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70|回覆: 0

[國學灌水] 廣州『鬼市』交易古玩舊物 得先學會這些『黑話』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7-29 09: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廣州『鬼市』交易古玩舊物 得先學會這些『黑話』

廣州『鬼市』交易古玩舊物 得先學會這些『黑話』

昨日凌晨5時29分,墟市買賣開始踴躍。凌晨淘寶,買家們藉助手電筒鑑別真偽。

近日有報道稱某些省份出現古玩商坐店裏發愁,古玩市場斷崖式蕭條的現象,但在廣州,情況並非如此。廣州日報記者用了連續五周的時間,對廣州古玩舊物文化墟市進行跟蹤調查。記者發現,文化傳統深厚的文昌路墟市如今人氣鼎盛、交投活躍,有越做越旺的趨勢,吸引了很多外省愛好者前來買賣交流。

對此,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鄒永生提出,逛古玩舊物文化墟市,眼光不能僅僅停留在低層次淘寶、撿漏。淘寶不僅是為了保值,更是為了保存一段流失的文化。人們在這種文化墟市中可以尋找到古玩中保存的情感記憶。

記者了解到,今天文昌路文化墟市早已名聲在外了。遠道而來的淘寶買賣人包括來自西藏、青海、新疆、雲南和黑龍江等地。除此以外,來自日本、印尼、歐美的古玩愛好者也慕名而至。

扛着木箱,背着背囊,推着小車,凌晨4時過後,趕往廣州文昌路古玩舊物文化墟市的人群開始多了起來。每星期二凌晨零時至上午8時30分,是這一文化墟市的買賣時段,這個約定俗成的古玩舊物文化墟市,最早出現在清末民初時期,曾經被廣州市民稱為鬼市天光墟。現在,在古玩愛好者中,它的全名是廣州古玩舊物文化墟市。

歐初:文昌路文化墟市在國內較有名氣

廣州古玩舊物文化墟市,最早叫做天光墟。它一開始以買賣家具舊物、古籍字畫為主,清末民初尤其興旺。95歲的原廣州市委書記歐初,見證了廣州古玩舊物文化墟市多年變化。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回憶起這個文化墟市的變遷歷史。歐初說,抗戰前,在廣州西來初地、華林寺、帶河路一帶,有一家紅棉茶樓,那裏就是廣州最早古玩舊物文化墟市聚會地。到了抗戰期間,它遷至爛馬路(即現中山七路)。20世紀80年代,文化墟市重新在土興巷恢復。20世紀90年代,墟市遷至帶河路,最後在源勝西街一帶發展形成今天的形式。開始時是日日成墟,直到2003年才改成每周二一次。

歐初還回憶起自己的天光墟經歷:就在讀小學六年級的時候,自己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到華林寺看文化類玩具,那個時候一些有家底的廣州人經常會拿出祖傳的東西出來賣。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他擔任廣東省委副秘書長和辦公廳主任,當時廣東省委辦公大樓要佈置一個電話會議室,他就曾經到天光墟買到用來隔音的舊地毯,還在下九路一帶買了三套舊酸枝家具。記得有一次,我還在天光墟淘到寶,買到一個光緒年間的罄。歐初說。

歐初指出,逛墟市是一種文化,可以培養對國家民族文化的認識。尤其現在,廣州古玩舊物文化墟市已成為全國比較出名的幾大文化墟市之一,引導關注其健康發展,將對促進國內各地的文化交流起到推動作用。

記者了解到,廣州文化墟市也薰陶了一代代文化人,像最盧達文、賣古畫和古書的鄧濤、賣碑帖和新舊書的陳煥科等,他們都有很好的學問和鑑賞力。包括容庚、朱傑勤等大家也經常逛廣州的古玩舊物文化墟市。都市人在這裏淘寶,也在這裏陶冶性情,提高文化修養和鑑賞力。

曾有一個階段,中國興起收藏熱,許多人看中收藏古玩中的增值潛力。最近兩年由於市場調整,一些文物投機者見到市場低迷,開始選擇遠離。但對於文化保育而言,這其實是一件好事,恰好為一度膨脹的收藏熱市場瘦身,反而讓更多人擺正收藏古玩的心態,進而讓市場中增加更多文化內涵。

廣州『鬼市』交易古玩舊物 得先學會這些『黑話』

廣州『鬼市』交易古玩舊物 得先學會這些『黑話』

一把船票剪票鉗。

記者走訪:交易高峯期或超2000人

廣州古玩舊物文化墟市,位於文昌陶瓷玉石工藝市場一樓,主要交易場所位於一個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的空地。人氣鼎盛時段,趕墟的攤檔經常向周邊小巷延伸。記者留意到,不到凌晨5時,現場攤位就已被檔主貨物堆滿。記者凌晨到訪,借着手電筒光可以看到琳琅滿目的古玩:陶瓷製銅製的香爐燭台,造型各異的青花瓶罐、銅鎖、銅熨斗、銅鼻煙壺、不同年代的收音機

天微微發亮,人聲開始鼎沸。早上6時以後,人潮達到高峯,買與賣開始進入高潮。記者估算一下,此時起碼有超過2000人在現場。採訪中,沒有檔主願意透露自己賺了多少錢,但記者進一步觀察到,這裏的交易數量相當可觀,時有數千元甚至過萬元的古玩成交。

來自台山的陳老闆擺賣的貨品中,有一台民國落地式木殼方箱相機。這種老式照相機如今更多只能在老電影裏面才會出現。這台相機看上去有七成新,擺在墟市過道上,吸引着不少人前來問價,最後被一位買主以10000元買走。

交易黑話:一塊錢=100元

15塊(即1500元,民間古玩交易稱100為1塊)一把!8塊!交易中討價還價的聲音不絕於耳。記者見到一位來自湖北的賣家,帶來近百把清代枕頭形銅鎖正與買家講價。這些銅鎖不僅包漿完美,而且把把都帶有原裝鑰匙。

最後,記者看到有一位買家以每把900元價格買下了其中5把。有位姓薛的行家告訴記者,其實這樣的銅鎖賣900元一把並不貴,要是在三年前,中國古玩舊物價格被炒得很高,一把起碼要過2000元才能拿下來。

廣州『鬼市』交易古玩舊物 得先學會這些『黑話』

廣州『鬼市』交易古玩舊物 得先學會這些『黑話』

一把巴掌大的琵琶形狀舊物。它原來叫做司馬秤(俗稱戥),清代作為稱量黃金和名貴藥材的量具。

廣州『鬼市』交易古玩舊物 得先學會這些『黑話』

廣州『鬼市』交易古玩舊物 得先學會這些『黑話』

一台罕見的落地式柚木殼方箱相機。

專家忠告:小心撿漏撿到贗品

值得關注的是,在古玩舊物市場哪些人最容易買到贗品?根據鄒永生的觀察,最容易輕易掏錢又買到做舊物品的是退休的人。這些人手裏有錢,又有時間,相當一部分人的鑑別水平又不高。往往將做舊物品當古物來收藏。尤其是當中抱有撿漏心理的人。 鄒永生說,應該向這些愛好者提出忠告: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漏可撿呢?

記者了解到,廣州古玩舊物文化墟市中,以新充舊物品中,陶瓷物品最多,其次是銅器、木雕和竹雕。還有一些模仿清代的佛像、觀音之類的銅雕塑以及蚊帳鈎,外表顏色和皮殼多是做舊的。

有意思的是,就在墟市附近的小巷,就開着多家做舊陶瓷、做舊青銅器的私人作坊,多數都是前店後廠現場加工。

記者在附近小巷中還見到一塊招牌,上面書寫有唐宋元明清古瓷批發。記者了解到,這些作坊的加工陶瓷、青銅器件都以加工工藝品為旗號,相當一部分做舊工藝品會轉手賣給其他市場。當然在這些店鋪中,也有一些以做舊物充當舊物來經營。

仁和橫范巷一位賣竹雕的老闆娘告訴記者,店裏全部竹雕都是仿品,一件劉海戲金蟾只賣400元。

漲知識:廣州古玩舊物文化墟市為什麼曾經叫鬼市?

相傳,在清末民初,有兩種人會偷偷摸摸拿着古董、寶貝出來賣。一種是家道中落的富貴子弟,他們日子難過,祖上還有一些寶貝。所以就拿出來換錢,但是這屬於敗家行為,大戶人家子弟總歸要面子,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淪落到這般寒酸,所以天不亮就出來擺攤賣,黑燈瞎火的誰也認不出來,天一亮就撤。另一種人則是盜墓之徒,這些人更不敢光天化日之下兜售贓物,所以也是趁着夜色銷贓。

據老一代廣州人回憶,當年廣州這些地攤集市,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只許拿燈籠照東西,不許照人臉。這就是鬼市的由來。隨着鬼市的規模越來越大,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很多正兒八經的商販也開始進駐,交易時間就不再局限於黑夜凌晨。在廣州,從2014年3月開始,廣州文昌路的文化墟市,從每周二一次發展到每天下午3點半到7點的每天有一墟。

有別於一般的墟市,在廣州古玩舊物文化墟市的買和賣都有講究的。鄒永生對此作了專門的介紹。他說,當有人正拿着貨物在問價的時候,旁觀者不便去問價。而一般情況下,問了價就必須還價,價錢不適,可以不買。買賣嚴格遵循開天下價,落地還錢,要碰物品前一定要先問清楚價錢。鄒永生提起一件流傳民間的故事:曾經有一個老太婆賣一隻玉鐲,開價之後突然反悔不賣了。對方故意使壞,故意再追問一次玉鐲值多少錢,之後佯裝不小心將玉鐲打爛,最後付錢將玉鐲買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