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3 O; ^. i0 g. Q; o
中國歷史上有三位著名的宰相,爲人處事異曲同工。一是武則天時期的蘇味道。剛剛升任宰相時,弟子們問蘇味道:『如今天下事情繁雜,你老人家如何處置?』蘇味道手摸床棱答道:『遇事不要決斷明白,就像這樣,摸稜以持兩端即可。』不給出明確答案,可進可退。成語『模稜兩可』即出自此處。二是宋朝神宗時宰相王圭。王圭居相位十六年,他每次把各部門的奏章呈送給皇帝時,都跪稱:『取聖旨。』皇帝批示以後,他跪接道:『領聖旨。』出宮時向有關部門傳達說:『已得聖旨矣。』王圭幾乎不做任何決斷,天天圍著聖旨轉,時人稱之爲『三旨宰相』。還有一位,是清朝的曹振鏞。曹振鏞最高做到嘉慶朝的軍機大臣,職權已相當於宰相。門生問他爲官之道,曹答:『無他,但多磕頭少說話耳。』
' j4 {0 r4 A! a( p4 A' P" q. S8 J, S9 b
上述三人,在處理具體事務上或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不一定如傳說中這麼絕對。但是,不作爲,不負責,不擔當,留有餘地,能推則推,一定在他們身上體現得非常突出。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樣的官員顯然不夠格,屬於被淘汰之列。但奇怪的是,此三人並沒因此遭遇不測,相反,比起那些鐵肩擔道義,敢作敢爲的官員來,他們的仕途要平順得多,穩紮穩打,步步高升,沉舟側畔千帆過,唯有他們萬里長城永不倒。
; `! m4 M6 Q. j0 d- R: D, _
. Z1 _* v5 S! y0 s1 A1 U# c 上溯回去,打量蘇味道等三人的行爲,你會發現,他們貌似什麼都不負責,其實這本身就是對上司最大的負責。他們只管傳達,把所有決策權都置於上司手中。上司跟他們在一起,無需擔心大權旁落。作爲一個領導,最在乎的是什麼?當然是權力了,這是核心利益。不威脅上司的核心利益,其他一切都好辦。但他們不提供決策意見,領導要他們何用?很簡單,用他們來做緩衝。一旦領導發現決策失誤,或者反悔了當初的決定,他是不好承認自己錯了的,必須把責任推到下面。蘇味道等人,自然也不會獨攬失誤責任,他也要推,但是,他不會推到上司身上,而是推到下屬身上。經過層層分包,所有人似乎都該承擔那麼一點,責任就得到了稀釋。若無蘇味道們,皇帝必須直面所有血淋淋的現實問題,錯了就是錯了,躲不開繞不開。次數一多,威望受損,信任指數下降,位子岌岌可危。蘇味道們給了上司最大的迴旋空間,讓其能夠翻手爲雲覆手爲雨。有了成績全歸上司,出了問題歸咎於下屬。即使最後不得不懲罰一兩個最底層的替罪羊,做做樣子。 3 m2 M" ` C3 G4 \) Y
5 p; ?$ R" e4 P' u) z# j: j 蘇味道們的做派,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柔媚』。一般情況下,對上司越柔媚,對下屬與庶民就越驕橫,此二者互爲因果,相輔相成。我不相信他們天生賤種,可以輕鬆自如地受虐於暴烈的上司,可以永遠逆來順受。人的心理是需要平衡的。他們一定會找個發泄的地方。這個突破口,就是下屬和庶民。他們的權力並非從庶民手中得來,憑什麼要對庶民負責?上司決定他們的命運和前途,他們自然惟上司的馬首是瞻。他們卑躬屈膝,從上司那裡受了委屈,又毫無保留地轉嫁到下面去了。到最後,受委屈最大的,自然就是最底層那些無助的人。
: _* ^0 ~8 V0 S. S% z5 n- |" `
5 O& d% E0 M7 e+ ]' Z 當然,上司有時候需要表演一下『親民秀』,做出嚴厲批示,指示從快從嚴處理之類。其實他們和蘇味道們根本就是一條線上的螞蚱。是他們造就和保護了蘇味道們。沒有上司的專橫,哪來蘇味道們的柔媚?沒有蘇味道們的柔媚與顢頇,又哪來庶民的投訴無門?這些問題,都有內在的聯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