後來就破敗了。
專家認為怪字或與道教有關
記者回到市區後,找到山東省博物館研究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評審委員、省書協顧問陳梗橋先生,他對於古文字及書法有深入的研究。記者請他觀看了龍泉庵楹聯的照片和描畫的文字。陳梗橋仔細審讀後告訴記者,這些文字並不是大篆,和小篆很接近,但很多字的組成和結構又解釋不通,所以應該不是正常的篆字。
經過仔細觀察,並聽了記者和黃鵬對龍泉庵的描述後,陳梗橋提出一個大膽的論斷,『這個龍泉庵曾由道士主持過,所以這些字很可能和道教有關,很多字看上去和道教自造的字很相近,所以也不排除是道士利用道教特有的字或符號創造的一種特殊字,內容應該和道教有關。』(記者 趙曉林)
來源:濟南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