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醫藥報 蘇州百年老店采芝齋名點薈萃,尤以糖果著稱,粽子糖、玫瑰糖、芝麻糖,種類繁多,口味獨特。其中卻有一味含有中藥的糖果——貝母貢糖,也深受歡迎。說起貝母貢糖,老蘇州都能津津樂道地講出一個傳說。
相傳清光緒年間,慈禧久咳不愈,蘇州名醫曹滄洲奉命赴京診脈,同時帶去了蘇州采芝齋的貝母糖,獻給慈禧助藥,深得其喜愛。慈禧病癒後便御封此糖為『貢糖』。
貝母貢糖入口香甜醇厚,微有清涼,其實有川貝、知母、魚腥草、淡豆豉、薄荷、桔梗等中草藥在悄悄起着作用。那麼,亦食亦藥的貝母糖,應該怎麼吃?記者採訪了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內科醫生丁烈。
丁烈說,貝母屬百合科植物,中醫認為川貝母微寒、味甘,止咳化痰作用較強,且有潤肺的功效,痰多痰少均可使用,特別適用於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但咳嗽患者的辨證分型有很多,屬於脾胃虛寒及寒痰、濕痰者則不宜多食。而且川貝反烏頭,如果同時在服用含烏頭的中藥,最好不食用貝母糖。
此外,知母藥性苦、甘,寒,能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瀉火之中長於清潤,治療肺熱燥咳,與貝母同用可以增強清肺潤燥之功,如【醫方集解】中就有『二母散』。同樣,由於該品性寒質潤,有潤腸作用,脾虛便溏者不宜使用。
總之,普通人適量食用貝母糖於身體無礙,但平素脾胃虛寒或咳嗽多痰者應問明醫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