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82|回覆: 0

[中醫理論] 一藥『多味』與『多性』淺議

[複製連結]
吳文博 發表於 2017-7-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藥藥性指中藥臨床應用過程中與治療作用相關的性能。由於中藥大都來源天然,其所含的化學成分具有『多種性』,不同劑量、不同配伍時,以及炮製前後,中藥的臨床作用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中藥具有『多效性』,同時各醫學流派對藥性的見解也不盡相同,所以正確認識和運用藥性至關重要。

現就中藥的一藥『多味』與一藥『二性』或『多性』,淺議如下:

【一藥『多味』】

一藥『多味』是指一味中藥有二種或多種味。這裏所說的一藥,是指中藥處方所用的某一味藥,而不是指經過炮製後有多種味的某一種藥,因為現今【中國藥典】已將一種藥的不同部位,以及炮製品作為了不同的藥味。一藥多味在【中國藥典】或教材【中藥學】中較為普遍。如決明子有甘、苦、咸三味。【本草求真】曰:『決明子,除風散熱。凡人目淚不收,眼痛不止,多屬風熱內淫,以致血不上行,治當即為驅逐;按此苦能泄熱,咸能軟堅,甘能補血,力薄氣浮,又能升散風邪,故為治目收淚止痛要藥。並可作枕以治頭風。』再如香附有辛、微苦、微甘三味。【本草綱目】曰:『香附之氣平而不寒,香而能竄。其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散時氣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飲食積聚,痰飲痞滿』。筆者認為,一藥多味主要是解決中藥的『多效』問題。

【一藥『多性』】

一般認為,藥味可相兼,然而一藥二氣(性)或多性,則有了爭議。比如酒有『性熱質寒』說,少量飲用為熱,大量長期飲用為寒。關於『一藥二氣』的明確提法,首見王好古。其言:『有一藥一氣,或二氣者。熱者多,寒者少,寒不為之寒;寒者多,熱者少,熱不為之熱。或寒熱各半而成溫,或溫多而成熱,或涼多而成寒,不可一途而取也。又或寒熱各半,晝服之,則從熱之屬而升;夜服之,則從寒之屬而降。至于晴日則從熱,陰雨則從寒,所從求類,變化猶不一也。』

臨床研究表明,藥物的寒熱屬性與配伍、用藥劑量、給藥途徑以及機體狀態等有關,並在一定的條件下發生變化。比如中藥普遍存在雙向調節作用,這就說明,中藥客觀具有『二氣(性)』或『多性』。

【一藥之二性或多性與配伍】

在佐制配伍中,由於藥物的寒熱偏性可隨配伍後其用量比例及所治病證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如交泰丸中黃連與肉桂的比例是10∶1時,左金丸中黃連與吳茱萸用量比例是6∶1時,兩個處方均呈寒涼之性,而肉桂與吳茱萸的溫熱之性則不顯。眾所周知的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治療肺熱實喘,大黃附子湯治療寒積便秘,前方中寒性的石膏制約麻黃的溫性,而使處方偏寒涼;後方中大黃的寒性則被附子、麻黃的溫性抑制,而使大黃單存瀉下之效,即所謂『去性存用』。

【一藥之二性或多性與給藥劑量】

在一定劑量(常用量)下,中藥主要的『偏性』顯示,次要或相反的偏性被掩蓋而不顯現。隨着劑量增加而逐漸達到『有效濃度』,中藥就表現出新偏性或相反的功效。正如【神農本草經】載丹參性『微寒』,即指在治療劑量下,其發揮清心涼血的作用,治療熱病擾心之心神不寧等熱證;而陶弘景言其:『時人服多眼赤,故應性熱。』提示兩者觀察丹參藥性的角度不同,亦反映出同一藥物用量多少不一,其『氣』可發生變化。再如柴胡,劑量較小時,其寒性並不明顯,臨床用以昇陽舉陷、疏肝解郁;若劑量增大,則解表退熱,顯現出寒性。可見同一藥物,因用量不同,其藥性會發生變化。

【一藥之二性或多性與給藥途徑、煎藥方法】

目前,隨着劑型的多樣化,給藥途徑更加複雜,給藥途徑不同,藥性寒熱也可能呈現差異。如冰片外用,對五官和皮膚熱證之紅腫癢痛,有良好的清熱消腫、止癢止痛作用,由此觀之,當有寒涼之性;其內服開竅醒神、緩解冠心病及外傷疼痛,偏於溫通走竄,其性又當偏溫。如枳實內服,用以行氣化痰、除痞散結,其寒熱效應很不明顯。因承氣諸方用之,古本草謂其微寒;但改用靜脈給藥,則強心升壓,表現出溫性的治療效應。煎藥方法對藥物性能的影響,最典型的就是大黃,後下瀉下,久煎可致便秘。

【一藥之二性或多性與機體的狀態】

藥物的作用是以機體的狀態為基礎的,機體的狀態不同,藥物的作用不同,這是因為藥物具有多種效應,不同的功用,可糾正不同的病理狀態,而呈現不同的治療效應,其表現出來的寒熱藥性也不同。即徐靈胎所言:『藥之功用非此一端。』如丹參用於熱病邪入營血,瘡癰紅腫疼痛,因其清熱涼血之功而被確定為寒性(至少是微寒);而其活血止痛、化瘀生新之功,對寒凝瘀滯之證亦療效可靠,且無明顯寒涼之偏性。根據其不同功用相應的寒熱治療效應,藥性可以微寒,可以微溫,也可以為平性,即表現為一物三『性』。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