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83|回覆: 0

[古代科技] 中國古代的稻作技術(3)

[複製連結]
里人 發表於 2010-7-7 09: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稻作史】
五、灌    溉
水稻的灌溉用水最初必是利用天然的河流,如【詩經・小雅・白華】的『池北流,浸彼稻田。』和【戰國策】:』東周欲爲稻,西周不下水,東周患之。』等。故【詩經】資料中只有灌溉資料,卻無排水的記述。但【周禮・地官】中卻有發達的排水系統記載:』稻人,掌稼下地』,下地即澤地。』以瀦蓄水,以防止水,以溝盪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澮瀉水,以涉揚其芟,作田。』講的是怎樣在積水的澤地,通過開挖大小溝渠(澮爲大溝,遂爲小溝)和坡塘蓄水(瀦)及用堤防(防)止外水侵入等措施,開闢成可種稻的稻田。已經是相當完善的農田水利工程。如果視之爲西周時代的技術顯然不相稱也不可能,一般公認【周禮】實際是戰國時偽托之書,還摻入漢代的內容。這裡的瀦、防、溝、遂、列、澮很可能是前漢時的技術水平①。則完全可以理解。
王禎指出『天下農田灌溉之利,大抵多古人之遺蹟』。他列舉了秦漢時期的重要水利工程如鄭國渠、白渠、右史渠、鉗盧陂、芍陂、鴻隙陂、雪陂、鏡湖、蕭河堰、都江堰等②。說是『皆能灌溉民田,爲百世利,興廢修壞,存乎其人。』是很正確的,典型的是都江堰,修築於秦昭王(公元前306~前251年)。可灌溉成都平原十餘縣的農田500萬畝。已經使用了2000多年,是四川糧倉的基本保證,估計每年的修理費用僅約當年農田收益的千分之一③。
水稻生產的重點在南方,秦漢時期南方未充分開發,所以水利興修都在北方爲主,到唐宋以後,全國經濟重心移至長江流域,人口增加,稻田開闢,水利條件的保證也隨之很快發展。表4―1是唐至元代南北水利興修項目的對比統計。北方黃河流域自唐至元共有水利項目263項,只占全國總的16.17%,而南方光是長江流域即有799處,占總數的49.13%。南方三個流域共占總數的83.80%,明顯大大超過北方。
正如【宋史・食貨志】所指出的:『大抵南渡後,水田之利,富於中原,故水利大興。』表4―1中宋代全國1046項水利中,北方僅78項,占7.45%,南方則達968項,占92.55%的絕對多數。所以宋代的一本【農書】④說:『唯南方熟於水利,官陂官塘,處處有之,民間所自爲溪燜盪,難以數計。大可灌田數百頃,小可灌田數十畝。若溝渠陂竭,上置水閘,以備啟閉。若塘堰之水,必置𣳲竇,以便通』。這是指水源高稻田低的場合。
――――――――
①  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中國農學史】,上冊,科學出版社1959年版第211頁。
②  王禎:【農書】,灌溉篇第九。
③  張含英,【我國水利科學的成就】,中華全國科學普及協會,l954,第6頁。
④  王禎【農書】灌溉篇轉引【農書】云,不見於陳輟杜┦欏貳
如果是田高水低的場合,則用翻車,筒輪,戽斗,桔槔等『挈而上之』。翻車即龍骨車,據【後漢書・張讓傳】,系畢嵐所發明(圖4―14)。筒輪是將竹筒縛在水輪上,隨著輪轉提水,然後倒水(圖4―15)。戽斗和桔槔是最簡單的提水工具,桔槔早在【莊子】中已有介紹,利用槓桿原理提水,大大節省勞力(圖4―16)。如果是地勢曲折水源又遠的場合,則有槽架、連筒、陰溝、浚渠、陂柵之類,『引而達之』(圖4―17)。王禎總述了各種水利設施後說:『水田,制之由人。人力修則地利可盡。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事,此水田灌溉之利也。』王禎的話是積極樂觀的①。
――――――――
①  俱見王禎【農書・灌溉篇】。
關於稻田的灌溉技術,早在西漢【鍤ぶ書】中即有精闢的敘述:『始種稻欲溫,溫者缺其幔令水道直;夏至後大熱,令水道錯。』意思是說,稻苗在春季天氣尚冷時,水溫應保持得暖一些,要讓田水留在田間,多曬陽光,所以進水口和出水口要在同一直線上。夏天爲了防止水溫上升太快,則讓進水口與出水口交錯,使田水流動,有利於降溫(圖4―l8)。灌溉技術在考古發
掘方面也獲得一些證據。如四川成都東漢墓出土的陶水田,長方形54×37厘米(圖4―19)。中間爲一條橫溝,內有游魚。兩邊爲稻田,上邊的A區又分出8區,系爲了保持水位相等。 B區有兩個方向不同的流水口,其作用可能類似【鍤ぶ書】的含意。四川各地東漢墓葬
都出土有陶水塘模型(彭山、樂山、重慶、遂寧、綿陽等丘陵和山區的漢代墓葬普遍有陶水塘模型或圖象),有的陶水塘還有水閘、水渠,包括攔水、排水、引流灌溉等①。在秦漢時稱陂塘,其實即現代所謂小水庫。秦漢時的『都水長丞』即是『主陂池灌溉,保守河渠』的官吏。
南方稻田的灌溉技術顯然受北方影響,【鍤ぶ書】所說的調節水溫原理,在明清農書有變通應用。如徐光啟指出:『爲山田者,宜委曲導水,使先經日色,然後入田,則苗不壞。』③清【潘豐豫莊本書】說:『三伏天太陽逼熱,田水朝踏夜干。若下半日踏水,先要放些進來,收了田裡的熱氣,連忙放去,再踏新水進來,養在田裡,這法則最好,不生蟲病。』
稻田水層管理的另一重要技術爲曬田,又稱烤田,靠田等。最初見諸【齊民要術】水稻篇;『稻苗浙長,復須薅。薅訖,決去水,曝根令堅。』雖然還沒有專門的稱呼,實際上『曝根令堅』四字已概括了曬田及其效果。靠田的名稱最早見於宋代:『浙人治田,比蜀尤精……大暑之時,決去其水,使日曝之,固其根,名曰靠田。根既固矣,復車水入田,名曰還水,其勞如此。』這是四川人高斯得的記述③,看來宋時的稻田技術和勞動強度是以浙江一帶爲突出,如黃震的【咸淳八年(1272)春勸農文】就指出:『浙間三遍耘田,次第轉折,不曾停歇。撫州(江西)勤力者,耘得一兩遍,懶者全不耘。太守曾親行田間,見苗間野草反多於苗。』④以後在明代的【便民圖纂】中稱爲『稿稻』:『近秋放水,將田泥塗光,謂之稿稻。待土迸裂,水車還之,謂之還水。』這裡的『稿』應作『饋保也即『烤』。在浙江的方志和農書中稱『乾田』,如早於【沈氏農書】五十餘年的浙江【烏青志】(今桐鄉)雲。『小暑至立秋,計日不過三旬有奇,或盪或耘,必以田乾裂縫爲佳。干則根派深遠,苗干老蒼。』【沈氏農書】的內容與【烏青志】差不多,多引用了一條農諺:『古人云:六月不乾田,無米莫怨天。』類似的農諺還有很多,如『秋前不烤稻,秋後要煩惱』;『立秋不見底,有谷沒有米』;『處暑不乾田,白露莫怨天』等等。以上農書及農諺所說的乾田都指單季晚稻,因爲太湖地區都是單季晚稻和麥子,油菜的兩熟制。單季晚稻的生育期長,前期容易徒長,所謂『秋前不烤,秋後要倒』。烤田是減少水分供應,抑制地上部第一二節間的生長,使莖細胞壁增厚,有利於防止倒伏。所謂『有谷沒有米』,主要指倒伏以後秕谷增加的結果。但乾田的作用並不簡單地指可以防倒。田土曬乾裂,可增加土壤的含氧量,氧化土壤中有害的物質(如硫化氫等),促進好氣微生物的活動,使有機物質礦化,釋放有效養料。又,地上部的生長因水分減少受到限制,就改變了稻株體內光合產物的運轉方向,即向莖和葉鞘內集中,增加半纖維素的含量,是防倒的物質基礎。乾田一般在分櫱末期,有助於加速無效分櫱的死亡,促使養分及早轉向主莖,使主莖在稻穗分化初期就有充分的營養。
――――――――
①  劉志遠:【考古材料所見漢代的四川農業】,【文物】,l979年第l2期。
②  徐光啟:【農政全書】(1620年),農事卷七。
⑤  高斯得:【恥堂存稿】卷五,寧國府勸農文。
④  【慈谿黃氏日抄分類】,轉見天野元之助,【中國農業史研究】增補版第244頁。
利用溫泉水灌溉稻田,起了溫室作用,南方即使冬季也可以種稻,便可有一年二熟至三熟稻。歷史上記載溫泉種稻的僅見諸南北朝宋的盛弘之【荊州記】(439)。但該書已佚,多轉見他書的摘引。因而不免發生誤抄誤刻。而以清劉寶楠的【釋谷】(1840)引文爲最嚴重:『淮陽郡西北萊陽縣,有溫泉,其下流百里,恆資以灌溉。常十二月一日種,至明年三月,新谷便登。重種,一年三熟。』這一條引文反覆被近人引用,以至以訛傳訛。王達正確指出①,荊州爲古代『九州』之一,轄今湘、鄂兩省及豫、黔、兩廣之部分,而淮陽郡屬古徐州,在今豫東、皖北,蘇西北,顯與荊州地點不符。又,萊陽屬古青州,在今山東膠東半島,更與荊州相去甚遠。一般在引用時多不注意地理位置的謬誤,只著眼於溫泉利用和雙季稻種植。經查對有關徵引【荊州記】的文獻,以【太平御覽・百穀部】的摘引最爲正確:『盛弘之【荊州志】曰:桂陽郡西北接耒陽縣,有溫泉,其下流百里,恆資以灌溉。常十二月一日種,至明年三月新谷便登,重種,一年三熟。』可見【釋谷】的『淮陽』乃『桂陽』之誤,『萊陽"乃『耒陽』之誤。漢時桂陽郡管耒陽,都在荊州以內。耒陽縣在北緯26°5′,氣候本來(遠較萊陽爲)溫暖,有了溫泉,便完全可以冬種水稻。又,【太平御覽】所引『其下流百里,恆資以灌溉』也有錯誤,據【後漢書】注補及【湖廣通志】,應爲『數十畝資以灌溉』,較爲正確。
――――――――
①  王達:【關於溫泉溉稻的辨析】,【中國農史】,l985年第l期。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