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92|回覆: 0

[漢語詞典] 古代漢語人稱代詞的分析(2)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11-6-9 10: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方教育
一是【比卦】初六爻辭:"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高亨先生【周易古經今注】指出:"(【說文】"它")’重文作"蛇"’。是古人稱意外之患曰’它’。此爻雲’終來有它吉’,大過九四’有它吝’,中孚初九’有它不燕’,義並同。殷墟卜辭亦有’有它’’亡它’ [4]之文,義亦同。筮遇此爻,終有意外之患,而不足爲患,故曰’終來有它吉’。"這裡指出"意外之患"是對的,但還不夠,未能說明何以"不足爲患"而"吉",這是因爲高亨先生講錯了"來"字,以爲虛詞而無實義,於是"終來有它"就成了終於有它,可是這就應該導致"凶",怎麼能說明"吉"呢?實際上:其一,此"意外之患"乃指異族外患;其二,此"來"意思是"徠",是使動用法"使之來";"終來有它"是說終於招徠了異族,亦即通過誠信(孚)親輔(比)的手段安撫了異族,故"吉"。

    另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爻的"終來有它"也就是卦辭的"不寧方來",即親徠了不安分的異邦(應提起注意的是,當時的一"邦"一"國"其實就是一個部族)。高先生自己解釋"不寧方來"就談得很好:

    "不寧方來後夫凶"殆古代故事也。王夫之曰:"’不寧方’謂不寧之方,猶【詩】言’o不庭方’。"其說甚韙。寧,安也。方,猶邦也。【詩・盪】"覃及鬼方",【抑】"用P蠻方",【常武】"徐方繹騷",諸"方"字皆猶"邦"也。古金文亦或用"方"爲"邦"義。"不寧方"謂不安靜之邦,即好亂之邦也。……"不寧方來"謂不寧之邦來朝也。

    顯然,這裡的"不寧方"即是"它","不寧方來"就是"終來有它"。"有它"(存在異己的外族)則凶,"終來有它"(親徠了異族)則吉。所以【象傳】解釋【比卦】說:"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這就是卦名"比"的意思,也是"終來有它"的意思。

    二是【大過】九四爻辭:"棟隆,吉;有它,吝。"高亨先生解釋:"棟高者室巨,室巨者家大,自是吉象;然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有意外之患,則不易克服,如寇盜不來則已,來必徒眾力偉,而難抵禦也。"如上所說,所謂"寇盜"當指來犯的外族。當時部族之間經常互相侵襲,這在【周易】古經多有記載。這句爻辭的原意應該是說:筮得此爻,得吉;但是如遇外族來犯,則吝。此卦與【比卦】都是講的通過"親比"的手段安撫招徠異族的道理,不過具體途徑不同:【比卦】似乎是用當時流行的盟會的方式,高亨先生解釋【比卦】時便談到了盟會的事實:

    諸侯朝王,後至者誅,故曰"不寧方來後夫凶"。【國語・魯語】:"仲尼曰:’丘聞之,昔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竹書紀年】:"帝禹八年春,會諸侯於會稽,殺防風氏。""不寧方來後夫凶"疑即記禹殺防風氏之故事也。

    而【大過】則是用的婚姻的方式,故爻辭說:"老夫得其女妻","老婦得其士夫"。

    三是【中孚】初九爻辭:"有它,不燕。"字面的意思就是:有蛇,不安。高亨先生解釋:"燕,亦安也。……然則’有它不燕’者,有意外之患則不安也。"這一卦實際所記載的,就是一次外族來犯,所以,下面九二爻是一首飲酒誓師的歌謠:"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接下來的六三爻,便是一首抗擊外族侵犯的戰鬥歌謠:"得敵,或鼓,或罷(同"鼙"),或泣,或歌。"筆者曾經指出:"’中孚’,發自內心的誠信";"從詩意看,’鳴鶴在陰’一節乃是戰前誓師,取信於眾,以求同仇敵愾,當爲’中孚’之意的來源。" [5]值得一提的是,"有它不燕"帛書【周易】作"有它不寧"。寧即是安,聯繫到上文討論的"不寧方",這可以作另一種解釋:此處的"有它不寧"顯然就是"不寧方"的意思。這就是說,作"不燕"是指"我"不安,作"不寧"則指"它"不寧。但無論作何種解釋,此卦都是記載的一次外族來犯的事實。

    以上【周易】"有它"諸例表明,"它"總是指的異己的外族,亦即危險的他者。與"有它"相對的即"無它",自然是指的沒有意外之患,具體來說,就是沒有外族的侵犯。

    與此相關的,還有"非他"這種說法,指的是很親近、對自己無二心的人。例如【儀禮・覲禮】,天子招見司空時說:"非他。伯父實來,予一人嘉之;伯父其入,予一人將受之。"鄭弦註:"言’非他’者,親之辭。"既稱爲"伯父",即未視之爲異己外族,故言"非他",表示親信。又【士昏禮】談到婚禮過程當中約定見面的一個禮節,女方之父與其女婿的對話:"主人對曰:’某以得爲外昏姻之數,請吾子之就宮,某將走見。’對曰:’某以非他故,不足以辱命,請終賜見。’對曰:’某得以爲昏姻之故,不敢固辭,敢不從?’"鄭弦註:"非他故,彌親之辭。""非他故"即"得以爲外昏姻之故",因爲婚姻使得外姓變爲同族,故言"非他"。這兩例都涉及部族之間的關係。既然"非他"表示親近關係,"他"或"它"當然就表示與此相反的疏離關係。這就表明,中國古代的他者意識是與族類意識密切相關的,這就是【左傳・成公四年】中的一句名言:我們相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種意識後來進一步發展爲所謂"華夷之辨",即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嚴格分別。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