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暗度陳倉】相關人物
主角:韓信 劉邦
【暗度陳倉】涵義
指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作謂語、定語;比喻暗中活動。
【暗度陳倉】出處
【史記·高祖本紀】:項王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從杜南入蝕中。去輒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
【暗度陳倉】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暗送秋波
【反義詞】明目張胆、明火執杖
【暗度陳倉】故事的主人公簡介: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沛豐邑中陽裏 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暗度陳倉】歷史典故經過:
秦朝末年,政治腐敗,群雄並起,紛紛反秦。劉邦的部隊首先進入關中,攻進咸陽。勢力強大的項羽進入關中後,逼迫劉邦退出關中。鴻門宴上,劉邦險些喪命。劉邦此次脫險後,只得率部退駐漢中。為了麻痹項羽,劉邦退走時,將漢中通往關中的棧道全部燒毀,表示不再返回關中。其實劉邦一天也沒有忘記一定要擊敗項羽,爭奪天下。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強大起來的劉邦,派大將軍韓信出兵東征。出征之前,韓信派了許多士兵去修復已被燒毀的棧道,擺出要從原路殺回的架勢。關中守軍聞訊,密切注視修復棧道的進展情況,並派主力部隊在這條路線各個關口要塞加緊防範,阻攔漢軍進攻。
韓信“明修棧道”的行動,果然奏效,由於吸引了敵軍注意力,把敵軍的主力引誘到了棧道一線,韓信立即派大軍繞道到陳倉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打敗章邯,平定三秦,為劉邦統一中原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劉邦無奈接受項羽所封漢王后,至成都就國。他在到達秦嶺時故意燒毀了部分棧道,表示已無北歸之意,以懈怠項羽的猜忌。但到了漢中,即修養生息,訓練士卒,用韓信為將。韓信向劉邦建議:“爭奪天下,應先攻擊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因為這三人原是秦朝降將,他們原率的秦軍二十餘萬都被項羽詐坑而死,所以秦民對他們恨之入骨;而大王除秦法,與民約法三章,秦民無不盼望大王統治關中,所以三秦可傳檄而定。”劉邦欣然同意,就派兵在褒谷(今陝西勉縣褒城鎮北)、斜谷(今陝西眉縣西南)佯修棧道,而自己就親率大軍偷偷越過陳倉(今陝西寶雞市西),突然回襲關中。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兵敗投降;雍王章邯被圍於廢丘(今陝西興平東南),不久自殺,關中完全平定。從此,劉邦以關中為基地,東向與項羽逐鹿中原。
註:“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實為後人杜撰,史上並無此計,韓信既沒有提出此計,也沒有參與平定三秦,以上可作計謀看,不可當信史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