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11|回覆: 0

[史學] 『史源』金針度與人

[複製連結]
偷月 發表於 2007-9-3 09: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讀書報
對初涉文史之學的人來說,閱讀和揣摩前輩學術大家的著述,熟悉他們寫作中運思和處理史料的方式,可以說是每日的必修課。學子們多半希望藉此過程來了解前人如何達到論學的較高境界。然而,不少學術史上的大家,他們的著述一如『羚羊掛角』,讓後人『無跡可求』。有些則樂於向後學傳授治學經驗,至於能將自己的經驗體系化、學科化,成爲後來人在治學上的引路人,則極爲罕見。有之,則陳垣先生當之無愧。
陳垣先生是近代史學的重要人物,與陳寅恪並稱『史學二陳』。然而對於我們這些後輩來說,最早接觸到的陳垣先生的著作,未必是他的【元典章校補】、【元西域人華化考】、【釋氏疑年錄】、【明季滇黔佛教考】、【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等專門著述,而多半會是【史諱舉例】、【校勘學釋例】、【二十史朔閏表】等目錄學、年代學的著作。避諱學、校勘學與中西年代的互換等,是讀書時令人頭疼而又無法避繞的問題。陳垣先生將自己治學過程中對相關問題的經驗系統化、學科化,寫成具有厚重學術價值與廣泛應用價值的著述,給幾代學者打開了進入學術殿堂的方便之門。在這類著作中,【陳垣史源學雜文】是十分特殊而且重要的一本。
所謂『史源學』,主要講授如何尋找每一條史料的來源。因爲古人著書,大多隱括前人言論,並沒有全文徵引的習慣。甚至爲了自己立論的方便,歪曲引用前人言論的也有。至於下意識、無意識地誤引、漏引等,更是防不勝防。所以陳先生強調讀書時要重視史料的來源,只有檢查、核對史料的真偽,才能判斷前人立論的可靠與否。用陳先生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一追尋其史源,考正其訛誤,以練習讀史之能力,警惕著論之輕心。』(第2頁)
陳先生的做法,是從清代顧炎武【日知錄】、趙翼【廿二史記】、全祖望【鮚瓮ぜ】等書中選擇文章,並考察他們在史源上是否可靠。顧炎武等人都是著名的史學家,他們的著述也都是學術史上的名著,但陳先生具有避諱、校勘、年代學等多門學科的修養,又經過長期的研讀,發現即使是大師的著述中,史源上的錯誤也在所難免。舉一個例子來說,如【〖廿二史記〗六論〖魏紀〗對漢獻及陳留王書法】一文(第2021頁),針對趙翼在【廿二史記】卷六『【三國志】多回護』條批評陳壽【三國志】中多有回護筆法而發。陳先生根據年代學知識,指出陳壽比陳留王曹奐早死五年,所以並不存在陳壽故意不稱呼曹奐諡號『元皇帝』的問題。這裡,趙翼因爲缺少年代學的知識,所以犯了錯誤。又如【楊貴妃入道之年】一文(第9497頁),據【楊太真外傳】考出楊貴妃入道之年,其結論與陳寅恪先生在【元白詩箋證稿】第一章中的結論一致,陳寅恪先生是以感嘆兩人『各撰論文,考楊妃入道年月。是時烽火連天,互不通問,然其結論則不謀而合,實以用同一材料,應有同一之結論』。
通讀此書之後,還有一個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陳先生的文章告訴我們,讀書還是要重視常見書,如重視正史。在【題〖蔡寬夫詩話〗】一文(第4748頁)中,陳先生指出郭紹虞先生在【宋詩話輯佚】將蔡寬夫之名『居厚』誤爲『啟』。這是郭先生誤信朱緒曾【開有益齋讀書志】的緣故,而沒有注意到蔡居厚在【宋史】卷356中有傳。當然,在1980年中華書局新版的【宋詩話輯佚】中,郭紹虞先生已將這個問題更正。
探究史料的史源也並不只是簡單的對錯問題。有時候,追尋一條史料的史源,可以藉機考察重大的歷史問題,可謂『有意義的史學』。如【全謝山聯姻春氏】(第7477頁)一文,從袁枚【隨園詩話】、全祖望【鮚瓮ぜ】、陳勾山【紫竹山房集】、鐵保【熙朝雅頌集】、楊鍾羲【雪橋詩話】等文獻中,考出全祖望與旗人春台索佳氏通婚。因與旗人通婚,全祖望遂在乾隆十年的冤案中得以免禍。陳先生總結說:『謝山承祖若父遺志,故國觀念獨深,其竭力表彰忠義,即無異提倡革命。然未遭清廷之忌者,以徒申忠孝之節,而不言夷夏之防,其與春氏聯姻,亦與【鮚瓮ぜ】卷首之頌揚聖德,用意相類,近代所謂煙幕彈也。』(第76頁)這是以小見大的範例。
【陳垣史源學雜文】曾在1980年於人民出版社初版,當時引起學界的廣泛重視。這次三聯書店出版的該書增訂本,一方面補充了陳先生的8篇文章,另一方面――或許是最值得注意的――又增加了6個附錄,其中不但有可藉以窺見陳先生對史源學這一學科整體設想的【陳垣有關史源學及史源學實習課的論述】、【陳垣講授史源學實習課的教學資料】等珍貴材料,而且有幾篇當年經陳先生批改的史源學作業的圖版。眾所周知,陳垣先生門生遍天下,而且在學術上有成就者居多。把玩這些泛黃的圖版資料,我們不禁聯想到在學術薪傳的過程中,老師與其傳授再多的具體知識,還不如傳授史源學這樣的『點金之術』,讓學生受益無窮,獨自去攀登治學的高峰。
作者:張暉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