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見於葉天士【外感溫熱篇】,這為後世治療濕溫擬訂了治療大法,且有效地指導着臨床實踐。後世多理解為:治療濕溫,不可以溫補,而在於溫通陽氣以利小便。筆者認為,這樣解釋不符合葉天士原意,也不符合臨床實際,應理解為:治療濕溫,不在於溫化,而在於利小便以通達陽氣。
小便之通利靠體內陽氣之通暢,濕熱內阻、痰熱內蘊亦能導致陽氣的阻滯。濕溫證多濕熱熏蒸,蘊結膠着,難以分解。濕熱蘊結是阻滯陽氣不暢通的根本原因,而不是陽氣阻滯導致的濕熱蘊結。這樣看來,祛除濕熱就是其根本了。葉天士受李東桓『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影響,認為治療濕宜『滲濕於熱下』,故擬定了利小便以通達陽氣之大法。利小便是其治療手段,而通達陽氣才是最終目的。只有通利小便,才能陽氣通達;只有陽氣通達,濕熱之邪才有出路而隨尿排出。
【金匱要略】有言:『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也就是說治療痰飲當應用溫藥,這對於因陽虛而致飲停或陰寒之痰飲致陽虛者十分恰當,而對於濕溫阻於陽氣不達者,就不適用了。很多人認為通陽不在溫,是不可溫補,而只能微溫以溫化通達陽氣,『通陽之藥,不遠於溫』,但不可以應用大辛大熱之品。因為濕為陰邪,微溫能化陰通陽,這也可以說得通,但濕溫之溫邪難道也是陰邪嗎?況且濕溫蘊結又易郁而化火,如應用微溫之品,即便濕邪得以祛除,而對溫邪而言不就成了火上澆油了嗎?在這『徒清熱則濕不退,徒祛濕則熱愈熾』(【溫病條辨·中焦篇·濕溫條】)的矛盾治療中,葉天士擬訂了『不在於溫化,而在於利小便以通達陽氣』的治法。由此看來,此利小便之法,就不能局限在微溫通陽方面了,而是應根據不同的濕溫蘊結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通利小便。
『通陽不在溫』更不可理解為絕不可應用溫補,這也要視濕溫之發展變化情況,只要既不溫而助熱,又能達到通利小便的目的,同樣也可以應用。例如,治療濕溫留戀日久而損傷陽氣的濕溫證後期,即可以應用真武湯以溫陽利水(見南京中醫學院主編的【溫病學】)。
觀【臨證指南醫案】濕門,所列外感濕溫醫案11首,應用利小便法共8首,分析所擬治法不外淡滲宣竅以利水、苦味辛通以利水、清宣上焦以利水等。治上焦多用杏仁、藿香之類;治中焦多取厚朴、廣陳皮、大豆黃卷之屬;治下焦常選通草、滑石、茯苓皮之品。凡8首醫案無一例應用溫熱、通陽利小便法。如書中可見:『濕溫阻於肺衛,咽痛,足跗痹痛,當清上焦,濕走氣自和。飛滑石、竹葉心、連翹、桔梗、射干、蘆根。』暑病門,計醫案56例,應用利小便之病案達24例,觀所應用利水藥物也多系滑石、通草、竹葉、木通之類,論治法不外苦辛寒法、淡滲法或淡滲佐微辛法等。葉天士認為,暑濕侵入必然阻滯氣機之暢行,故有『暑熱傷氣,濕著阻氣』之說。綜觀諸案,清宣上焦法為多用,常應用以上利水藥加入杏仁、石膏、瓜蔞皮等。治療暑濕瀰漫三焦的三焦分清法,多選用滑石、石膏、寒水石、杏仁、通草、金銀花露、瑩白金汁等藥。如書中可見:『身熱,頭脹脘悶,咳嗆,此暑邪外襲於肺衛,當清上焦,絲瓜葉9克,大杏仁9克,香薷2.1克,通草4.5克,飛滑石9克,白豆蔻1.5克。』
從葉天士濕溫及暑濕證治來看,清利濕熱從小便出是其大法,並沒有一例溫通小便法,這也更證實了葉天士治療濕溫證不在於溫化,而在於清利小便以通達陽氣。
後世醫家受葉天士溫病學有關理論的影響,多有創新,逐漸形成了溫病學派,其中尤以吳鞠通貢獻較大。吳鞠通宗葉天士『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之說,治療濕溫、暑濕、伏暑多取利小便而通達陽氣法。
【利水通陽四法】
淡滲利水通陽法 適用於濕溫之邪上蒙清竅,中蘊脾胃,下阻膀胱所致的濕熱阻遏三焦清陽證,症見頭面脹痛,嘔逆噁心,口渴不多飲,神不清,小便不利,舌苔黃膩等。吳鞠通說:『吸受穢濕,三焦分佈,熱蒸頭脹,身痛嘔逆,小便不通,神識昏迷,舌白,渴不多飲……繼用淡滲分消濁濕,茯苓皮湯。』茯苓皮湯組成:茯苓皮15克,生薏苡仁15克,豬苓9克,大腹皮9克,白通草9克,淡竹葉6克。吳鞠通稱此為淡滲兼微辛微涼法(【溫病條辨·中焦篇·濕溫門】)。
宣發肺氣利水通陽法 適用於濕溫初期,肺氣閉塞,濕溫不化證,常見惡寒發熱,鼻塞流涕,或咳嗽吐痰,胸脘脹悶,身體沉重而痛,尿黃,舌苔薄黃膩,脈濡數等症。吳鞠通說:『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面色淡黃,胸悶不飢,午後身熱,狀若陰虛,病難速已,名曰濕溫,汗之則神昏耳聾,甚則目瞑不欲言;下之則洞瀉;潤之則病深不解。長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湯主之。』
芳香開泄利水通陽法 適用於濕溫蘊結中焦氣化不暢證,常見胃脘脹滿,噁心欲嘔,不欲飲食,便泄,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滑數等症。如中焦脾胃症狀明顯可取一加減正氣散(藿香梗6克,厚朴6克,杏仁9克,茯苓皮6克,廣陳皮3克,神曲4.5克,綿茵陳6克,大腹皮3克),此為苦辛微寒法;如脾胃症狀較輕,以身痛經絡受阻明顯者,可用二加減正氣散(藿香梗9克,廣陳皮6克,厚朴6克,茯苓皮9克,木防己9克,大豆黃卷6克,川通草4.5克,薏苡仁9克),此為苦辛淡法;如濕留氣滯,大便泄瀉明顯者,可選用五加減正氣散(藿香梗6克,廣陳皮4.5克,茯苓塊9克,厚朴6克,大腹皮4.5克,谷芽5克,蒼朮6克),此為苦辛溫法。由上可見,三法之中皆應用苦辛法,一可宣散,二可滲利,起到濕濁下而通達氣機的目的。
苦寒利水通陽法 適用於濕溫入裏化熱,熱重於濕的濕熱蘊結、氣化不行證,以渴不多飲,脘腹脹滿,噁心欲嘔,小便不利,舌苔黃膩,脈滑數為主症。吳鞠通說:『脈緩身痛,舌淡黃而滑,滑不多飲,或竟不飲……黃芩滑石湯主之。』黃芩滑石湯組成:黃芩9克,滑石9克,茯苓皮9克,大腹皮6克,白豆蔻3克,通草3克,豬苓9克。吳鞠通稱此為苦辛寒法。
綜上所述,濕溫證在濕溫阻滯陽氣暢通時,皆可用利小便通陽法,觀吳鞠通應用利小便法也沒有一個辛溫通陽利水方劑。
【利水通陽臨證應用】
伏暑、暑溫兼濕兼痰,宜用利水通陽法 利小便通陽法除廣泛應用於濕溫證外,亦可以應用於伏暑、暑濕、痰熱等證。
暑多兼濕或兼痰,有『長夏暑令,暑必兼濕』之說,暑為陽邪,與濕、痰蘊結,如油合於麵粉,膠着難解。如溫化濕濁則助其暑熱,清解暑熱則陰凝濕聚,暑濕蘊結更易致三焦陽氣通利失職,應用通利小便通達陽氣法,使暑濕或痰濁有出路。明·王綸認為:『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此為清心以清暑,利小便即可通陽。伏暑、暑濕或兼痰瀰漫三焦者,症見身熱面赤,胸脘痞悶,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等。如暑熱重於濕或痰者,可選用三石湯〔飛滑石9克,生石膏15克,寒水石9克,杏仁9克,竹茹3克(炒),金銀花9克,金汁一酒杯(沖),白通草6克〕;如濕、痰重於熱者,可選用三仁湯。吳鞠通醫案記載:『伏暑身熱,咳嗽嘔惡,大便稀溏,兼有肝鬱,偏頭痛,舌絳口渴,腹微脹,濕中生熱,予苦辛淡法。雲苓皮18克,滑石18克,通草3克,姜半夏15克,薏苡仁15克,廣陳皮18克,藿香梗9克,蔻仁4.5克,生薑3片,黃芩炭9克,煎3杯,分3次服。』
痰熱宜利水通陽法 外感濕、寒皆可以入裏阻滯陽氣之溫化而痰濕內生,又可郁而化為濕熱,也可化火成為痰火。濕與痰同類而名異,同出於水濕,壅於上焦可致肺氣鬱閉,咳喘叢生;阻於中焦則致脘悶少食,噁心嘔吐;困於下焦可致癃閉、水腫、鼓脹、帶證等;痰熱阻於經絡則成中風。總以舌苔黃膩,胸脘脹滿,脈滑為特徵。治療上皆可以利小便以通達陽氣,益通達膀胱以利小便。吳鞠通醫案記載:『哈,66歲,中風濕口歪,臂不舉,腿腫,脈洪數,口渴,胃不開,與辛涼開水道法。石膏(生)120克,茯苓皮30克,桂枝9克,滑石(飛)30克,晚蠶沙9克,防己6克,半夏15克,白通草6克,桑枝15克,煮3杯,分3次服。2帖而效,14帖痊癒。』
濕熱內停宜利水通陽法 外感風、濕、寒,皆能致陽氣鬱閉,更能郁而化熱而成為濕熱。上焦肺陽受阻則上源閉而下流滯;心陽受阻則濕熱上凌心神;中焦脾陽受困則中樞機轉不利而水濕不運;下焦腎陽受阻則膀胱失於氣化而水液停滯。濕熱閉阻於膀胱而成癃閉,溢於肌膚而成水腫,臨床多以水腫,小便短少,舌苔黃膩,脈滑為特徵,故通利小便、通達陽氣為治療之首務。王泰林醫案記載:『水腫自下而起,腿足、陰囊、大腹、胸膈、咽喉,無處不受其災,水勢泛濫,浩浩莫御矣。今先從上瀉下,蓋肺主一身之氣,又曰水出高源,古人開鬼門,潔淨府,雖曰從太陽着手,其實亦不離乎肺也。葶藶子、杏仁、川朴、陳皮、茯苓、椒目、生薑、大棗。』
分析葉天士治療濕溫、暑溫之方藥及參閱吳鞠通治療濕溫之論治,可見治療濕溫之法多為淡滲、辛苦、苦寒佐辛等,說明葉天士之言,不能理解為應用溫性藥以利小便,而應理解為應用不同方法利小便以通達陽氣。至於『不在溫』也不可一味認為不可應用溫補,只要小便通利,亦可溫補。總之,利小便以通陽法只適用於濕濁和溫熱相蘊結而阻滯陽氣者,因陽氣虧虛致水濕停滯者,不在本治療之列。利小便以通達陽氣法還可應用於痰熱、痰火、濕熱等內科病變,以求火熱得清而痰濕隨小便而泄。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