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196|回覆: 1

[醫藥臨床] 賈六金·運用右歸丸合趁痛散治產後風

[複製連結]
張啟功 發表於 2017-6-17 20: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賈六金主任醫師是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從醫五十五載,一直專注於臨床實踐和教學傳承,學識廣博,治學嚴謹,經驗頗豐,為眾多弟子終身學習的榜樣。筆者有幸跟隨賈六金侍診學習,發現被譽為山西小兒王的賈六金深受寶媽們的喜愛和推崇,因其不僅對諸多小兒病證能做到手到病除,而且對婦女產後諸多問題亦有獨到心得。現將賈六金治療產後風經驗介紹如下。

【產後風的定義】

產後風又稱『產後身痛』『產後痹』,是指產婦在產褥期間,因正氣虛弱、外感風寒濕等出現肢體或關節疼痛、麻木、酸楚、重着,並伴有畏寒、怕風、出汗、乏力等,嚴重者可出現關節活動障礙,甚者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此外,還可能會伴有情緒不穩定、易急躁、抑鬱等。

【產後風的病因病機】

產後風屬痹證,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上述認識。『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內不堅,腠理疏,則善病風』。產後風一詞最早見於【金匱要略】中,而『產後身痛』這一病名首次記載於唐·【經效產寶】一書中。歷代著作中都可見眾多醫家對於此病證的認識:隋·【諸病源候論】中就曾言『腎至腰腳,而婦人以腎系胞,產則傷腎氣,損傷包絡,虛未平復,而風冷客之』。唐·【經效產寶】言『產傷動血氣,風邪乘之』。宋·【婦人大全良方】道『夫產後中風,筋脈攣急者,是氣血不足』。明·【校注婦人良方】還進一步解釋:『產後遍身痛者,尤其是百節開張,血流骨節,以致肢體沉重不利,筋脈引急。』清代葉天士在【葉天士女科】中則認為是『血瘀不盡,流於遍身則肢體疼痛』。清代傅青主則在【傅青主女科】強調,『凡病起於血氣之表,脾胃之虛,而產後尤甚』。

賈六金在學習上述著作和醫家的認識後,又結合多年臨床經驗,認為此病是以婦人產後氣血虛弱為基礎,多因腎陽虛而生內寒,表虛不固而感外寒,兩寒相合而發病。所以需以溫腎益氣養血、溫經散寒止痛為治療之法。

【典型病案】

患者,女,29歲,2016年7月11日初診。

自訴產後惡寒怕風10個月,正值炎夏,仍需穿長袖和戴帽子,曾於他處尋求診治,但起效甚微。

就診時症見四肢、後背發涼怕冷,遇暖則痛減,時有頭部憋脹疼痛,自汗,手心熱,納食尚可,睡眠質量差,二便正常,月經正常。面白光白,舌暗苔白,脈沉細。此外,患者訴說病情時情緒波動明顯,滿面憂愁且易激動落淚。

診斷 產後風。

治則 益腎陽,補氣血,散風寒。

處方 以右歸丸合趁痛散加減。

具體藥物如下:制附子(先煎)8克,桂枝10克,當歸12克,黃芪20克,炒白朮12克,懷牛膝12克,獨活12克,薤白12克,熟地12克,山藥12克,山萸肉12克,川芎12克,炒白芍12克,菟絲子12克,枸杞子12克,杜仲12克,甘草6克,鹿角膠(烊化)10克,10劑。囑患者要慎起居、避風寒、暢情志。

2016年7月25日複診 自訴藥後惡寒怕風、自汗等症狀均有好轉,但四肢、後背仍發涼、麻木。舌暗苔白,脈沉細。要求繼續服用中藥調理,效不更方,考慮其患病日久,便加大了桂枝、制附子和黃芪的用量(分別加至12克,10克,30克),10劑,繼觀其效。

2016年8月15日三診 患者來診時狀態明顯改善,已經減衣如常人,且面帶笑容,自訴四肢、後背發涼怕風、自汗的症狀大減,只剩上肢仍感怕冷、睡臥時明顯,舌紅苔白有瘀點,脈沉細。賈老在二診處方的基礎上去熟地,又因服該藥日久滋膩礙胃,加防風6克,10劑,繼服鞏固療效。之後隨診諸症並減,繼服30劑後,未再就診。

按 右歸丸出自【景岳全書】,由金匱腎氣丸減去『三瀉』(澤瀉、茯苓、丹皮),又加鹿角膠、菟絲子、杜仲、枸杞子、當歸而組成的,此方具有明顯的溫補腎陽之效,且加入了大量滋陰之品,『陰中求陽』的同時,亦暗合婦人產後陰血虧虛,急需補血養血之治法。產後遍身痛方出自【校注婦人良方】,專為『產後身痛榮不足』而設,具有益氣補血、溫經止痛之功。兩方相合,治病求本,使氣血得充、腎陽得溫而陰寒自去,體現了賈老靈活施治,喜用複方,寓法於方,方中有方的特點。

方中用制附子、鹿角膠以溫補腎中元陽。附子『其性走而不守,為峻補元陽,而除風寒濕三邪之要藥』(【馮氏錦囊秘錄】),而鹿角膠甘咸溫,為血肉有情之品,可益精養血,溫補肝腎。『三補』——熟地、山藥、山萸,再加上枸杞子,共奏滋陰養血之功,肝脾腎三髒具得濡養,寓『陰中求陽』之意,使『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而杜仲、懷牛膝、菟絲子此三藥合用,既補腎陰,又補腎陽,以強筋骨,健腰膝。當歸、白芍、川芎與熟地,此四味為四物湯,養血活血。再加一味黃芪,寓當歸補血湯之意,黃芪不僅可補脾肺之氣而固表,亦可昇陽助火,還可滋補氣血生化之源,配伍以上當歸等養血和營之品,使『有形之血生於無形之氣』,陰生陽長,氣旺血盛。其中川芎味辛性溫,不僅可『上行頭角,助元陽之氣而止痛』,亦可『下行血海,養新生之血以調經』(【珍珠囊補遺藥性賦】)。獨活味辛苦、性溫,可『除風寒濕痹,止周身筋骨疼痛』(【滇南本草】)。謹守婦人產後多虛的病機,時時顧護脾胃,加炒白朮、甘草健脾益氣,甘草又可調和諸藥。婦人產後身心都會產生巨大的變化,若長時間適應不良又加之病邪侵襲,必定會氣機郁滯,情緒低落且多憂鬱。方中的薤白正起到通陽散結、行氣導滯的作用,可調達鬱結、調暢情志,而並非是可有可無的一味藥。

綜觀全方,諸藥配合得當,沒有一味地峻投風藥以祛風散寒,而是抓住其病之根本——氣血大虛,腎陽不溫,扶正以驅邪,採用複方靈活施治,於臨床中取得了顯著療效。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已綁定手機
延章 發表於 2017-7-25 16:0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中醫裏的風,有時與西醫裏的感染病毒類似。因此有嚴重創傷的地方都應該注意避免傷風感染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