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作品的創作,不僅影響人們對書法的欣賞,更是作品是否值得收藏的關鍵因素。因此,書法創作中所遵循的『古』『雅』『靜』『正』,是書法作品是否具有欣賞及收藏價值的基礎。 古宋曹在【書法約言】中說:『學書必以古人為法,而後能悟生於古法之外也。悟生於古法之外,而後能自我作古、以立我法也。』入古就是要紮根傳統、深入學習古人書法。不僅要懂得古人的筆法和墨法,更重要是要通過臨摹、體會並融會貫通,用心去體悟書寫之道和自然之道。這些都要經過大量的臨摹,技法訓練並用心體會才會有所得。從側面體現出書家對傳統書法藝術的學習態度和掌握的深度、廣度。
書法作品的創作
遵循的『古』『雅』『靜』『正』
學書必以古人為法,而後能悟生於古法之外也。
雅清人劉熙載在【藝概】中概括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書法有雅俗之說。黃賓虹也曾說『藝有百病,常病皆可醫,唯俗病難醫』。書法如何達到雅的境界?我以為無外乎三條途徑:一曰做人,二曰讀書,三曰追摹古賢。所謂做人,也就是古人所說的修身。所謂讀書,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因此,可能有不善書法的讀書人,但決沒有不讀書的書法家。書法是一種以漢字為載體,以筆墨為手段,以性情為靈魂的藝術形式。因其具有極強的民族性,所以更注重傳承。未有不臨摹古人而成書法家的,不古必不雅。也體現了一個的修養與層次。
悟生於古法之外,而後能自我作古、以立我法也。
王筠句讀:『采色詳審得其宜謂之靜』。
有求皆苦,無欲則剛
靜王筠句讀:『采色詳審得其宜謂之靜』。審美之『審』字的本義是——色彩思維,或視覺思維。因此,『靜』的原意不是安靜,而是:色彩安排很合理,很有章法。靜的本意是不爭,不爭則能知足常樂。不爭意味着不貪求名利,順守自然。 『靜』的引申義是指一種悠遠的境界,寧靜可以致遠,可以獲得智慧靈感;一個靜字,蘊含了古人圓融通達的智慧,更讓我們感念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哲人云:『有求皆苦,無欲則剛』,如果能不爭,心就能靜,靜是一種安詳平和之態,是一份怡然自得。所以古人讚賞:靜居則安。這大概也是養生學主張的觀點。體現了人處世的一種泰然心境。
唐柳公權有『心正則筆正,乃可為法』之說。
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
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
正唐柳公權有『心正則筆正,乃可為法』之說。歐陽修以為:『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於世者有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正,也是現在所倡導的正能量,是中國書法的靈魂。學習書法,當以陶冶性靈為宗旨、以正本清源為要義,立正義、揚正氣、弘正法、見正藝、行正道。也是書家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的集中體現。
其見寶於世者有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
(作品選自呂寶亮)
(作品選自呂寶亮)
呂寶亮
個人簡介 呂寶亮,男,1984年生山東青島人,職業:全職書法教師。現就職於青島市第二實驗小學,水墨書齋齋主、水墨書齋主教老師、書法孔見簽約藝術家。受教學生達500餘人。 年幼受家父影響喜愛書法從十歲起學習毛筆書法直今,初學唐代楷書大家柳公權為後來的楷書之路打下基礎,在校期間的各種書法比賽中屢屢獲獎。後轉入顏體楷書學習更豐富了自己的筆法變的磅礴大氣,2010年開始學習歐體也受田英章老師的指導加上王羲之,趙孟頫的行書使得自己視野更加開闊也確定了自己的書法風格。 2015年參加炎黃杯書畫大賽獲銅獎並加入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同年出個人書法專輯並在報刊,網絡發行收到各界人士好評,書法作品當地名仕、企業機關收藏。2016年加入中國農民書畫家協會,以書法的形式進行下鄉慰問拉動當地書法藝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