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我國的擒拿法,是一門獨特的技擊術,形成於的鼎盛時期。 明代嘉靖年間,擒拿法已風靡一時,著名武將在【紀效·拳經】中,對『鷹爪王的拿』便有讚譽。擒拿法繼承了古代技擊法的精華,又經過專門的實踐與創新,自成體系,獨具一格。從流傳在民間的多種擒拿方法中,可以看到其技擊特點非常突出,實用效果特別顯著,確有變化莫測之妙,『分筋錯骨』之威!它以巧制關節為手段,以擒伏對手為目標,以不傷害對手而達擒獲為高超技能,充分體現中華武術『巧打拙,柔克剛』的特點。這些絕招妙技所具有的深奧法理,不僅毫不神秘,而且完全符合現代生理學和運動力學的原理,有着嚴格的科學根據。正確掌握擒拿術的原理與法則,深刻領悟其變化之精義,用科學的觀點探索其生克制化的演繹規律,必定能更好地繼承這項寶貴遺產,促進其弘揚於世界。
一、擒拿技藝之基礎——抓筋拿穴,扭挫關節
1.擒拿的方法,首先在於拿制對方的肢體關節,進而才有擒伏的可能。關節是人體骨骼結構及運動的樞紐,關節周圍的筋脈穴位,又是難以承受打擊的薄弱部位。關節的功能,只可順動,不可逆轉,其屈伸旋轉幅度都有一定限度。擒拿術就是針對人體關節的這種特性,依據逆關節施制的技擊原理,先抓拿肢體關節及筋穴,並加以牽引控制,進而在相互破解演變之中,巧施妙法,迫使對方之關節反折或超限度捩扭,使其關節及韌 帶受挫,產生劇烈疼痛感,從而喪失反抗能力而就擒。對方若要拼力硬抗,勢必造成骨折筋傷。
2.擒拿的方法,貴在一抓得勢,但是這一抓之技,深含法理。兩手相交,不是恃力猛抓,拿住關節後,也不是強扭硬壓。如果自己恃力大而猛抓硬壓,不但因用不上技法而難以奏效,且若遇高手,必被化解而遭反擒,這是『巧制拙,柔克剛』的道理。
3.交手接勢,應注重輕靈綿隨,以沾連為主,運用招法,先抓戰機,始宜微動,切忌露形,避免打草驚蛇;一經抓拿得勢,要迅速進招,制在措手不及,對方很容易被擒住。同時,還要善於運用擒拿術所特有的手型手法,準確地抓拿住對方肢體關節的一定方位;切不可胡亂抓拿便誤以為得手。要知道,一個腕關節就有正面、背面和橈尺兩側共四個方位,還有偏上、偏下各部位,而每一個方位都有不同的拿法、招數及變化。因此,無論抓拿任何關節,首先一定要使手法正確,方位拿準,才有巧變的根基。只有抓拿得法,才能巧施妙招,發揮擒拿術的威力,從而達到制其一點而制服周身的奇效。反之,若抓拿不準,必然失勢失法,自己手足無措,結果必遭對方反擒。一抓之技,差之毫厘,失之千裏,練習者須悉心鑽研,反覆揣摩,確實掌握抓拿技法之奧妙。
二、擒拿運動之竅要——尚巧勁,不鬥拙力
所謂巧勁,主要是裹纏勁與冷疾脆勁,即擒拿法所必備之『內勁』。
1.擒拿實戰,是鬥技而非鬥力。藝精招熟,常可一抓而就,猛抓硬斗,易被對方得手。須知,對方剛被抓拿,既可變化脫走,又可拼力反擊。我若稍一不慎,不僅手法落空,甚至反遭所擒,故有『巧拿不如拙打』之說。當對方反擊和搏鬥之時,應當隨機就勢,伺機再取,切忌拼力硬斗,自破章法。否則將只有『力大勝力小』的可能,失去了技藝制勝的機會。
2.研習擒拿術,要善於用巧勁,施妙招,待機而動,順勢應招,輕取關節,巧施裹纏。只要拿住對方的一個關節,則應迅速將其前後之連帶關節加以裹抱纏壓,牽引控制,並運用螺旋收縮之『內勁』,將其關節裹緊纏死,迫其勢背力僵,使之欲化化不了,欲走走不脫,有力拼不上,這就是裹纏勁的特點,也是擒拿法以巧制拙的根本方法。實踐經驗表明,拿而不纏,必遭拙打,只有拿住而又裹纏住了,才算施術得勢。既已得勢,對方必然失卻反抗能力,急欲脫走或拼力僵抗,而這正是施術者乘勢催力、巧用冷疾脆勁發招或擒伏對手的最佳時機。
3.技擊搏鬥,力是基礎,『千狠萬狠,力是根本』。擒拿重巧,絕非否定勁力,而是尚巧勁以戒拙力,這是由於擒拿術方法之巧和制敵之妙的特點所決定的。因此,必須認真研究擒拿術的勁力原理和運用勁力的法則。這實際上是一門比較高深的功夫。凡交手應招,首先要觀察對方的勁力趨勢,或明或暗;要善於引進並化解敵方的勁力,使之無機可乘;這就要有聽勁、懂勁、化勁的功夫。施用招法,要講究虛虛實實,善於運勁、變勁、借勁,抓准機會發勁,發則必中。若無極強的勁力相摧,怎能拿而擒之?這就是方法與勁力之間的辯證關係。
4.論武術技能的實質,主要是三個方面。其一,勁力功夫;其二,攻防技術;其三, 審機策變。單就勁力而言,憑力論功是片面的。基本功力之大小,在實戰中要受到對手的影響與制約,臨場的運用與發揮,則是關鍵。兩敵相持,實力相當,得勢者勝;形勢相當,得機者勝;戰機相當,得先者勝。這是技擊原理之一。勁力與方法的關係與勁力的重要性,上面略作講述。現將擒拿法常用之勁力與勁法,擇其要點,分述如下:
(1)鷹爪力:即指功,系擒拿之基本功。研習擒拿,要有很好的手指基本功,以增強抓拿對手肢體關節的扣握力。擒拿法對手指功的要求,既要手指有勁,又要指節靈活,勢如鷹爪,才能很好的實用。
(2)裹纏勁:這是裹抱勁和纏繞勁相結合的內向收縮勁。其外形動作,是以手和腕的內外旋轉帶動肘肩關節,呈螺旋形纏繞對方的上肢或下肢,配合裹纏招法,以克制對方肩、肘、腕三大關節,控制其全臂,以制伏其身軀,這就是擒拿術的基本勁力和方法。其運用之特點,如同蛇纏樹枝,樹枝越硬,纏得就越緊,越沉。一旦被裹纏勁制住,很難脫解,這種裹纏法是可以靈活變化的,好像常山之蛇,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其中則首尾相應,故能制敵於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