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40|回覆: 0

[醫藥臨床] 師其意而不泥其方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3-7-22 10: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中醫藥報
  邢錫波認為,仲景所謂六經,實際上是指外感病的6大類型。每經以證候群為提綱,便於掌握其發展規律,確定施治的法則,以臨床實踐體現中醫理論整體觀的認識。因此,不能拘泥於六經傳變日數和次序。
  傷寒所謂之傳,乃轉變之意,即病機之轉變,病勢之發展。這種病機轉變和病勢發展,並不受日期限制,而是以內外條件為轉移。
  辨證時,必須認清主症,治療時先從主症着手,主症一解,兼症亦隨之而解。如不顧主症,而單從次要的兼症治療,就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邢錫波(1906年-1977年),男,漢族,河北省青縣人,當代著名中醫臨床家和中醫教育家。曾任天津中醫學院(現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務處副主任、傷寒教研室主任、第二附屬醫院內科主任、天津市中醫協會理事等職。
  他出身於農民家庭,自幼勤奮好學,讀過師範,因喜讀醫書,拜青縣名醫劉潤卿為師潛心學醫。對【素問】、【靈樞】、【傷寒論】等經典深研不輟。在52載的從醫生涯中精勤臨床、誨人不倦,為後學者留下了寶貴的醫療經驗和財富。
  邢錫波一生傾注了大量心血研究【傷寒論】。他本着實事求是和古為今用的原則,對【傷寒論】的主要內容、辨證施治方法,以及八綱的運用予以概括總結,並具體闡釋了六經中本病演變的過程。他受經方大師曹穎甫(1868年-1938年)影響頗深,一改以往隨文順釋,筆墨官司式的研習套路,重在突出臨床驗證,形成了有別前賢而獨具特色的學術風格,是【傷寒論】研究史上的一種創新性嘗試。筆者在此對其有關【傷寒論】的學術貢獻予以介紹。
  實事求是古為今用
  【傷寒論】系方書之首,是研究辨證論治的必讀經典。邢錫波曾經指出:『張仲景的【傷寒論】是總結了古人經驗,結合個人臨床實驗,通過整理歸納而寫成的一部治療方書,對祖國醫學來說,是有相當貢獻的』。他主張要本着實事求是的原則和古為今用的目的來研究【傷寒論】。在『精求古訓,博覽眾長,實事求是,學以致用』思想指導下,學習前人經驗應『師其意,而不用其方』,不能照搬照抄,要掌握【傷寒論】的精神實質,而不必泥於某方某藥。
  他集30年來探頤索隱和臨床驗證的結晶,寫成【傷寒論臨床實驗錄】。該書開篇便申明:『以實事求是的精神,作為編寫的指導方針,凡歷代注釋家之理論晦澀,脫離實際的,概不選錄。由於歷代注釋見解不同,相互爭執,懸而未解的問題,都根據個人的臨床實踐經驗,加以分析和闡述,以期得到符合實踐的注釋。』
  闡述要義暢抒灼見
  邢錫波編著的【傷寒論講義】和【傷寒論臨床實驗錄】,均取明代趙開美復刻宋本【傷寒論】,凡398條,112方。注釋原文,逐條首列『提要』,示知該條內容重點,繼而『闡述』詳解其義,且多有獨到見解。如在『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的『闡述』中論及:『傷寒、中風,不在熱之已發或未發,亦不在惡寒、惡風的區別,更不在體痛與嘔逆,而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有汗無汗,並見緩脈常與自汗同見;而緊脈常與無汗同見,所以將脈緩、自汗者,名為中風;脈緊,無汗者,名為傷寒』。
  接着又補述闡發,謂:『考風與寒,乃氣候演變之形勢。【內經】上以寒屬冬,以風屬春,春主疏散,冬主斂藏,此乃外界事物的客觀規律。凡發熱病無汗的,肌腠收縮,好似冬天的斂藏,而且此類證候,發生於冬令者較多,所以名之為傷寒。有汗的,多肌腠弛緩,好似春天的疏散,且大多數發生在春天,故名之為中風。這是古人體察到大自然氣候的變化與人體有聯繫的道理,固以立名的。所以說,中風與傷寒,雖同為太陽病,而在理論、症狀和脈象上,則有其不同。』
  如此注釋不僅深入淺出,而且講透了道理,使讀者明白易懂,有助於正確區別『傷寒』與『中風』的概念。
  在闡述要義方面,先生更有着非凡的真知灼見:
  一是評價六經辨證:邢錫波認為,【傷寒論】六經辨證雖然是在【素問·熱論】六經分證基礎上發展而來,但其內涵卻發生了變化。仲景所謂六經,實際上是指外感病的6大類型。每經以證候群為提綱,便於掌握其發展規律,確定施治的法則,以臨床實踐體現中醫理論整體觀的認識。因此,不能拘泥於六經傳變日數和次序。啟示後人,研究【傷寒論】必須結合臨床實踐,絕不能只停留在文字註疏上。
  二是闡釋『傳經』含義:關於傷寒傳經之說,歷代醫家爭論不休。他認為傷寒所謂之傳,乃轉變之意,即病機之轉變,病勢之發展。這種病機轉變和病勢發展,並不受日期限制,而是以內外條件為轉移。如身體強弱、年齡大小、精神狀態、情緒變化,氣候影響,以及飲食與服着之豐欠,治療當否,都會影響到病體而發生變化。
  臨床證實,某些病未經太陽而逕入陽明,某些病初見太陽即轉入少陰,還有的兩經、三經俱病,或始終停留一經,或昨在太陽,今入三陰。由此可知傷寒所謂傳經,無非是病理轉變的過程。
  三是明辨主次緩急:如太陽病必然有惡寒、發熱、脈浮的主要脈證,而頭痛、項強、骨節痛、鼻鳴、乾嘔等症,皆為兼症,兼症可有可無,如無發熱惡寒的主症,則不能稱之為典型的太陽病。所以辨證時,必須認清主症,治療時先從主症着手,主症一解,兼症亦隨之而解。
  如不顧主症,而單從次要的兼症進行治療,就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治療先後也不容忽視。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症狀常是錯綜複雜的,治療很難兼顧,必須明辨緩急,循序施治。
  臨床體會皆為親驗
  邢錫波在【傷寒論】注釋中,設『臨床體會』一項,是結合自身體驗,談原文精義對臨床的指導意義,同時有助於對原文精神的理解。如第62條:『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臨床體會』中談及:『傷寒身疼痛,多發於未汗之先,汗出則疼痛自減,凡發汗前身體不疼痛,而汗後身反疼痛者,多屬於汗後傷津,因津血傷,而身發疼痛。故重疏表邪,和營衛,補氣生津而止疼痛。』
  歸納升華驗案佐證
  為使初學者易於領會,在【傷寒論講義】的概論中將【傷寒論】主要內容、辨證施治的方法,以及八綱的運用,作了概括性的歸納論述,並具體說明了六經中本病演變的過程。邢錫波把【傷寒論】條文進行歸納,在每方後附有表解,將該方的治則、脈證、藥物配伍、後世演變進行具體敘述;藥用劑量、療效大小、適用範圍,或用法舍方,或用藥變法,也都作出具體說明。並製作出14類145幅圖表附於書後,把【傷寒論】繁雜錯落的內容變得條理清楚,層次明晰,且在注釋條文時多有獨立見解,詳述臨床體會。
  如在【傷寒論臨床實驗錄】中,凡有證『方藥』條文下還多附有舉驗若干,約計百餘則,為後人學習、理解、運用【傷寒論】的經方,提供了良好範例。
  經方用量最為獨到
  『漢方之秘在劑量。』這是日本漢方醫家渡邊氏發出的感慨,國人亦有類似感言。邢錫波研究【傷寒】,主張用藥當注意劑量。在正確辨證前提下,選方遣藥要切病對證。做到劑量恰當,適合病情,實非易事,有賴於細心觀察和長期體驗。筆者列舉3則,以示其意。
  麻黃用量心法:考麻黃雖屬發汗之品,必須患傷寒後,玄府不開時,服麻黃3~10克,溫服後,玄府得啟,才能汗出。若正常人服麻黃10~12克,往往亦不見汗。邢錫波曾親做實驗,煎服麻黃15克,連服3日,亦未見出汗。所以古人用麻黃髮汗,用小量必須溫服;取其利水,往往冷服,而不溫服。古人用藥每因其目的不同,而用藥方法亦因之不同。』
  另外,用麻黃還須注意與他藥的配伍用量,如見其麻黃湯證例中,麻黃:桂枝=5∶6;又見於大青龍湯,麻杏石甘湯證例中,麻黃:石膏=3∶10或6∶24。他說:麻黃為辛溫發汗藥,而與石膏同用,則化辛溫為辛涼,能使肺中蘊蓄之熱,息息透表而出。
  麻黃除疏表之外,能止咳定喘,由於性較溫燥,必佐以大量石膏,服後方不致有煩躁的現象。一般常用的劑量是1∶3,就是用3克麻黃,10克石膏,如仍有熱象,還可以適量酌增。
  小柴胡湯劑量:考小柴胡湯之用量,一般補藥和清藥相等,以少陽證先因正氣稍虛,外邪方能內犯,所以苦寒之藥不宜過多。少陽之邪虛實兼半,苦寒之劑,中病即止。如用本方治瘧,柴胡用量須大,最低不能少於10克,方能見效。
  麻仁丸劑量:考麻仁丸,系潤腸藥與通便之大黃配合,而以潤腸為主,通便為輔。大便多日不行,不但影響食慾,有時還發生脹滿不適,所以方中又佐以枳實、厚朴。這兩味藥物在性能上,雖有溫平之不同,然同為下氣祛滿之品。下氣之藥,用至10克,都有緩泄作用,此方的應用是取其祛滿並協同大黃以催便。
  麻仁之潤腸在湯劑使用時,用量不宜太小,一般用10~15克,如小於10克往往達不到排便的目的。大黃的用量,不宜超過6~8克,用至10克則大黃自身即能通便。如由於大黃的作用而發生便瀉,便瀉後若不再服,反可造成便秘。如用小劑量大黃,則無是弊。大黃超過10克,久服損傷胃氣,而用小量反能健胃。所以,中藥的用量,必須細心體驗,始能得心應手。
  典型病案
  許某,男,40歲,教員。病史:患傷寒遷延日久,寒從熱化,津液受傷,發熱惡寒,頭項強痛而無汗,口渴引飲,小便短赤,大便旬日未通,異常煩躁,診其脈兩關洪數鼓指,舌質淡紅,苔邊白中間黃而少津,此乃表證未解,裏證又急。證屬:外感風寒,內有鬱熱,即仲景所謂大青龍湯證之候也。
  治宜:外解風寒,內清鬱熱。遂以加減大青龍湯與之。
  處方:鮮茅根30克,生石膏18克(研細),杏仁10克,甘草6克,麻黃5克,桂枝3克。
  連服2劑,得汗熱減,脈滑數而洪象稍減,是病勢已有轉機,唯口渴煩躁不除。又仿仲景竹葉石膏湯加減續進,在原方中減去半夏,為不嘔也,加陳皮、白芍以行氣活血,較原方靈活。
  處方:粳米30克,生石膏18克,金銀花15克,人參10克,竹葉10克,白芍10克,麥冬10克,生甘草6克,鮮姜3片。連服3劑,諸症均漸痊癒。
  按:以傷寒邪氣在表,首宜宣達表邪,而鬱熱較盛,必須佐以清裏,故仿大青龍法輕用麻桂,重用石膏,解表清裏,雙方並進,始能符合透表宣熱之目的,故服後能得汗熱解,病有轉機。唯陰虛之體雖在發病初期,由於熱傷津液,而口渴煩躁未止,故用竹葉石膏湯,以清熱生津,而除煩渴,病勢雖發作較猛,由於用藥合拍,短期即可治癒。(邢汝雯申海明許占民張維耀)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