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日報
『古戰壕』(護寨牆)殘垣120米,內牆現高1.5米,牆面寬0.76米,牆垣設有t望孔。在『戰壕』的北面,還有一個寬1.1米,內高1.5米類似出入口狀的『門』。
春節期間,梅州考古工作者在興寧市徑南鎮新洲村寨下的一座800多米高的山上,發現一處古人類生活遺蹟,現場挖掘出一批新石器時期的夾砂灰陶陶片,這些陶片的文飾有籃文、水波紋、席文、弦文等幾何紋飾,專家推斷,這些軟陶陶片為距今約4000至10000年前新石器晚期的山崗遺存,對研究興寧原生態住民的發展歷史與客家人的遷徙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春節前夕,新洲村寨下村民小組村民在村邊一座800多米高的黃興寨山上修築健身登山小道,當修到山頂時,發現一條長約千米、被荊榛雜草覆蓋的『戰壕』。這些『戰壕』為就地取材的土砂夯築,至今仍堅固結實。村民們從『戰壕』裏挖掘出一些瓷、瓦碎片和古錢幣。
春節期間,梅縣博物館館長、副研究館員朱迪光與當地考古工作者,專程到黃興寨山頂『戰壕』考察,發現『戰壕』裏不但有清代以前留存的瓷、瓦碎片和村民撿拾的古錢幣,『戰壕』地下和周邊山頭還埋藏和散落着不少籃文、水波紋、席文、弦文等幾何紋飾的軟陶陶片。
經對比研究,初步推斷這些出土的夾砂灰陶為距今約4000至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山崗遺存。
(葉仕欣 朱日暉)
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