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65|回覆: 0

茶道簡述

[複製連結]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1-10-8 15: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百度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起源於日本本土——和、敬、清、寂 從唐代開始,中國的飲茶習俗就傳入日本被日本的飲茶習俗吸收,到了宋代,日本開始種植茶樹,製造茶葉。到明代,真正形成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他明確提出 『和、敬、清、寂』爲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們通過茶室中的飲茶進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溝通,於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內心的塵垢和彼此的芥蒂,以達到和敬的目的。『和、敬、清、寂』被稱之爲日本『茶道四規』。和、敬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準則,通過飲茶做到和睦相處、互相,以調節人際關係;清、寂是指環境氣氛,要以幽雅清靜的環境和古樸的陳設,造成一種空靈靜寂的意境,給人以薰陶。但日本茶道的宗教(特別是禪宗)色彩很濃,並形成嚴密的組織形式。它是通過非常嚴格、複雜甚至到了繁瑣程度的表演程式來實現『茶道四規』的,較爲缺乏一個寬鬆、自由的氛圍。

  平安時代初期,是日本栽培茶樹的開始,到了鎌倉時代,神僧榮西創造了茶的加工方法,還製造出優質茶種到日本傳播,他於公元1211年寫成了日本第一部飲茶專著【吃茶養生記】。
中國的茶文化
  來自平民大眾的日常習俗,而日本則恰恰相反,飲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間的資本主義改革。自鎌倉時代開始,在思想上受到【吃茶養生記】的影響,將茶尊奉爲靈丹妙藥的情況越來越普遍。而茶葉種植的高速發展也爲茶走入平民家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段時間,飲茶活動以寺院爲中心開始逐漸普及到民間。

  與中國發酵茶葉的方法不同,日本茶將蒸過的茶葉自然乾燥,研成粉末,這樣的茶葉就稱爲『抹茶』。到室町時代,畿內的茶農爲了對茶葉評級而舉行品茶會,由這種茶集會發展成爲許多人品嘗茶葉的娛樂活動,並發展了最初的茶道禮儀。這一時期,『鬥茶』成爲茶文化的主流,遊藝性爲其主要特點。後來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對鬥茶進行了提煉,爲向宗教性質的『書茶院』過渡做了鋪墊。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在他隱居的京都東山建造了『同仁齋』,地面用榻榻米鋪滿,一共用了四張半。這種鋪滿榻榻米的室內設計爲後世所借鑑,由此形成了各式各樣的『茶室』。此前的鬥茶會都在較大的空間舉行,顯得喧鬧而不注重禮儀;而『同仁齋』將開放式的,不固定的空間進行了縮小和封閉,這就給茶道的形成創造了穩定的室內空間。這種房間稱爲書院式建築,在其中進行的茶會就稱爲『書院茶』。『書院茶』要求茶室絕對肅靜,主客問答簡明扼要,從而一掃鬥茶的雜亂之風。書院茶完成了將外來的文化如大唐文化被日本文化吸收的任務,並且基本確立了現代日本茶道的點茶程序。總之,到了室町時代末期,茶道的誕生就是遲早的事情了。

  茶會通常在一間簡樸幽雅的茶室中進行,茶室的門通常是一扇活動的小矮門,赴會客人須躬身而入以示謙遜,主人跪坐在門前迎接以示尊敬。茶室內懸掛有禪意的字畫、桌上擺有插花供客人欣賞,整體給人以親切、高雅的感覺。室內設有燒水用的陶製炭爐和茶壺、茶碗及各種飲茶用具。
朝鮮茶道
  清、敬、和、樂 朝鮮與中國土相連,自古關係密切,中國儒家的禮制思想對朝鮮影響很大。儒家的中庸思想被引入朝鮮茶禮之中,形成『中正』精神。創建『中正』精神的是草衣禪師張意恂(公元1786-1866年),他在【東茶頌》裡提倡『中正』的茶禮精神,指的是茶人在凡事上不可過度也不可不及的意思。也就是勸要有自知之明,不可過度虛榮,知識淺薄卻到處炫耀自己,什麼也沒有卻假裝擁有很多。人的性情暴躁或偏激也不合中正精神。所以中正精神應在一個人的人格形成中成爲最重要的因素,從而使消極的生活方式變成積極的生活方式,使悲觀的生活態度變成樂觀的生活態度。這種人才能稱得上是茶人,中正精神也應成爲人效中的生活準則(尹炳相:【韓國的茶文化與新價值觀的創造】,載於【農業考古】1997年2期)。後來韓國的茶禮歸結爲『清、敬、和、樂』或『和、敬、儉、真』四個字,也折射了朝鮮民族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由此亦可見,朝鮮的茶禮精神就是茶道精神。
中國茶道
  廉、美、和、敬 和韓國的茶禮一樣,中國的茶道精神也有不同的提法。中國雖然自古就有道,但宗教色彩不濃,而是將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溶在一起,給人們留下了選擇和發揮的餘地,各層面的人可以從不同角度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愛好選擇不同的茶藝形式和思想內容,不斷加以發揮創造,因而也就沒有嚴格的組織形式和清規戒律。只是到了20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著茶文化熱潮的興起,許多人覺得應該對中國的茶道精神加以總結,歸納出幾條便於茶人們記憶、操作的『茶德』。

  已故的浙江農業大學茶學專家莊晚芳教授在1990年2期【文化交流】雜誌上發表的【茶文化淺議】一文中明確主張『發揚茶德,妥用茶藝,爲茶人修養之道 』。他提出中國的茶德應是『廉、美、和、敬』,並加以解釋:廉儉有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爲人。具體內容爲:

  廉——推行清廉、勤儉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減少『洋飲』,節約外匯。

  美——名品爲主,共嘗美味,共聞清香,共敘友情,康起長壽。

  和——德重茶禮,和誠相處,搞好人際關係。

  敬——敬人愛民,助人爲樂,器淨水甘。

  大約與此同時,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程啟坤和研究員姚國坤在1990年6期【中國茶葉】雜誌上發表的【從傳統飲茶風俗談中國茶德】一文中,則主張中國茶德可用『理、敬、清、融』 四字來表述:

  理——理者,品茶論理,理智和氣之意。兩人對飲,以茶引言,促進相互理解;和談商事,以茶待客,以禮相處,理智和氣,造成和談氣氛;解決矛盾糾紛,面對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氣,促進和解;寫文章、搞創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腦,思路敏捷。

  敬——敬者,客來敬茶,以茶示禮之意。無論是過去的以茶祭祖,公平是今日的客來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塵,品茶敘舊,增進情誼;客人來訪,初次見面,敬茶以示禮貌,以茶媒介,邊喝茶邊交談,增進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傳情,互愛同樂,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愛之舉;長輩上級來臨,更以敬茶爲尊重之意,祝壽賀喜,以精美的包裝茶作禮品,是現代生活的高尚表現。

  清——清者,廉潔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舉,也是現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現。1982年,首都春節團拜會上,每人面前清茶一杯,顯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舊,國家景象常新』,表明了我國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今天強調廉政建設,提倡廉潔奉公,『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發揚。『清』字的另一層含義是清心健身之意,提倡飲茶保健是有科學根據的,已故的朱德委員長曾有詩云:『廬山雲霧茶,示濃性潑辣。若得長年飲,延年益壽法。』體會之深,令人敬佩。

  融——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誼之意。舉行茶話會,往往是大家歡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朋友,親人見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氣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團體商談,協商議事,在融洽的氣氛中,往往更能促進互諒互讓,有益於聯合與協作,使交流交往活動更有成效。由此可見,茶在聯誼中的橋梁組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兩位專家還認爲:中國的茶,能用來養性、聯誼、示禮、傳情、育德,直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茶之所以能適應各種階層,眾多場合,是因爲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於中華民族的平凡實在、和誠相處、重情好客、勤儉育德、尊老愛幼的民族精神。所以,繼承與發揚茶文化的優良傳統,弘揚中國茶德,對促進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在此之前,台灣的范增平先生於1985年提出中國『茶藝的根本精神,乃在於和、儉、靜、潔。』范先生的茶藝根本精神,就是茶道的精神,也就是上述的茶德。雖未加以詳細解釋,但其含義仍不難理解,與前述幾位專家的意見相去不遠。更早一點,在1982年,台灣的國學大師林荊南教授將茶道精神概括爲『美、健、性、倫』四字,即『美律、健康、養性、明倫』,稱之爲『茶道四義』。其具體解釋如下:

  美——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事由人爲,治茶事,必先潔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誠,才能建茶功立茶德。潔身的要求及於衣履,正心的要求見諸儀容氣度。所謂物,是茶之所屬,諸如品茶的環境,的器具,都必須美觀,而且要調和。從潔身、正心,至於環境、器具,務必須知品茗有層次,從層次而見其升華,否則茶功敗矣,遑信茶德。

  健——健康是治茶的大本。茶葉必精選,劣茶不宜用,變質不可飲;不潔的水不可用,水溫要講究,沖和注均須把握時間。治茶當事人,本身必健康,輕如風邪感冒,亦不可泡茶待客,權宜之法,只好由第三者代勞。茶爲健康飲料,其有益於人身健康是毫無疑問的。推廣飲茶,應該從家庭式開始,拜茶之賜,一家大小健康,家家健康,一國健康,見到全體人類健康;茶,就有『修、齊、治、平』的同等奧義。

  性——養性是茶的妙用,人之性與茶之性相近,卻因爲人類受生活環境所污染,於是性天積垢與日俱加,而失去其本善;好在茶樹生於靈山,得雨露日月光華的灌養,清和之氣代代相傳,譽爲塵外仙芽;所以茶人必須順茶性,從清趣中培養靈尖,滌除積垢,還其本來性善,發揮茶功,葆命延所,持之有恆,可以參悟禪理,得天地清和之氣爲已用,釋氏所稱彼岸,可求於明窗淨几之一壺中。

  倫——明倫是儒家至寶,系中國五千年文化於不墜。茶之功用,是敦睦聳關係的津梁:古有貢茶以事君,君有賜茶以敬臣;居家,子媳奉茶湯以事父母;夫唱婦隨,時爲伉儷飲;兄以茶友弟,弟以茶恭兄;朋友往來,以茶聯歡。今舉茶爲飲,合乎五倫十義(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兄友、弟恭、友信、朋誼、君敬、臣忠),則茶有全天下義的功用,不是任何事物可以替代的。

  此外,台灣的周渝先生近年來也提出『正、靜、清、圓』四字作爲中國茶道精神的代表。

  以上各家對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茶德)的歸納,雖然不盡相同,但其主要精神還是接近的,特別是清、靜、和、美等是符合中國茶道的精神和茶藝的特點,和日本茶道和韓國茶禮的基本精神也是相通的。

  據陳香白教授研究,他認爲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著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著宇宙萬物的有機統一與和諧,並因此產生實現天人合一之後的和諧之美。『和』的內涵非常豐富,作爲中國文化意識集中體現的『和』,主要包括著:和敬、和清、和寂、和廉、和靜、和儉、和美、和愛、和氣、中和、和諧、寬和、和順、和勉、和合(和睦同心、調和、順利)、和光(才華內蘊、不露鋒芒),和衷(恭敬、和善)、和平、和易、和樂(和睦安樂、協和樂音)、和緩、和謹、和煦、和霽、和售(公開買賣)、和羹(水火相反而成羹,可否相成而爲和)、和戎(古代謂漢族與少數民族結盟友好)、交和(兩軍相對)、和勝(病癒)、和成(飲食適中)等意義。一個『和』字,不但囊括了所有『敬』、『清』、『寂』、『廉』、『儉』、『美』、『樂』、『靜』等意義,而且涉及天時、地利、人和諸層面。請相信:在所有漢字中,再也找不到一個比『和』更能突出『中國茶道』內核、涵蓋中國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香港的葉惠民先生也同意此說,認爲『和睦清心』是茶文化的本質,也就是茶道的核心。
道家影響
天人合一

  中國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華。佛教強調『禪茶一味』以茶助禪,以茶禮佛,在從茶中體味苦寂的同時,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禪機,這對茶人以茶道爲修身養性的途徑,藉以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有好處。而道家的學說則爲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 』的哲學思想,樹立了茶道的靈魂。同時,還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崇尚真的美學理念和重生、貴生、養生的思想。

  一、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現爲人對自然的回歸渴望,以及人對『道』的體認。具體地說,人化自然表現爲在品茶時樂于于自然親近,在思想情感上能與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與自然相比擬並通過茶事實踐去體悟自然的規律。這種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現。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不同,中國茶道『人化自然』的渴求特別強烈,表現味茶人們在品茶時追求寄情於山水,忘情與山水,心融於山水的境界。元好問的【茗飲】一詩,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時的具體寫照,契合自然的絕妙詩句:

  宿醒來破厭觥船,紫筍分封入曉前。

  槐火石泉寒食後,鬢絲禪榻落花前。

  一甌春露香能永,萬里清風意已便。

  邂逅化胥猶可到,蓬萊未擬問群仙。

  詩人以槐火石泉煎茶,對著落花品茗,一杯春露一樣的茶能在詩人心中永久留香,而萬里清風則送詩人夢遊華胥國,並羽化成仙,神遊蓬萊三山,可視爲人化自然的極至。茶人也只有達到人化自然的境界,才能化自然的品格爲自己的品格,才能從茶壺水沸聲中聽 到自然的呼吸,才能以自己的"天性自然"去接近,去契合客體的自然,才能徹悟茶道、天道、人道。

  二、自然化的人

  『自然化的人』也即自然界萬物的人格化、人性化。中國茶道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把自然的萬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情感,並能與人進行精神上的相互溝通的生命體,所以在中國茶人的眼裡,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顯得格外可愛,格外親切。

  在中國茶道中,自然人化不僅表現在山水草木等品茗環境的人化,而且包含了茶以及茶具的人化。

  對茶境的人化,平添了茶人品茶的情趣。如曹松品茶『靠月坐蒼山』,鄭板橋品茶邀請『一片青山入座』,陸龜蒙品茶『綺席風開照露晴』, 李郢品茶『如雲正護幽人塹』,齊己品茶『谷前初晴叫杜鵑』,曹雪芹品茶『金籠鸚鵡喚茶湯』,白居易品茶『野麝林鶴是交遊』,在茶人眼裡,月有情、山有情、風有情、雲有情,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茶人的好朋友。詩聖杜甫的一首品茗詩寫道:

  落日平台上,春風啜茗時。

  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翡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

  自逢今日興,來往亦無期。

  全詩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相結合,情景交融、動靜結合、聲色並茂、虛實相生。

  蘇東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詩:

  仙山靈雨濕行雲,洗遍香肌粉未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戲作小詩君莫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正因爲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中國茶人心裡充滿著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中國茶人有著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強烈渴望,所以中國茶人最能領略到『情來爽朗滿天地』的激情以及『更覺鶴心杳冥』那種與大自然達到『物我玄會』的絕妙感受。
尊人

  中國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現形式上常見於對茶具的命名以及對茶的認識上。茶人們習慣於把有托盤的蓋杯稱爲『三才杯』。杯托 爲『地』,杯蓋爲『天』,杯子爲『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連杯子、托盤、杯蓋一同端起來品茗,這種拿杯手法稱爲『三才合一』。
貴生

  貴生是道家爲茶道注入的功利主義思想。在道家貴生、養生、樂生思想的影響下,中國茶道特別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養生以及怡情養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講究太多的規矩,而是從養生貴生的目的出發,以茶來助長功行內力。如馬鈺的一首【長思仁·茶】中寫道:

  一槍茶,二槍茶,休獻機心名利家,無眠未作差。

  無爲茶,自然茶,天賜休心與道家,無眠功行加。

  可見,道家飲茶與世俗熱心於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貪圖功利名祿的人飲茶會失眠,這表明他們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賜給道家的瓊漿仙露,飲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體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當作忘卻紅塵煩惱,逍遙享樂精神的一大樂事。對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調歌頭·詠茶】一詞中寫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聲雷。槍旗爭展,建溪春色占先魁。採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碎,煉作紫金堆。碾破春無限,飛起綠塵埃。

  汲新泉,烹活火,試將來,放下兔毫甌子,滋味舌頭回。喚醒青州從事,戰退睡魔百萬,夢不到陽台。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
坐忘

  『坐忘』是道家爲了要在茶道達到『至虛極,守靜篤』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靜法門。受老子思想的影響,中國茶道把『靜』視爲『四諦』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時心境達到『一私不留、一塵不染,一妄不存』的空靈境界呢?道家也爲茶道提供了入靜的法門,這稱之爲『坐忘』, 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聰明。茶道提倡人與自然的相互溝通,融化物我之間的界限,以及『滌除玄鑒』『澄心味象』的審美觀照,均可通過『坐忘』來實現。
無己

  道家不拘名教,純任自然,曠達逍遙的處世態度也是中國茶道的處世之道。道家所說的"無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無我"。無我,並非是從肉體上消滅自我,而是從精神上泯滅物我的對立,達到契合自然、心納萬物。『無我』是中國茶道對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幾年來台灣海峽兩岸茶人頻頻聯合舉辦國際『無我』茶會,日本、韓國茶人也積極參與,這正是對『無我』境界的一種有益嘗試。
道法自然

  中國茶道強調『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質、行爲、精神三個層次。

  物質方面,中國茶道認爲:『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賜的『珍木靈芽』,在種茶、採茶、制茶時必須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才能產出好茶。行爲方面,中國茶道講究在茶事活動中,一切要以自然爲美,以樸實爲美,動則行雲流水,靜如山嶽磐石,笑則如春花自開,言則如山泉吟訴,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應發自自然,任由心性,絕無造作。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樸歸真,表現爲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靜、恬淡、寂寞、無爲,使自己的心靈隨茶香瀰漫,仿佛自己與宇宙融合,升華到『無我』的境界。
茶藝茶道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爲宗旨的飲茶藝術,包含茶禮、禮法、環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藝是茶道的基礎,是茶道的必要條件,茶藝可以獨立於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藝爲載體,依存於茶藝。茶藝重點在『藝』,重在習茶藝術,以獲得審美享受;茶道的重點在道『,旨在通過茶藝修心養性、參悟大道。茶藝的內涵小於茶道,茶道的內涵包容茶藝。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其外延介於茶道和茶文化之間。

  茶道的內涵大於茶藝,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我們這裡所說的「藝」,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裡所說的「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藝則無精、無神。茶藝,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它經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卻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茶藝、茶道的內涵、外延均不相同,應嚴格區別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喝茶、品茶、茶藝的最高境界——茶道

  喝茶:將茶當飲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茶具,喝的時候又能細細品味。

  茶藝:講究環境、氣氛、音樂、沖泡技巧及人際關係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
各國茶文化
  中國茶文化的主體是人,茶是作爲人的客體而存在的,茶是爲人而存在的。中國茶文化被稱爲美的哲學。有五個方面的原因:

  1.中國茶文化美學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晉南北朝。奠定中國古典美學理論基礎的宗師是大哲學家。

  2.其理論基礎源於一些哲學命題。

  3.中國茶文化美學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吸收了佛,道,儒三教的哲學理論,並得益於大批思想家哲學家的推動。

  4.中國茶文化美學強調的是天人合一,從小茶壺中探求宇宙玄機,從淡淡茶湯中品悟人生百味。

  5.中國茶文化美學從哲學的高度,廣泛深刻的影響著茶人,特別是從思維方式,審美情趣,藝術想像力及人格的形成。

  總之,中國古典哲學中的美學理念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的滋潤著中國茶文化這朵奇葩。在中國茶文化中既有佛教圓通空靈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曠達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反觀日本茶道,強調的是以下三個觀點:

  (一)和敬清寂

  『和敬清寂』被稱爲茶道的四諦、四規、四則。是日本茶道思想上最重要的理念。一提這四個字,人們馬上就會和茶道聯繫起來。茶道思想的主旨爲:主體的『元』即主體的絕對否定。而這個茶道的主旨是無形的。作爲『無』的化身而出現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們是『無』泊出生的四種現象。由這四個抽象的事物又分別產生了日本茶道藝術成千上萬種諸形式。

  (二)一期一會

  『一期一會』中 『一期』指『一期一命』『一生』『一輩子』的意思。一期一會是說一生只見一次,再不會有第二次的相會,這是日本茶人們在舉行茶事時所應抱的心態。這種觀點來自佛教的無常觀。佛教的無常觀督促茶人們尊重一分一秒,認真對待一時一事。當舉行茶事時,要抱有『一生一世只一次』的信念。時至今日,日本茶人仍忠實地遵守著一期一會的信念,十分珍惜每一次茶事,從每一次緊張的茶事中獲得生命的充實感。

  (三)獨坐觀念

  『獨坐觀念』一語也出自井伊直弼的【茶湯一會集】。『獨坐』指客人走後,獨自坐在茶室里,『觀念』是『熟思』、『靜思』的意思。面對茶釜一隻,獨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靜思此日不會重演。茶人的心裡泛起一陣茫然之情,又湧起一股充實感。茶人此時的心境可稱作『主體的無』。

  由此可見,在日本茶道中,刻意地淡化了人的存在,而一味地強求對茶的突出。這正是兩國茶文化上最大的差異,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兩國文化、價值取向上的差別。

  綜上所述,有人得出如下 結論: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是自下而上的,故而起發展的特點是在廣度上,以求博大,所謂之:茶文化,並與儒家思想結下了不解之緣。可以講,把中國茶文化從儒家思想體系中剝離出來研究是不現實的,也正是這一點,因爲中國文人的灑脫不羈,中國茶文化,呈現出一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狀態。但由於水準所限,中國對於茶,只是籠統的稱之爲『茶文化』或『茶藝』,而不敢奢談『茶道』。

  反觀日本,從一開始,茶的傳播就是自上而下的,上層社會將茶上升爲一中莫名其妙的宗教,統治階級爲了自己的某種需求,將茶套入一個神聖的光環中,務精務細,不能不說拘泥於表象而淪落爲形式了。在茶道中,人已經淪爲茶的奴僕,似乎是有本末倒置的嫌疑。

  這樣,有人得出結論:自近代以來,中國的茶文化趨向於沒落,遠遠不及日本;但從深層次上看來,這是由兩國的民族心態和文化底蘊所決定的:在中國,茶只是一門藝術,是從屬於人的一種文化現象;而日本,則是神聖、嚴肅的大『道』。
佛教茶道
  佛教和茶早在晉代結緣。相傳晉代名僧慧能曾在江西廬山東林寺以自制的佳茗款待擎友陶淵明『話茶吟詩,敘事談經,通宵達旦』。佛教和茶結緣對推動飲茶風尚的普及並向高雅境界以至發展到創立茶道,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佛教的傳播與中國化佛教的傳人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漢未,自印度傳入中國;東漢初,在封建統治階級中間流行,宣揚『人死精神不滅』,因果報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不飲酒,慈悲爲本,行善修道等等教義。由於當時戰亂頻繁,硝煙四起,人民生命塗炭,勞苦大眾,富貴榮祿者都可以從佛教教義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統治階級則可以利用佛教麻醉人民,因而傳播很快。

  佛教的傳播者認識到,要使佛教在中國紮根必須與中國國情相揉合。佛教傳入中國後,爲了求生存與發展,還在思想意識形態和教義上竭力吸收我國傳統文化,並互相滲透互爲影響,成爲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晉後期,佛教領袖慧遠竭力把儒家封建禮教和佛教因果報應溝通起來,宣揚孝順父母,尊敬君主,是合乎因果報應教義的。並直接提出『佛儒合明論』。

  隋唐時代一些佛教宗派,是調合中國傳統思想而創立的,華嚴宗學者宗密用【周易】『四德』(元、亨、利、貞)調合佛身『四德』(常、樂、我、淨)。以『五常』(仁、義,禮、智、信)調含『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言)力圖兩者相融台,調台儒家的趨勢越來越強烈。宋元明清時代,更加注意調合中國傳統思想。北宋天台宗學者智園,宣揚『非仲尼之教,則國無以治,家無以寧,身無以安』。而『國不治,家不寧,身不安,釋氏之道,何由而行哉?』他還提出『修身以儒,治心以釋』儒釋共爲表里的主張,因而發展成爲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宗教。

  二、茶道的創立與佛教的滲透茶道的創立

  中國是茶的故鄉,歷史悠久,光輝絢麗,但『茶道』一詞,很長被人們所遺忘,竟發展到日本學者曾向國人提出『中國有沒有茶道?』荒謬而富諷刺的笑話。 

  對中國茶道的創立,學術界說法不一。有引陸羽【茶經】『精行儉德』四字。有引【封氏見聞記】『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請注意,時在晚唐)有『中國明初朱權自創的茶道』等等。百花齊放,可見大家都在深入的研究,形勢喜人。陸羽,擅長種菜種茶,首創餅茶炙烤『三沸』煮飲法,對茶的功效論述甚詳,對茶的品飲他側重精神方面的享受,無疑他是我國茶道的奠基人。但遺憾的是他在【茶經】中沒有明確提出『茶道』這個詞,令人費解。

  根據筆者手中資料,『茶道』一詞最早是中唐時期江南高僧皎然在【飲茶歌·逍崔石使君】一詩中明確提出來的,詩中云: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瓮間夜,笑看陶潛籬下時。

  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這是一首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詩篇,『三飲』神韻相連,層層深入扣緊,把飲茶的精神享受作了最完美最動人的歌頌,不但明確提出了『茶道』一詞,而且使茶道一開始就蒙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是中唐以湖州爲中心的茶文化圈內任何僧侶、文人所不可匹敵的。結合皎然其他重要茶事活動,所以筆者認爲皎然是中國禪宗茶道的創立者。由於秘藏了1100多年的唐代宮廷茶具在法門寺重現天日,學術界認爲唐代實際存在著宮廷茶道、僧侶茶道、文人茶道等多元化各具風格的茶道,從而論證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輝煌璀璨,這是學術界研究的一個突破性進展。但在三種茶道中,筆眷認爲僧侶茶道是主要的,其魅力和影響力都超過前二種茶道。佛教對茶道的滲透,史料中有魏晉南北朝時期丹丘和東晉名憎慧遠嗜茶的記載。可見『茶禪一味』源遠流長。但形成氣候筆者認爲始啟中唐。

  從以上詩句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寺院中茶味的芳香和濃烈,僧侶敬神、坐禪、念經、會友終日離不開茶。禪茶道體現了良然、樸素、養性、修心、見性的氣氛,也揉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感情。唐僖宗以皇家最高禮儀秘藏在法門寺地宮金銀系列茶具從設計、塑造和擺設的位置(和佛骨舍利同放在後室)更令人信眼地認識到『茶禪一味』的真諦。禪宗茶道到宋代發展到鼎盛時期,移值到日、韓等國,現在已向西方世界傳播中,對促進各國文化交流做出了努力。

  三、中國茶道與佛教  佛教於公元前6--前5世紀間創立於古印度,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經魏晉南北朝的傳播與發展,到隨唐時達到鼎盛時期。而茶是 興於唐、盛於宋。創立中國茶道的茶聖陸羽,自幼被智積禪師收養,在竟陵龍蓋寺學文識字、習頌佛經,其後又於唐代詩僧皎燃 和尚結爲"生相知,死相隨"的緇素忘年之交。在陸羽的【自傳】和【茶經】中都有對佛教的頌揚及對僧人嗜茶的記載。可以說,中國茶道從一開始萌芽,就於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其中僧俗兩方面都津津樂道,並廣爲人知的便是--禪茶一味。

  
凡人茶道

  茶道是好東西,按照茶道的要求來飲茶,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絕對是好處多多的。但是我們老百姓平時並沒有多少可能按照茶道在規則來飲茶。我們平時飲茶時可以注意以下這幾個方面,列舉如下,試做爲我們的『凡人茶道』:

  ·1.水與茶的比例

  直接的反應就是茶的濃淡。濃淡要合適才好,使我們能夠品賞到茶的色和香,同時,適當的濃淡對於茶葉中的 物質的浸出是有影響的,這不但影響到茶水的色、香,也影響到茶水對人體的影響作用。濃淡可以科學計測,但是平時沒人去理會這一指標的,還是要靠自己把握,一般是宜淡不宜濃。大致上說,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重量比爲1∶80。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放茶 葉3克;一般玻璃杯,每杯可投兩克。

  2.泡茶的水溫

  對不同的茶要求用不同的水溫,應視不同類茶的級別而定。但是我們經常不注意這一點,總喜歡用很燙的水來沖泡。一般說來,紅茶、綠茶、烏龍茶用沸水沖泡還是較好的,可以使茶葉中的有效成分迅速地浸出。某些嫩度很高的綠茶,如龍井茶,應用80℃~85℃的開水沖泡,使茶水綠翠明亮,香氣純正、滋味甘醇。

  3.浸泡的時間長短

  一般也就是3到10分鐘左右,不宜久泡。紅茶要比普通的茶泡得更短一點。

  4.杯子的用法

  紅茶一般有玻璃杯,其他常用白瓷杯。
茶道美學
  找一個舒適、整潔的地方,室內或室外都可以。增加一些美麗的點綴,如簡單地布置一些插花、雕像或者是圖片。若有流動或沸騰的水聲效果會更好。非常緩慢地仔細地泡一杯茶,注意對細節的觀察,但要保持完全地放鬆。如果可以的話,使用簡單而美觀的陶瓷茶具和品質優良的茶葉,不要用塑料水杯(因爲它在熱水裡會釋放化學成分)。茶泡好了,你就準備好享受它完全的滋味,美麗的顏色、茶的芳香和口味,以及周圍環境。在你自己創造的輕盈和秀麗中呼吸。其中蘊含的道理是:當你使周圍的世界平安美麗時,你的心和頭腦就有了相同的心境。
人文茶道
  『茶道』起源於唐代的民間,經文人士大夫的參與和傳播,形成了一種『文人茶道』,它是茶道的精髓。

  在唐代繁華的社會裡,物慾橫流,很多人追求一種奢華的物質生活,『物精極、衣精極、屋精極』是他們的生活目標。人們相互爭鬥和傾輒。社會流行著奢侈和虛誇之風。當時有正義感的文人士大夫們,對這種奢華之風非常不屑,他們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討茶藝、博古論今無所不談。

  茶道創始人陸羽(唐朝)著有【茶經】一書,陸羽用自己的一生從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對茶葉的栽培與摘采;茶具、茶器的製作;烹茶時水源的選擇;烹茶、酌茶時身體的動作進行了規範和總結,並賦予茶道一種特殊的文化內函,即飲茶、賦茶、以茶示儉、以茶示廉,與文人茶道的精神是極爲吻合的。

  文人茶道在陸羽茶道的基礎上溶入了琴、棋、書、畫,它更注重一種文化氛圍和情趣,注重一種人文精神,提倡節儉、淡泊、寧靜的人生。茶人在飲茶、制茶、烹茶、點茶時的身體語言和規範動作中,在特定的環境氣氛中,享受著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之美:沒有躁雜的喧譁、沒有人世的紛爭,只有鳥語花香、溪水、流雲和悠揚的古琴聲,茶人的精神得到一種升華。它充分的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們希望社會少一些爭戈,多一些寧靜;少一些虛華,多一些真誠。茶具的樸實也說明了茶人們反對追求奢華的風氣,希望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可以說『文人茶道』是一種『藝』(制茶、烹茶、品茶之術)和『道』(精神)的完美結合。光有『藝』只能說有形而無神,光有『道』只能說有神而無形。所以說,沒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和良好品德的人是無法溶入到茶道所提倡的精神之中的。

  茶道被文人視爲一種陶冶心性、體悟人生、抒發情感的風雅之事,有獨酌自飲的清幽,也有集會聯誼的雅趣。
茶道禮儀
  心靈美所包含的內心、精神、思想等均可從恭敬的言語和動作中體現出來。表示尊敬的形式(禮節)和儀式即爲禮儀,應當始終貫穿於整個茶道活動中。賓主之間互敬互重,美觀和諧。
(一)鞠躬禮

  茶道表演開始和結束,主客均要行鞠躬禮。有站式和跪式兩種,且根據鞠躬的彎腰程度可分爲真、行、草三種。『真禮』用於主客之間,『行禮』用於客人之間,『草禮』用於說話前後。

  1.站式鞠躬

  『真禮』以站姿爲預備,然後將相搭的兩手漸漸分開,貼著兩大腿下滑,手指尖觸至膝蓋上沿爲止,同時上半身由腰部起傾斜,頭、背與腿呈近90°的弓形,略作停頓,表示對對方真誠的敬意,然後,慢慢直起上身,表示對對方連綿不斷的敬意,同時手沿腳上提,恢復原來的站姿。『行禮』要領與『真禮』同,僅雙手至大腿中部即行,頭、背與腿約呈120°的弓形。『草禮』只需將身體向前稍作傾斜,兩手搭在大腿根部即可,頭、背與腿約呈150°的弓形,余同『真禮』。

  2.坐式鞠躬

  若主人是站立式,而客人是坐在椅(凳)上的,則客人用坐式答禮。『真禮』以坐姿爲準備,行禮時,將兩手沿大腿前移至膝蓋,腰部順勢前傾,低頭,但頭、頸與背部呈平弧形,稍作停頓,慢慢將上身直起,恢復坐姿。『行禮』時將兩手沿大腿移至中部,余同『真禮』。『草禮』只將兩手搭在大腿根,略欠身即可。

  3.跪式鞠躬

  『真禮』以跪坐姿爲預備,背、頸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斜,同時雙手從膝上漸漸滑下,全手掌著地,兩手指尖斜相對,身體傾至胸部與膝間只剩一個拳頭的空檔,身體呈45°前傾,稍作停頓,慢慢直起上身。同樣行禮時動作要與呼吸相配,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速度與他人保持一致。『行禮』方法與『真禮』相似,但兩手僅前半掌著地,身體約呈55°前傾;行『草禮』時僅兩手手指著地,身體約呈65°前傾。
(二) 伸掌禮

  這是茶道表演中用得最多的示意禮。當主泡與助泡之間協同配合時,主人向客人敬奉各種物品時都簡用此禮,表示的意思爲:『請』和『謝謝』。
(三) 寓意禮

  茶道活動中,自古以來在民間逐步形成了不少帶有寓意的禮節。如最常見的爲沖泡時的『鳳凰三點頭』,即手提水壺高沖低斟反覆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以示歡迎。茶壺放置時壺嘴不能正對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迴轉斟水、斟茶、燙壺等動作,右手必須逆時針方向迴轉,左手則以順時針方向迴轉,表示招手『來!來!來!』的意思,歡迎客人來觀看,若相反方向操作,則表示揮手『去!去!去!』的意思。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