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醫案】:由慈禧醫案說脾胃病治驗
同治及光緒年間清宮醫案
李東垣在【脾胃論】中提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臟器,在中醫臟腑學說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升胃降,生化氣血,滋長精氣,被稱為『後天之本』。清宮御醫也頗為重視,潛心研究脾胃理論,透過眾多醫案,可以發現其學術思想在此方面的諸多體現。
清宮之中,皇家養尊處優,恣食肥甘厚味,加之受飲食習慣影響,患脾胃病者較多;其中,慈禧醫案的記載可謂現存最全者。慈禧一生,常患氣滯、食積、泄瀉等症。筆者以慈禧醫案為例,淺述對宮廷脾胃病遣方用藥理論之理解。
重調脾胃 氣機升降
脾胃居於中焦,是全身氣機的樞紐,脾胃氣機升降失常則『脾陽不主運化,胃腑不能宣達』。胃為六腑之一,六腑者,以通為用,以降為順,胃氣滯逆則致胃脘、腹部痞悶脹滿、疼痛不適等諸多症狀。清代醫家葉天士認為『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宮廷御醫亦很注重脾胃氣機升降的調和。
如光緒32年2月23日,慈禧脈案載:
『莊守和、張仲元請得皇太后脈息,左關稍弦,右寸關沉滑。胃氣壅滯,頭目不爽,謹擬升清降濁之法調理。
枳殼一錢五分,厚朴一錢五分,元明粉一錢,甘草五分。
引用一捻金(人參、牛黃、二丑、檳榔、生軍、硃砂)八分,水煎服。
以方測證,慈禧頭目不爽之患,主要責之中州阻滯,氣機不得升降所致。故用此方理氣寬中,煎湯送服一捻金清熱通滯,共達通下除積之目的,俾胃氣得降,而脾氣自升,諸症遂愈。
益氣補脾 甘潤養胃
在整理研究過程中不難發現,清代宮廷御醫在治療脾胃病的過程中繼承了李東垣甘溫昇陽、益氣補脾的思想;臨證時,對於脾胃虛弱的人,喜用四君子湯益氣健脾。光緒脈案中所載脾胃虛弱、陰液不足之證,用四君子湯加砂仁、石斛治療。調理脾胃的方子中配伍沙參、麥冬、石斛等甘潤養胃之品。
這樣的方劑不勝枚舉,正如清宮醫案所述『操東垣論脾胃之意,而不用其方,正欲脾胃陰陽之適當耳。』蓋東垣治脾胃,着重升脾陽而忽視養胃陰,清宮御醫不僅注重養胃陰,而且脾陽胃陰兼顧。
症分輕重 善用消導
消食導滯法屬於八法中消法的範疇,主要用於因傷食而出現食慾減退,噯腐吞酸,胸脘痞悶等症。根據食滯之程度,患者體質之異同,其治療又有輕重之分。
通常輕症以『進食不香,納運不暢』為特點,則宮廷常用三仙飲(即以焦三仙為基礎加減)、加減思食丸(由神曲、麥芽、佛手、烏梅、宣木瓜、雲苓、甘草組成,對於食滯所致納食不香,口乾不渴,兼有嘈逆者療效好)等。
重症臨床以惡食,噯腐吞酸,腹脹時痛,大便秘結為特點,舌苔多黃厚膩,脈象沉滑。
清宮常用方包括木香檳榔丸:木香、檳榔、青皮、陳皮、廣術(燒)、黃連、商枳殼(麩炒去瓤)、黃柏、大黃、香附子(炒)、牽牛。
溫中化飲湯:香附、鬱金、厚朴、赤苓、杜仲、續斷、五靈脂、炮姜、豬苓、焦三仙。
清熱化滯湯:蘇梗、厚朴、葛根、黃芩、川連、炒梔、陳皮、枳殼、炒神曲、天花粉、制半夏、甘草。
攻補兼施 以攻為主
『髒者藏精氣而不瀉,腑者傳化物而不藏。』因此,攻邪藥和補益藥在脾胃病的治療中不能截然割裂。
攻邪之餘,須記脾胃正氣易損,應輔以健脾補氣之品;補益之時,須知胃府『以通為用,以降為順』,應佐以消導之類。
宮廷御醫立法處方嚴謹,以善用通腑法著稱,縱觀清宮醫案,不難發現承氣湯等峻猛之劑,但也常於方中配伍人參、白朮等健脾益氣。
如光緒30年後,慈禧年近古稀,體質漸弱,雖為胃腸蓄有滯熱之症,但其治療用補中兼化之法調理:人參、枳實、廣陳皮、焦三仙、厚朴。雖有承氣之意,但加用人參補中扶正,以防虛虛實實之虞,確實得當。
宮中之人,平素恣食膏粱厚味,停飲積滯較多,故無論是臨證之時,還是家常防病均以消導通利為主。古人謂『六腑以通為補』,清宮對於脾胃病的治療以及平素調理方中,常用消導通利之劑,值得我們研究、借鑑。
急危重症 顧護胃氣
中醫認為,人以胃氣為本。年老體弱之人、久病之後,醫藥交相攻伐,胃氣告匱,若蘇其胃氣,對於危重症之恢復大有裨益。慈禧臨終前就曾以飲食療法和養胃氣。
御醫施煥於光緒34年10月21日擬方為:『粳米飯鍋巴培焦研極細末,陳年火腿骨煅研極細末,二味等分共研勻,以紅白糖和淡橘紅水調羹,另用烏梅五錢,甘草一錢煮水徐徐咽之。』
此方效否姑不置論,但是危急重症之時仍注意顧護胃氣的思想,確屬難能可貴。
此外,清宮醫案中還可見武英殿之痢疾應用飲食療法,轉危為安之實例。在後續的文章中,對於急危重症的不同調治方法會有專門的介紹,以供臨證之時學習、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