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禹建立夏王朝後,定都陽城(河南省登封縣),夏禹在陽城建立城郭溝池、宮室亭台,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都城。夏王朝國都曾多次遷徙,有10次之多。先後在登封、偃師、禹州、濮陽、鞏縣等地留下遺址。
王城崗位於鄭州城西南登封市告成鎮西北約0.5公裏處的土崗上,當地群眾稱『望城崗』。土崗現存面積約1萬平方米,是一處以豫西龍山文化類型中晚期為主、兼有新石器時代最早期裴李崗文化和相當於夏代的二裏頭文化與商周文化的遺址。
197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部門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工作,證實王城崗古堡為東西並列兩座。東城因五渡河西移被沖毀,只剩下南牆西段,殘長約30米,西牆南段殘長約65米,西城的夯土城輪廓基本清楚,四面城牆基礎多有保存。西城垣略呈正方形,周長約400米。西城的東牆也就是東城的西牆,南牆長約82.4米,西牆長約92米,北牆東段因水沖損,殘長約29米。在城址內還殘留着與城牆同期的夯土建築和其他遺存,如『奠基坑』和窖穴等。已發掘的幾個『奠基坑』內共出土有7具完整的骨架。這些死者與『奠基』有關。遺址內還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生活用具和生產用具。陶器多砂質與泥質,陶色多灰色,並有棕陶與黑陶。表面多飾有籃紋和方格紋,並有指甲紋和弦紋。另外還發現有早期青銅器遺物。它的地理環境與文獻記載中的『禹居陽城』相符。對探索夏文化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的一個主要研究課題,2002年-2005年,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王城崗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城址及周圍的遺蹟進行調查、鑽探和發掘,以探索王城崗城址和相關遺存的性質及其在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此次考古發掘的領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緒說,禹都陽城有幾種學說,登封王城崗是理由最充分的一個,它與文獻上記載的禹都陽城的時代、位置比較吻合,有爭議的是原來發現的城址太小,與禹都不相稱。此次大城的發現,使它的時間、地點、規模都夠資格稱為禹都,禹都在王城崗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估計大城的資料一旦公佈,會有越來越多的專家會認可禹都陽城就在這裏。
幾十年來長期從事王城崗遺址發掘和研究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方燕明說,在王城崗遺址新發現的大城,面積約30萬平方米,是目前在河南境內發現的最大的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城址,為王城崗是"禹都陽城"之說提供了有力證據。另外,還在離城牆和城壕很近的地方發現了埋有人骨的祭祀坑、在城壕底部發現有用於祭祀的人頭骨,以及很能反映使用者身份的玉石琮和白陶器等高規格遺物,都說明這一遺址是古代中原地區重要的中心聚落之一。
但王城崗小城規模太小,東西兩城的面積加起來只有幾萬平方米,一些學者對發掘者提出的"禹都陽城"之說提出異議,認為禹作為夏代第一個國君,都城的面積不可能這麼小,除了城址以外,這裏沒有發現能反映高級別都城的遺蹟,如宮殿宗廟、大墓、用於祭祀的青銅禮器等,另外,他們認為河南龍山文化不應該是夏文化。
隨着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工作的展開,王城崗的考古發掘工作獲得突破性進展,夏商周斷代工程在王城崗內取得的測年樣本,表明該城的年代已接近或進入夏紀年的範圍之中,而大城的發現,為確定禹都陽城提供了更為有力的證據。考古專家方燕明表示相信,隨着考古研究工作的繼續,王城崗城址"禹都陽城"之說將會得到新材料的有力支持,同時對王城崗城址的性質和其在中華文明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會有新的認識,為中華文明探源研究提供難得的重要資料。
據【水經注】記載:
『潁水出潁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秦始皇十七年,滅韓,以其地為潁川郡,蓋因水以著稱者也。漢高帝二年,以為韓國。王莽之左隊也。【山海經】曰:潁水出少室山。【地理志】曰:出陽城縣陽干山,今潁水有三源奇發,右水出陽干山之潁谷。【春秋】潁考叔為其封人。其水東北流。中水導源少室通阜,東南流,徑負黍亭東。【春秋】定公六年,鄭伐馮、滑、負黍者也。馮敬通【顯志賦】曰:求善卷之所在,遇許由於負黍。京相璠曰:負黍在潁川陽城縣西南二十七裏。世謂之黃城也。亦或謂是水為本,東與右水合。左水出少室南溪,東合潁水,故作者互舉二山,言水所發也。【呂氏春秋】曰:卞隨恥受湯讓,自投此水而死。張顯【逸民傳】、嵇叔夜【高士傳】並言投泂水而死,未知其孰是也。東南過其縣南,潁水又東,五渡水注之。其水導源崈高縣東北太室東溪。縣,漢武帝置,以奉太室山,俗謂之崧陽城。及春夏雨泛,水自山頂而迭相灌澍,崿流相承,為二十八浦也。暘旱輟津,而石潭不耗,道路遊憩者,惟得餐飲而已,無敢澡盥其中,苟不如法,必數日不豫,是以行者憚之。山下大潭周數裏,而清深肅潔。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廣二十許步,上甚平整。緇素之士,多泛舟升陟,取暢幽情。其水東南徑陽城西,石溜縈委,溯者五涉,故亦謂之五渡水。東南流入潁水。頎水徑其縣故城南。昔舜禪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啟,並於此也。』
王城崗一帶,南臨穎水,東靠五度水,隔穎水南觀箕山,順五度河西北遙望嵩山,與古籍記載的地理環境十分相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