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42|回覆: 0

[漢語詞典] 『是』爲什麼發展爲判斷詞?(3)

[複製連結]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2-20 11: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漢字網
(二)漢語『是』具有『存在者』意義

    『是』自產生之初即含有『本真』義,但語言學家們看到的事實是:『是』在上古文獻中卻主要是用作近指代詞。如:『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凶,是謂災眚。』[6]『萋兮斐兮,成是貝錦。』[7]『晉人御師必於ァビ卸陵焉。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8]『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9]因此,語言學界關於判斷詞『是』的討論從一開始就定位在『是』是什麼時候由代詞變成判斷詞的。這個定位有一個預設:代詞『是』與判斷詞『是』是兩個不同的詞。因此關於『是』問題,就一直沿著『是』原本是個代詞、後來才變爲判斷詞這個方向行進著。可是,爲什麼代詞『是』會變成判斷詞『是』?上古指代詞『斯』『茲』『乃』都是代詞,爲什麼它們沒有發展爲判斷詞?

    王力先生對『是』爲什麼發展成了判斷詞有一個解釋,他說:『在先秦時代,主語後面往往用代詞「是」復指,然後加上判斷語』;『「是」字經常處在主語和謂語的中間,這樣就漸漸產生出系詞的性質來。』[10]王力先生所說的是上古文獻中常見的這樣一種情況:

    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爲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爲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孟子・梁惠王下】)

    從上例我們看到,這些『是』的顯著特徵是,它們總是處於一個語段的開頭,但它們的前面又有一個實際的主語,如『是折枝之類也』前有『王之不王』。這就是王力先生所說的『處在主語和謂語的中間』。王力先生是首先把『是』看作代詞,將它解釋爲復指前面的主語,而把『是』後的成分看作謂語,因此這個『是』是處在『主語和謂語』的『中間』。但是,對這類處於『中間』的『是』,還有另一種意見:這類『是』爲判斷詞。

    認爲此類『是』爲判斷詞的一方提出的重要論據是【論語・微子】中下面一段對話:

    長沮曰:『夫執輿者爲誰?』子路曰:『爲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爲誰?』曰:『爲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

    這段對話有兩個事實支持『是』爲判斷詞的意見:一、『是魯孔丘之徒與』的『是』只能講成判斷詞。因爲『是』不作人稱代詞『你』講,也不作遠指代詞『那』講,只作近指代詞『此』講,即使可作『那』講,也正如王力先生所說:『因爲桀溺當面問子路,不可能說「那人是魯國的孔丘嗎?」』[11]這樣,這個『是』就只能講成判斷詞。二、此段對話中『爲』與『是』交替使用,作用相同,如果『爲』具有判斷功能,『是』也具有判斷功能,而『爲』具有判斷功能是基本共識。但持否定意見的一方問道:既然如此,『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爲什麼不能換成「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爲知也』呢?[12]這兩種意見長期爭論而沒有結果。

    認真考察兩種意見和他們的論據,就會發現更多的問題:

    一、上面的例子中,爭論雙方都沒有注意到一個現象:『是』和『爲』的語法位置不同。4個『爲』判斷句,有兩個問句,兩個答句。問句的『爲』前都帶有主語,只有答句明顯的是省去了主語。而3個『是』判斷句,[13]有兩個問句,一個非問答句,『是』卻無一例外都居於句首。不僅在這段對話中是這樣,前面所列舉的具有判斷性的『是』無一例外都居於句首這正是主語的位置。

    二、如果『是』『此』『斯』都是近指代詞,這類『是』又作主語,爲什麼同樣是近指代詞的『此』『斯』不能出現在這一位置上,就是說不能替換這個『是』,而『是』卻能替換看起來處於同樣位置的『此』『斯』呢?例如:

    『夫人、大子猶在,而外求君,此必不行。』(【左傳・文公七年】)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論語・堯曰】)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