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01|回覆: 0

[訓詁學] 『度』是勸人出家麼?

[複製連結]
里人 發表於 2011-3-25 09: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讀書報
【現代漢語詞典】對度設置了很多義項,其中有一個解釋,值得商榷。  
   
   『度,動詞,僧尼道士勸人出家。』(第338頁)  
   
    這個解釋,事關佛道兩教,意系芸芸眾生,初看沒什麼,細想問題就大了,暫且拋開道教、道士的『度』不談,僅僅立足於佛教、僧尼的『度』來說,這部普度眾生的詞典恐怕也『度』得有點問題。   
   『僧尼道士勸人出家』,這樣的釋義,符合一般人的日常理解,也有一定的使用空間和解釋力,但就詞典的本意來看,是把『度』作爲一種專門的宗教活動來解釋說明的,一旦把『度』作爲宗教術語來界定,問題就來了,『度』真的是勸人出家嗎?如果是勸人出家,那『普度眾生』的邏輯結論就是:僧尼道士勸眾生出家,佛家『普度眾生』的大眾關懷,就成了『人人需要出家』的僧侶勸誡。  
    人人出家,既不符合生活常理,也與佛教的基本精神相悖。更爲難堪的是,把『度』解釋成『僧尼道士勸人出家』,詞典本身就陷入自相矛盾,左右尷尬的境地。  
   
    比如,【現代漢語詞典】有『普度』這個詞條,是這樣解釋的:  
   『普度,動詞,佛教用語,指廣施法力,使眾生得到解脫。』 (第1063頁)   
   從這個解釋看,『普度』中的『度』是指『解脫』,『普度眾生』就是『使眾生得到解脫』,這個解釋能講得通。而按照『度』就是『僧尼道士勸人出家』的說法,『普度眾生』就是『僧尼道士勸眾生出家』,這就說不通了,如果再把『眾生』理解成包括小狗、小貓等生命在內的話,『普度眾生』是否意味著僧尼也要勸小狗、小貓去『出家』呢?  
    這樣一來,【現代漢語詞典】就在第338頁和第1063頁,硬生生地製造了一個矛盾,一處尷尬,  『度』到底是讓人『出家』呢?還是讓人『解脫』呢?或者『出家』就等於『解脫』呢?   
    很顯然,『出家』和『解脫』不是一回事,『出家』,重在形式上離開了家庭,去做僧尼或道士,而『解脫』,重在心靈上得到釋放,精神上得到自在。『出家』未必得到『解脫』,而獲得『解脫』也未必去『出家』,『在家』的大居士往往比新『出家』的小沙彌更灑脫,『出家』僅是形式,『解脫』才是目的,因此,『解脫』的說法要比『出家』更深刻。  
   
    對於『解脫』,詞典是這樣界定的:  
   『解脫,佛教用語,擺脫苦惱,得到自在。』(第701頁)  
   這種說法命中了佛教的神髓,『解脫』是一種脫離了束縛,擺脫了糾纏的事實狀態,『解脫』後會獲得身心的愉悅、安適和自在,也就是佛家所說的得『大自在』、『極樂世界』,這種『極樂』、『自在』的彼岸世界,才是佛家『度』人的本意。  
   【現代漢語詞典】把『度』解釋成『僧尼道士勸人出家』,只是抓住了度的『形』,沒有抓到度的『神』,因此釋義只停留在了『出家』的水平上,還沒有上升到『解脫』的高度,更沒有超越到『自在』的境界,雖然不算錯,但是有所缺。  
    另外,把『度』解釋成『僧尼道士勸人出家』,還有一點不足:過分強調了僧尼的作用,把『度』的活動描述成僧尼的壟斷,把『度』解說成出家人的專利,這種釋義同樣只抓住了度的『形』,還沒有抓到度的『神』。  
   
    丁福保先生編纂的【佛學大辭典】對『度』有一個界定:  
   『度,(術語)渡也,生死譬海,自渡生死海又渡人,謂之度。』(丁福保編纂【佛學大辭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789頁)
   【壇經》裡六祖惠能大師談到:  
   
   『眾生無邊誓願度,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各於自身自性自度……各各自度……如是度者,是名真度。』 (郭朋校釋【壇經】,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44頁)  
    丁福保先生是著名的佛學大家,惠能大師是禪宗六祖,他們都明確提到了一種度,自度,就是自己『度』自己,相對於『自度』來說,僧尼的『度』只能算作『他度』,『他度』也只是爲『自度』服務的,或者說『他度』是工具,是形式,『自度』才是目的。【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的『度』,只是抓住了『他度』這個『形』,尚未抓到『自度』這位『神』。  
   總之,【現代漢語詞典】把『度』解釋成『僧尼道士勸人出家』,在境界上,只考慮到『出家』的形式,沒有談及『解脫』和『自在』,使得這種釋義顧『形』而失『神』;在主體上,強調了僧尼『他度』的形式,缺少了眾生『自度』的精神,同樣也顯得顧『形』失『神』。
    如何讓『度』的釋義形神兼備?或許是【現代漢語詞典】值得斟酌考慮的問題,否則,『僧尼道士勸人出家』,這種說法,之於宗教有點隔膜,之於眾生也顯得偏頗。
註:【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2005年6月第5版  度  第14個義項。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