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17|回覆: 0

[漢語詞典] 爲什麼科舉考試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則叫榜眼?

[複製連結]
南丘 發表於 2008-5-30 11: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書摘
古代科舉考試中,殿試取中的前三名進士分別稱爲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殿試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爲定製。唐武則天時,試貢舉之士立於殿前,門下省長官奏狀,名次最高者置於最前,因而稱爲狀頭,也叫做狀元(『元』爲『頭一個,第一』之意)。自宋代起,沿用舊稱,以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爲狀元。狀頭雖然也是指狀元,但已不算正式名稱了。唐朝沒有榜眼之說,此時的探花郎也只是個與宴遊活動相關的戲稱。到了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進士爲榜眼。因爲填進士榜時,狀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則分列其左右,在進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面部的兩隻眼睛,所以稱作榜眼。北宋時的陳若拙沒有文才卻中得第二名,被時人嘲笑爲『瞎榜』。  

  到了南宋後期,第三名進士改稱探花,於是榜眼成了第二名的專名。因此可以說,科舉考試的一甲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作爲三鼎甲的三個專稱,最終成於南宋。 (楊慶茹 等編著 摘自【問吧:有關中國文化的101個有趣味問題】,中華書局出版)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