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61|回覆: 0

[訓詁學] 也說繁體字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0-11-30 11: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書畫名家網
近年,關於廢除簡化字,恢復繁體字的議論勃然。其中一個理由爲『繁體字是中華文化的根』,似乎不恢復繁體字,中華文化就斷根了。
其實字體簡化的歷程,延綿不斷。如『水』字,在甲骨文里是三條S形豎道,豎道空隙有四個點,共七畫,到了金文把點去了,剩三畫;而『來』、『萬』、『無』、『屬』、『禮』等字,由『懟薄『f』、『o』、『佟薄『Y』等簡化而來,漢代便已有――類似這些簡化,並沒有使中華文化『斷根』。

漢字也偶有繁化。仍說『水』字,金文只三畫,後來變成四畫,沿用至今;『已』字,小篆狀如耳朵,只一畫,後人把它繁化成三畫――如果認定繁爲『根』而簡爲『苗』,如此由簡至繁,莫非那『根』是倒著長的?

憂心『斷根』的先生女士,欲『追根』,大約是要鑽研並明察古人造字之時,於字形里注入的精意,即所謂『六書』的含義吧。但我想,對於一般國人來說,『追根』完全沒有必要――人們只要熟練運用現行字就行了。對於文字的『追根』,或研究其繁簡衍變,是文字學家和歷史考古學家的事。當然一般人如有興趣,認點繁體字不無益處。

今天不多談簡體字的優越,只想說,提倡廢簡的先生女士們,認爲只有繁體字才是『中華文化的根』,認爲對多筆畫字的簡化『造成了中國文化的隔斷』,純屬多慮,也不符合事實。這一點,『五四』學人劉半農早有精闢論述:『文字本來是一種工具,工具應該以適用與否爲優劣之標準。我們應該以謀現在的適用不適用,不必管古人的精意不精意。』

此言甚對。常人並不研究『六書』,只問書寫閱讀方便與否即可。對一個現行字,如要追尋其原始『精意』,恐怕頗費周折,不屬於一般人的營生。以『犬』爲例,追『精意』,狗應該是四條腿,爲什麼『犬』字只有雙腿?又如『日』字,原始字形爲圓中一點,表示太陽,六書叫『象形』,變方以後,成爲了『表意』符號;而『日爾曼』一詞,則只是一個『表音』符號。當你讀到『犬』,知道它指狗即可;當你遇到『日』字,把它念成ri,知道它指太陽,足矣――不管它是古代太陽,還是當下的日頭;當你碰到『日爾曼』一詞,能讀出rierman,並知道它指西歐的一個民族,也行了,到哪裡去追遠古之『精意』呢?又如『才』,是一個常用簡體字,如今恐怕沒有多大必要,從繁體字『u』上追究它的『由來』吧?再說,真要『不斷根』地琢磨透徹一個漢字,就不只是『識繁』問題,還須認得它的甲骨、鐘鼎、大篆、小篆、隸書、草書等形體,一般人誰認得過來

另一位『五四』學人錢玄同說:『漢字筆畫太多,書寫費時,爲學術上、教育上之大障礙。』有人說如今有電腦打字,用不著書寫,可看著也煩啊。如『才』和『u』,你說哪一個不招人待見?我偶爾閱讀繁體字書報,好傢夥,滿眼密密麻麻,頭都大啦!先不說讀寫費勁,一個字,三畫就把意思表明了,有必要擴張(恢復)到二十三畫嗎?況且如今的考試筆答,未達到電子化,寫一個『u』,比『才』多花七倍時間,還不一定寫對,考砸了賴誰?

漢字簡化是一個方向,國務院1986年批准重新發表的【簡化字總表】,收字2235個,國際通用。個別繁體字簡得不妥,確實值得重新研究,但不能推而廣之要整個簡體字系統滅亡。實行簡化字,並沒有廢止或消滅繁體字,只是把繁體字的使用限制在特定範圍之內。而要讓繁體字『消滅』簡體字,事實上也是做不到的。有人說台灣一直用『正體字』,也即繁體字,可是他們的報紙上,連『台灣』二字也懶得寫成『_Z』,因爲太麻煩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