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不覺,與茶相伴又是一年,無論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是『茶餘飯後』,中國老百姓的生活裏一定少不了茶,但卻不一定真的了解它。
對於茶的『恐慌感』,不僅出現在新茶客身上,他們因為經驗不足,對很多茶都望而卻步;也會出現在老茶客身上,因為喝的茶越多,希望對茶的認知也越深。
真真假假的喝茶謠言,讓我們用科學的知識再回味一下吧!
1 泡茶時的衝出來泡沫, 是因為茶很髒或有農殘 假的! 在茶藝表演中,在日常泡茶中,我們習慣於刮沫,主要還是因為『潛意識』的原因,感覺有沫就是髒,其實那層泡沫不但無害,反而對人體有益,是產生於茶葉中的茶皂素。
茶葉中所含茶皂素極少,所以對茶葉的色香味沒有影響。經科學家證實,茶皂素還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等作用。在古代這白沫被視為一種精華,杜育詩云:『煥如積雪,曄若春敷』。
2 喝茶『回甘』是因為苦盡甘來 假的! 喝茶『回甘』是因為其本身就含有糖或氨基酸,只不過舌頭對苦味更敏感,先嘗到苦味物質,再品嘗到甜味。『苦盡甘來』是個家喻戶曉的成語,似乎這甜就是因苦而生,但是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3 喝茶前『洗』了一下, 茶水裏的精華都沒了 假的! 茶圈裏流行這樣一個說法『頭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第一道茶過熱水,快速出湯,可以清洗附着在茶葉表面的雜質;第二道茶,稍微浸泡一下再出湯,讓干茶在水中舒展,尤其是緊壓型的茶葉。也可以根據茶葉的形散程度決定『洗』一道還是兩道。
舒展開的茶干,沖泡時更容易使茶汁浸出,也更快地感覺到茶香。有部分愛茶者更願意稱之為『醒茶』、『潤茶』或『溫茶』,可以提升喝茶的感官體驗。
4 茶具不需要洗乾淨, 留下一些剩茶既留味也養壺 假的! 不及時清理茶具,會產生茶垢附着於器具內壁。茶垢是由於茶葉中的茶多酚在空氣中發生氧化反應而產生的。首先,茶垢留在器具上,只會越來越難清洗,影響茶具原有的色澤亮度。
其次,茶垢隨着飲茶進入身體,與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等營養結合,生成難溶的沉澱物,還會阻礙營養的吸收。
剩茶更不能留在壺裏,隔夜的茶湯容易產生貶變質味。變質味滲進壺體,不但不能幫助養壺,更是對紫砂壺的一種破壞,用這種方式養出的壺喝茶,對身體有害。
5 茶寵會變色是因為有毒物質 不一定! 現在市面上流行起會變色的茶寵,熱水沖淋下去,會變得五顏六色,冷卻之後又回到原來的顏色。這其實是因為茶寵的表面塗滿了一種感溫變色的樹脂。在燒制好的茶寵上塗上一層遇熱就會發生顏色變化的變色材料,也能達到變色的效果。
變色茶寵用來把玩沒問題,但喝茶時最好不要淋茶水到變色茶寵上。茶寵表面的變色材料淋上茶水後,遇高溫發生反應,容易產生對人體有危害的毒素。
6 綠茶越新鮮越好 不一定的! 很多茶友都會追求綠茶的新鮮,但是太『新』的茶喝着未必就是好的。不宜飲用的新茶是指摘下不足一月的茶,因茶葉存放時間太短,多酚類、醇類、醛類含量較多,對人的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易誘發胃病。如果長時間飲新茶可出現腹痛、腹脹等現象。
同時新茶中還含有活性較強的茶多酚、咖啡因等,過量飲新茶會使神經系統高度興奮,可產生四肢無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茶醉』現象。所以新茶要少喝,綠茶也不宜天天喝。
7 綠茶磨成粉就是抹茶 假的! 抹茶與綠茶最大的區別在於抹茶樹在採摘前必須搭設棚架,通過覆蓋遮蔭改變光照強度、光質、溫度等環境因素,影響抹茶香氣品質的形成。再將覆蓋過的茶葉採摘,經低溫乾燥、蒸汽蒸青,石磨碾磨等工藝,製作成抹茶粉。
所以即使都屬於綠茶類,但種植與製作工藝還是有差別,不能單純地說綠茶磨成粉即是抹茶粉。
8 胃不好的人,不能喝茶 分情況! 首先,喝茶可以補充水分,人體水分充足了,粘膜分泌的黏液才會充足,粘膜上皮才能得到比較好的保護。
其次,茶湯中有咖啡因,會對中樞神經系統有短暫的興奮作用,從而促進胃液的分泌和胃腸蠕動,幫助消化,所以人們說『喝茶消食』。但如果胃中沒有食物時,過多的胃酸勢必會刺激胃粘膜,產生燒灼或刺痛的不適感。所以,避免空腹飲茶,還是應該要注意的。
9 喝隔夜茶會致癌 假的! 隔夜茶的變化主要在於茶多酚被氧化形成了更多的色素,於是茶湯看起來顏色更深了,同時有些風味物質,比如氨基酸被氧化,失去了鮮味。如果沒有外來的微生物污染,那就是安全的。
但放了一夜的茶水,雖本質不會變差,但免不了受到灰塵或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從而影響茶水的品質,使喝茶人的健康也受到威脅。所以喝茶還是新鮮的好,隔夜茶能不喝就不喝。
因為謠言,錯過了一款好茶,還失去了對茶的信任。喝茶修身養性,茶對你好,你可別辜負了它的好意,還誤會了它。
用科學的知識去解釋人們對喝茶的誤會,是每個茶人應盡的責任。真真假假的謠言藏匿在日常的茶生活裏,多喝茶,多學茶,才能喝好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