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20|回覆: 0

[漢語詞典] 關於漢字的古今發展演變及歷經的現實挑戰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0-5-11 14: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方教育
論文關鍵詞: 漢字 發展演變 現實挑戰
  論文摘要: 漢字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縱觀漢字的發展,總趨勢是從繁到簡,從圖畫性到符號性。但不論怎麼發展變化,漢字的內在精神並沒有變,始終被一脈相承地繼承與發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到了近代,隨著中國與世界文化的大幅接軌,漢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在嚴峻的現實挑戰下,倔強的漢字正以自己博大的胸懷,一方面一直保持著自己的本質,一方面又勇於吸納其他文字的長處,從而使漢字作爲古老而又煥發新意的文字依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大地上。
  一、漢字的古今發展演變
  漢字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最遲在殷商時期,就已經有了體系完整的甲骨文,說明甲骨文只是漢字的流而不是源,漢字的起源還應上推一個歷史時期。漢字起源的準確時間無從得知,具體過程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結繩契畫說,有八卦易符,有倉頡造字說,但不論怎麼說,漢字都是中華民族自己創造的,是我們先民智慧的結晶。漢字的發明可以堪稱是史上一件非常偉大的史實。
  漢字也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這與漢字的構字規則或俗稱造字法有關。關於造字法,也有很多學說。如『六書』、『三書』、『四體二用』等,現有的學者還把『六書』細分爲十種造字法,可謂見仁見智。不過這些觀點都始終沒有擺脫『六書』的影子,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是這樣給『六書』下定義的:『……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拙,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爲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扌爲,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一聲託事,令長是也……』許慎的解釋似乎不是按六書出現次序排列。最早出現的應是象形字,不但漢字如此,其他民族的古文字如蘇美爾的G形文字,埃及的紙草文字,最初也都是象形字。這是人類先民對自然界的共同反應。但能夠畫成象的文字畢竟有限,後來就出現了指示和會意。這大大擴大了漢字的範圍,也使漢字從圖形化向符號化邁進了一步。從理論上講,這三種造字法能造出一切漢字,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產的擴大,造字速度遠跟不上思維和語言的發展。於是依聲託事出現了假借字。假借字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極具挑戰的關鍵。其他古文字在假借字大量湧現後,紛紛轉向了拼音文字,惟獨漢字英雄不改本色,從此漢字走向了獨特的發展道路。解決假借字帶來的困擾就是後來的轉注字和形聲字。因爲假借字是借用已有的漢字表達新事物,所以一個漢字就會有數個幾乎毫不相關的意項,這很容易造成混亂,轉注字就往這些身兼數職的假借字上填加不同的義符把它們區別開來。到後來造字乾脆就擇取義符和聲符拼起來便成爲形聲字。形聲字的出現,使漢字最終定形,使漢字幾乎不可能向表音文字發展了。從象形字到形聲字,這是漢字構字的特殊思維方式,所謂文字,就是『盍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形聲相益,即謂之字』。與此同時,漢字的字體也歷經數次變化,一般認爲是經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隸書以前是古文字階段,其字體非常繁雜,也頗有爭議,從隸書起是今文字階段,意見較爲統一。漢字隸變是漢字發展史中舉足輕重的一步,它對後世的影響和作用幾乎可與倉頡造字相媲美。隸書從秦代開始逐漸形成。秦始皇『六王畢,四海一』,但他最大的貢獻應是『書同文』。因爲文字的統一,使後世中國基本上處於團結統一的大局面。當然秦國最初統一的是小篆,但小篆的統一直接推動了隸變。隸書使漢字的象形意味大爲減弱,卻大大增強了漢字的符號性,也使漢字更加整齊統一,更加簡化,便於辨認和書寫,爲漢字的推廣和運用作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又對漢字進行了簡化,這是繼秦始皇后第二次運用行政手段對漢字的整理。簡化的方法歸納起來有以下八種:保留輪廓;部分代整體;更換形聲字部件;形聲字與非形聲字互變;同音代替;借用古體;草書楷化;記號代替。這些方法都是『古已有之』,並不是隨意簡化的。簡化字的作用是明顯的,至少在掃除文盲方面有積極意義。不過繁體字在現代仍有很大的市場。秦始皇的『書同文』被歷史證明是偉大進步,簡化字的意義也將有待於歷史的檢驗。
  縱觀漢字的發展,總趨勢是從繁到簡,從圖畫性到符號性。簡化的結果是普及,使漢字從統治階級的特權中解脫爲大眾使用的工具。符號化的結果豐富,使漢字能表達記錄更加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但不論怎麼發展變化,漢字的內在精神是沒變的,那就是漢字的表意性。無論是秦漢的隸變,還是當代的簡化字,都還保留了表意性質,表意性是漢字與其他文字相區別的本質特點。漢字之美,漢字之神,幾乎一切漢字現象都可以從它一脈相傳,從未間斷的表意去尋根究底。
  二、漢字演變中遭遇的種種現實挑戰
  在古代,中國人雖沒有狂熱的宗教信仰,但絕對信奉自己的文字,幾千年來幾乎沒人懷疑過漢字。然而到了近代,隨著國力衰退,列強侵凌,漢字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然而,倔強的漢字畢竟經受了這嚴峻的挑戰,古老而又煥發新意的漢字依然屹立於東方大地。
  漢字所遇的第一次挑戰是拼音文字。當晚清被迫捲入世界,大量洋文隨著洋貨湧入中國時,因漢字是表意文字,在讀音方面不如拼音文字那麼直觀,加之難寫難認,漢字一時顯得那麼手無足措,孤獨無援。爲了圖強救國,不少學者提出全盤西化,包括漢字拼音化。連魯迅也不可置信地說過『漢字不滅,國家必亡』。漢字拼音化的爭論持續了很久,乃至建國後還有拼音化的言論。可是漢字沒滅,中國也沒有亡。但這場爭論確實促進了中國對漢字注音的反思。漢字的單音節雖然和諧,但我們長期缺乏爲漢字注音的好方法。所以漢字音韻有受外來語滋乳的傳統,東漢魏晉時印度佛教梵文的傳入促進了反切的形成和發展,這次西方文字的輸入則促進了漢字音韻的更大發展。
  當時,受西方拼音文字的影響,曾出現很多種注音方案。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一套『注音字母』,這套注音系統,除了書寫不同外,其他都很接近漢語拼音方案,而且與漢字有直接聯繫,故當時很受歡迎,現在的字典也同時用『注音字母』和漢語拼音方案爲漢字注音。1958年2月全國人大通過了【漢語拼音方案】,取代了『注音字母』。【漢語拼音方案】的推行,有力地促進了普通話的推廣。從此不難看出,漢字始終處於中心地位,拼音只是輔助認讀的手段,我們成功地處理好了漢字讀音的問題。
  不久,另一個更具威脅的挑戰接踵而來,那就是漢字的計算機輸入。不能用計算機來處理漢字信息,那就註定要被現代化的浪潮所淘汰。對漢字來說,這幾乎是個生死攸關的問題。計算機是爲英文輸入設計的,制約漢字編碼的瓶頸是漢字字數繁多,字型複雜,相似字又很多。可是不可忽略的一個事實是:漢字總量不斷增多,但常用字基本保持不變。上世紀80年代國家教委國家語委公布了常用字2500個,覆蓋率爲97.97%,次常用字1000個,兩者共覆蓋99.48%,其中最常用的42個字就達25%的覆蓋率。由此可見,絕大部分漢字是躺在字書里休閒的,這對漢字編碼很重要。經過中國人自己的努力,漢字編碼問題很快解決了。不但解決了,漢字輸入還有諸多特點,從創新的角度再次表明古老的漢字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總之,所謂傳統,『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是有個發展的過程』。漢字更是不斷發展進步的,漢字有著博大的胸懷,一方面它一直保持著自己的本質,一方面又勇於吸納其他文字的長處。我們當然不希望看到,漢字僅僅作爲藝術品存在於博物館裡的某些真跡或偽跡中,也不希望看到,漢字僅僅作爲外國漢學家和中國漢學家研究的對象。正如一位外國人士所說:『世界上有個偉大的國家,她的每一字,都是一首優美詩,一幅美麗的畫,你要好好學習。我說的這個國家就是中國。』
  參考文獻:
  [1]許嘉璐.古代漢語[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董琨.中國漢字源流[M].商務印書館,1998.
  [3]何九盈.漢字文化學[M].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
  [4]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5]許光華.中國文化概要[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