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中提到一則故事,說當時有風吹來,幡動了,有僧人說風動,另一個則說是幡動,僧人們議論紛紛,而慧能此時卻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是禪宗的觀點,在禪宗看來,一切法皆從心生,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因此日常所見的風吹着幡動之景,也就成了『心動』。
動的字形,自金文以來有多種演變。在西周時期的毛公鼎上,有『童』字,楚帛書中也有『毋童群民』,這兩個童,都讀為動,乃動比較原始的寫法。此後,動字的演變以此為基礎,分為幾路發展,一者加上了意符『辵』,或者以童為聲,寫作 ,或者以重為聲,寫作 (【說文解字】動的古文),辵表示動作的進行。一者加上了『攵』,或者以童為聲,寫作 ,或者以重為聲,寫作 ,從攵的字一般與打、敲、擊等動作有關。一者加上意符『力』,或者以童為聲,比如會稽刻石上的小篆動,或者以重為聲,比如說文小篆的動。最後這一系以力為意符、以重為聲的字,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漢字『動』,簡化為動。
從動的這一系列演變來看,無論動是哪一種寫法,都與行動、動作有關,並且這種動,往往是為了實現一定意圖而實施的活動,因此【說文解字】言:『動,作也。』也因此,動就引申為凡動之稱,凡是與動作、行為有關的,都可以帶上動字,比如移動、振動、運動、發動等等,乃至於情感上的波動也可以用動來形容,比如感動、觸動,古人說『鄉園多故,不能不動客子之愁』,故鄉多有變故,不能不觸動旅居在外的人的愁思。
有的時候外界的一些東西,的確會帶給我們內心的觸動。孟子在講述舜、傅說、膠鬲等古聖賢的事跡時,曾經講到一句影響深遠的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對於前面的內容,我們是耳熟能詳,而動心忍性正是接過話來說用這種方式去觸動他的心靈,震動他的心意,堅韌他的情性,堅韌他的性格,使得他可以不顧外界的阻力,堅持走下去。
對於個人來說,一帆風順的成長固然輕鬆,然而人生總會有諸多磨難,磨礪着你也打造着你,經歷風雨方能不斷成長。動心忍性,正是在說要經得起艱難困苦和各種誘惑的考驗。
對於外界一切可以動搖我們的東西而言,我們更需要堅定自己的內心。開頭所談到的六祖慧能的故事,雖然有着唯心主義的色彩,但有時候也的確可以引申到生活中一些地方。風幡的確在動,但是如果我們的內心不受外界的影響,那麼外界的動對我們而言猶如不動。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有坦途也有坎坷,不被挫折打擾,不為誘惑所動,心不動,初心不變,立身則固,征途在前。
由此讓人聯想到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一句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堪稱元氣淋漓、自抒胸臆。作為一個詩人,杜甫自己的茅屋為大風所破,卻不說安得三兩間可為安身之所,而是擴大到整個天下,聯想到天下寒士的情境,希望能讓天下寒士的房子在風雨中也不會動搖。
『風雨不動安如山』,房屋不要被大風大雨所破,我們同樣也不要被挫折困頓擊倒,這一句話,將人生中所遭遇的挫折與痛苦全然化為了奔放的激情與火熱的希望,不斷迸發,也不斷收容,迸發的是精神的力量,收容起來卻是對天下萬物的期盼與認同。
人生多多少少會有磨難,面對困難,人也多多少少會有所動搖,不過我們依舊希望自己能夠動心忍性,風雨不動,將磨難化作力量,將動搖化作堅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