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42|回覆: 0

[漢語詞典] 論【文心雕龍・練字】篇『重文』思想(1)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11-3-8 09: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漢學網
在【文心雕龍】研究中,人們對【練字】篇關注較少,估值較低。范文瀾認爲,『【練字】篇與上四篇不相聯接,當直屬於【章句】篇。』他又說:『【章句】篇云:「積字而成句;」又云:「句之清英,字不妄也;」練訓簡,訓選,訓擇,用字而出於簡擇精切,則句自清英矣。』范論從文章字、句組合關係角度出發,提出『【練字】篇屬於【章句】篇』的主張,但是客觀上給人們造成了一個印象,似乎【練字】篇缺少獨立的文學理論價值。郭晉稀說:『我們認爲本篇(即【練字】)在創作理論上並沒有什麼發揮,對創作實踐意義也不大,是全書中價值不大的篇次。』郭氏直截了當提出【練字】『價值不大』的看法。陸侃如、牟世金說:『本篇(指【練字】篇)所論,多屬於形式技巧問題,雖也論及語言文字是表達思想的符號或工具,卻未由此出發來論述如何用字以表達思想。』陸侃如、牟世金二位先生認爲【練字】篇『多屬於形式技巧問題』。在對於【文心雕龍】研究中,除一些注釋、解說性的文字之外,關於【練字】篇的專題性文章爲數甚少。長期以來,人們對【練字】篇重視不足,本文從『重文』角度對【練字】篇加以詮釋,試圖闡發【練字】篇的價值和意義。
  
  一
  
  【文心雕龍・練字】開篇曰:『夫文象列而結繩移動,鳥跡明而書契作,斯乃言語之體貌,而文章之宅宇也。蒼頡造之,鬼哭粟飛。黃帝用之,官治民察。』關於文字的起源,劉勰採用『蒼頡造字』說。其實,『蒼頡造字』的傳說從戰國時期已經開始流傳,許多古籍都有所記載。比如,【呂氏春秋・君守】、【韓非子・五蠹】、李斯【蒼頡】、王充【論衡・感虛】、許慎【說文解字・敘】、【淮南子・本經訓】等都有這方面的說法。從文字產生的角度來看,『蒼頡造字』說不符合歷史實情,不過劉勰在此追根求源,力圖從文字產生的角度對其作出闡明。
  文字的產生,是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文字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主要標誌之一。美國學者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一書中指出:文明社會『始於標音字母的發明和文字的使用』。在中國古代,漢字不僅僅是用來綴字成篇的,它還擁有重要而獨特的歷史使命,在政治、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劉勰運用傳統的『鬼哭粟飛』說,旨在強調文字的巨大功能,上帝被感動地降下粟米,一味作崇的魔鬼也嚇得哭泣了。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人們已經非常重視文字和利用文字。文字一旦產生,它便代替『結繩』,用來治理百官,觀察萬民。【文心雕龍・練字】:『先王聲教,書必同文:o軒之使,紀言殊俗,所以一字體,總異音。』看來,『先王』也很重視語言文字,他利用文字來傳播聲威、教化,頒布文書。由於我國古代地域遼闊,氏族眾多,以致字各異形,筆畫增減無定,讀音迥異。所以『先王』派遣使者尋求、紀錄各地方言,來統一文字的形體和聲音。
  劉勰還列舉了他以前歷代統治者重視和運用文字的事例。【文心雕龍・練字】:『周禮保氏掌教六書。秦滅舊章,以吏爲師,乃李斯刪籀而秦篆興,程邈造隸而古文廢。漢初草律,明著厥法,太史學童,試教六體:又吏民上書,字謬輒劾:是以馬字缺畫,而石建懼死,雖雲性慎,亦時重文也。至孝武之世,則相如撰篇。及宣成二帝,徵集小學,張敞以正讀傳業,揚雄以奇字纂訓,並貫練雅頌,總閱音義,鴻筆之徒,莫不洞曉。』
  周代貴族子弟八歲入小學,保氏主講文字的六書,教他們識字、讀書。這爲貴族子弟將來長大成人以後從事政治、外交等活動奠定了基礎。秦代由李斯等人推行的『書同文』運動,它適應了當時秦國統一六國的政治需要,是對先秦古字進行的一次有組織有計劃的規範整理工作。程邈獄中的整理與研究,使小篆字體產生了根本的變化,書寫更爲便利,由此秦始皇讓他出獄並提拔爲御史,這反映出秦代對文字的極其重視。漢代朝廷也尊崇文字在政治方面的作用。西漢初期,法律明文規定:太史用文字的『六體』來教試學童,能背誦九千字以上者,可以成爲史官。吏民上奏書,字寫錯了就要彈劾。【漢書・石奮傳】:『建爲郎中令,奏事下,建讀之,驚恐曰:「書馬者,與尾而五,今乃四,不足一,獲譴死矣。」其爲謹慎,雖他皆如是。』文字之事,絲毫馬虎不得。大而言之,關涉國家大事:小而言之,危及身家性命,所以綴字連篇終須謹慎。無獨有偶,唐代的楊珍任給事中時,在奏摺里將一個名叫崔午的人錯寫成崔牛,受到嚴厲處罰,挨四十大棍,又被罰銅四斤。(唐張|【龍筋鳳髓判】卷一)唐代陳邃任左補闕,未請示就改動了敕書上的錯字,被判打八十大棍。(唐張|【龍筋鳳髓判】卷一)由此看來,古人把文字和自己的身家性命聯繫了起來,他們重視文字到達了何種地步!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