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00|回覆: 0

[醫藥臨床] 夏用麻黃解『寒包火』之悟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3-7-21 21: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中醫藥報
  『寒包火』為夏季最常見的中暑症候之一,是以高熱、煩渴、多汗等為主症的外感熱病。中暑常發於夏季,以小暑至大暑期間尤多,發病急驟,多因受暑熱後又貪涼納飲,較快地出現發熱惡寒,頭身疼痛等『形似傷寒』的症狀,類似於現代的『空調病』。
  【素問·熱論】曰:『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夏至以後,暑熱當令,或冒暑勞動,或高溫作業防暑降溫不力,人在蒸淫熱迫之中,暑熱直中;暑性酷烈,壯火必食氣傷陰而大汗淋漓。如再享受空調、風扇,寒涼外束肌表,閉門留寇而憎寒惡熱。因此,『暑熱內郁,寒涼束表』是其特點。
  夏季,四川省劍閣縣中醫院陳天然教授門診時,經常有一些空調病或『寒包火』的患者就診。他認為可用麻黃治之,但應用麻黃時應注意五個問題:一是有一分惡寒必有一分表證,當應用麻黃;二是解表必須發汗或用麻黃時,應注意發汗方法與技巧;三是夏季解表發汗常用香薷,不要拘泥於麻黃;四是用麻黃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不可過汗;五是發汗時忌生冷油膩,以免影響藥效。
  典型病例:
  患者神某,男,38歲。2010年8月2日初診:神某在酷暑烈日下勞作,大汗淋漓,酷熱難當,移居室內以避暑,並將空調溫度調得很低,當時覺汗收身涼,周身舒爽。因於疲倦小睡了一會兒,半小時後鼻塞、噴嚏連連,自覺周身不適,疼痛,如被繩捆棒責一樣。3小時後出現發熱,惡寒,胸中煩悶,無汗而口渴欲飲,飲水數升仍不解其渴。
  患者求治於一小診所,予肌注參麥注射液及靜脈輸液等對症治療1天後,上症仍然如故,輾轉求診於筆者。
  症見:惡寒,發熱,頭身疼痛,胸悶微咳,口渴,無汗而煩,小便黃赤,脈浮緊。
  辨證:中暑。暑熱內郁,寒邪外襲,正邪劇爭,衛陽被遏。
  治則:清暑解表,內清鬱熱。方用三物香薷飲與大青龍湯加減。
  組方:香薷10克,扁豆15克,厚朴12克,黃連6克,石膏30克(先煎半小時),杏仁12克,生薑10克,大棗4枚,水煎服,每日3次。
  次日複診:患者上述症狀沒有緩解,且憎寒發熱,胸悶煩燥,口渴更為明顯。
  筆者求助於陳天然教授:此中暑之寒包火證,治宜發汗解表,內清暑熱。有是證用是藥,發汗解表須用麻黃,不要拘泥於夏季,但須注意發汗技巧與方法。故上方去香薷、扁豆,加麻黃10克、桂枝10克,更進一劑,服藥後啜稀粥一碗以助藥力,得汗止後服。忌食冷飲油膩等物。
  三診:依法一服微汗,再服汗出熱降,停服余藥,調理半日,前症大減,脈濡緩。治以益氣斂津,藥用人參10克,麥冬12克,五味子6克,懷山藥15克加味調理,再進2劑,諸症悉除。
  按:由於夏季炎熱,廣泛使用空調,干擾了人體正常的體溫調節。在戶外活動時,天暑地熱,人處其中,暑熱直中,玄府大開,汗液外泄。然而移居陰涼避暑之地,或室內外溫差較大,汗孔因寒涼刺激而迅速關閉,寒涼束於肌表,汗不外出,暑熱不解,而形成了外寒內熱的『寒包火』症候。
  因寒邪外襲,衛陽被遏則惡寒;正邪相爭,陽氣衛外則發熱;經氣不舒則周身疼痛;其『惡寒發熱身痛』類似麻黃湯症;先期暑熱『汗出』類似桂枝湯症;因熱貪涼,寒邪束表,腠理閉塞而無汗;暑熱內郁則煩燥,暑熱傷津則口渴、尿赤。其『大熱大汗大渴脈洪大』類似白虎湯。
  此『寒包火』症若用桂枝湯解肌則不能祛其寒,若用麻黃湯散寒又恐助其暑熱,若用白虎湯清熱則不能表散寒邪。細讀【傷寒論】:『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燥,大青龍湯主之。』大青龍湯系麻黃湯加石膏、姜棗而成,是發汗峻劑。醫聖張仲景妙在倍用麻黃,以桂枝助麻黃髮汗解表,急開腠理以散寒邪,併兼制石膏寒涼太過而傷脾胃;反之用石膏內清鬱熱,併兼制麻黃辛溫太過而助邪熱;杏仁降逆氣;姜棗甘草調和營衛,助汗源,並防發汗太過,使汗出表解,邪去正安。諸藥合用,共湊外解表寒,內清鬱熱之功。
  筆者首次雖辨證準確,但疑惑於『夏不用麻黃』(香薷又稱夏日麻黃),拘泥於發汗,用大青龍湯去麻黃易香薷,看似機巧,實則表寒不散,邪無出路,暑熱愈熾,而胸悶、煩燥、口渴更甚。圍繞『寒包火』之主症,結合臨床選方用藥,仲景的大青龍湯正對其症,不要拘泥於『夏不用麻黃』的說法,有道是,有是症則用是藥,藥到病去矣。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