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路藍縷】涵義
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駕着簡陋的車,穿着破爛的衣服去開闢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
【篳路藍縷】出處
【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史記·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蔞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
【篳路藍縷】辨析
【篳路藍縷】讀音:bì lù lán lǚ
【篳路藍縷】近義詞:櫛風沐雨、披荊斬棘、歷盡艱險、風餐露宿、寢苫枕塊
【篳路藍縷】反義詞:輕而易舉、養尊處優、坐享其成、榮華富貴、花天酒地
【篳路藍縷】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書面語。
【篳路藍縷】造句
1、新中國的建設者們篳路藍縷,開創了我國工業的新時代。
2、王進喜和他的戰友們初到北大荒,篳路藍縷,鑽井探油,不愧為大慶油田的開拓者。
3、父親初來香港時,生活拮据,經篳路藍縷,苦心經營才有今天的成功。
4、一路走來,宏福集團披荊斬棘,篳路藍縷。
5、回顧20世紀的發展軌跡,有篳路藍縷的艱辛,有曲折動盪的苦澀,也有輝煌成就的慰藉。
6、他們帶去先進的生產方式,由南到北,由西及東,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大大加速了台灣整體開發的進程。
7、我們風塵僕僕,我們篳路藍縷,一路走到了今天。
8、有衣冠楚楚之輩,有篳路藍縷之人,有相貌堂堂之人,自也有披頭散髮之輩。
9、老子只想篳路藍縷地創建個小康社會啊!率領勞動人民依靠勤勞的雙手走向共同富裕……擦,報告溜達出來了。
10、話說地維絕之前,曾有上古人族棲居在這蒼梧大陸上,篳路藍縷不知幾千幾萬年,終於從諸族中脫穎而出,成了萬物靈長。
【篳路藍縷】成語典故:
有一年春天,楚國攻打鄭國,鄭國抵擋不住,只得向楚國求和。晉國得到消息,立刻派兵抗楚救鄭,目的是要把鄭國爭取過來,使他歸附晉國。可是晉軍還沒渡過黃河,鄭國已經屈服,楚軍也準備勝利回師了。晉軍的中軍主將荀林父等部分將領,便主張停止進軍。而中軍副將先縠和另一部分將領卻不同意,於是發生了爭執。
晉軍暫駐在敖、鄗二山之間。鄭國派人到晉軍營中去聲明:“我們鄭國向楚國求和,不過是為了不致亡國,絲毫也沒有對晉國不友好的意思。”還說:“楚軍輕而易舉地得了勝利,因此驕傲了,部隊也放鬆戒備了。你們如果趁此追擊,加上我們從旁助戰,定可把楚軍打得大敗。”
先縠高興地說:“對呀,打敗楚軍,奪回鄭國,正是時候了!”下軍副將欒書說:“不行,楚國經常教誡全國軍民,要發揚他們祖先‘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勤儉建國,艱苦奮鬥。有什麼理由說他們驕傲了,放鬆戒備了?況且鄭國勸我們攻打楚軍,其實也並不是真心向着我們。要是我們打勝了,他固然會討好我們,要是楚軍打勝了,他還不是又要向楚國投降。我們怎麼可以相信鄭國的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