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87|回覆: 0

[論史] 漢魏經學變遷與曹魏正朔、服色改易(4)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5-9 13: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漢學網
注釋:

[[1]] 【漢書・律曆志】記武帝元封七年公孫卿、司馬遷等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武帝令方士唐都、巴郡落下閎等運算轉歷皆是基於認爲正朔是天象、人事協調的象徵而進行的。【漢書・武帝記】太初元年夏五月『正歷,以正月爲歲首。色上黃,數用五,定官名,協音律』正式決定了漢代的正朔服色,從此確定了漢王朝的這一整套表徵。

[[2]] 【後漢書・光武帝o】:『壬子,起高R,建社稷於洛,立郊兆於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李賢註:『h初土德,色尚S,至此始明火德,蒙諧啵服色於是乃正。』又【後漢書・律歷中】記建武八年朱浮、許淑等雲歷[朔]不正,宜當改更。元和二年章帝下詔,以【河圖】、【帝命驗】、【春秋保乾圖】等圖讖、緯書爲據實行四分曆,是以正曆法爲手段求天象、人事和諧的繼續。

[[3]]【淮南子・齊俗訓】『夏后氏……其服尚青;殷人……其服尚白;周人……其服尚赤』高誘注。

[[4]]漢的德改變了三次。先由張蒼定繼承秦的水德,見【漢書・律曆志】;而後從方士公孫臣說改爲土德,見【漢書・郊祀志】;再後來改爲火德;【漢書・高帝o】贊:『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t有秦、x、梁、G之巫,世祠天地,Y之以祀,M不信哉!由是推之,h承蜻\,德祚已盛,嗌咧符,旗蒙銑啵f於火德,自然之,得天y矣。』 又【漢書・律閻盡貳妒瀾】:『h高祖皇帝,著o,伐秦^周.木生火,故榛鸕隆!本嚀蹇剎慰脊蓑「鍘段宓輪帳妓迪碌惱治和歷史】,載【顧頡剛古史論文集】,中華書局1996年。

[[5]]正朔即年、月之起始。孔穎達【禮記・大傳】疏『改正朔者,正^年始,朔^月初。言王者得政,示奈沂幾摹9視眯碼S寅丑子所p也』,按三統說,不同王朝得不同的統,應分別以建寅、建丑、建子之月爲正月,詳下文。

[[6]]【宋書・禮一】

[[7]]【白虎通疏證・三正】:『十三月之時,萬物始達,孚甲而出,皆黑,人得加功,故夏爲人正,色尚黑。』按三統說,夏爲人正,漢亦爲人正,因爲三正相復,故漢以十三月爲正,即以建寅之月爲正。

[[8]]參見金春峰【兩漢思想史】第129至135頁『系統觀念和辯證法思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9]]參見顧頡剛【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與歷史】,載【顧頡剛古史論文集】,中華書局1996年。

[[10]]今文經學排定的六經次序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古文家的排列次序是按六經產生時代的早晚,今文家卻是按六經內容的淺深,見朱維錚主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第6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11]]見【全後漢文】卷八十四。嚴可均輯【全後漢文】鄭玄【六藝論】亦採用古文經的次序排定六經。

[[12]]見朱維錚主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第9頁『今古文學同異表』,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13]]【全後漢文】卷八十四。

[[14]]【後漢書・鄭玄傳】。

[[15]]【三國志・魏書・高堂隆傳】。

[[16]]董仲舒【天人三策】:『王者未作樂之時,乃用先王之樂宜於世者,而以深入教化於民。教化之情不得,雅頌之樂不成,故王者功成作樂,樂其德也。』見【漢書・董仲舒傳】。

[[17]]【漢書・郊祀志】記魯人公孫臣上書建議改正朔,『……漢當土德,土德之應黃龍見。宜改正朔,服色上黃……。』第二年(文帝十五年)黃龍果真見於成紀, 於是文帝相信了公孫臣的說法,拜他爲博士,命他與儒生們草議改正朔、易服色之事。

[[18]]顧頡剛【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載【顧頡剛古史論文集】第三冊第291頁,中華書局1996年。

[[19]]蘇輿【春秋繁露義證】附錄一【董子年表】以董子著書皆未改正朔以前事,斷董子卒於太初元年,則直到董子逝世,其改正朔學說尚未得以實施。

[[20]]【三國志・魏書・明帝紀】。

[[21]]【漢書・眭孟傳】眭孟見枯木復生推【春秋】言災異:『先師董仲舒有言,雖有繼體守文之君,不害聖人之受命。漢家堯後,有傳國之運。漢帝宜誰差天下,求索賢人,禪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順天命。』此言被大將軍霍光看作妖言惑眾,眭孟被誅。又【漢書・谷永傳】:『臣聞天生蒸民,不能相治,爲王者以統理之。……垂三統,列三正,去無道,……陛下承八世之功業,當陽數之標記,涉三七之節紀,遭無妄之卦運,直百六之災厄,三難異科,雜焉同會。建始元年以來,二十載間,群災大異交錯蜂起,多於【春秋】所書……』,都認爲統、受命是循環的,並影響王朝氣運。

[[22]]董仲舒【春秋繁露】的【五行順逆】【五行相生】【五行相勝】【治亂五行】【五行五事】等有很多這種內容,可以參看。

[[23]]【三國志・魏書・明帝紀】太和二年征博士詔:『尊儒顯學,王教之本也。自頃儒官或非其人,將何以宣明聖道?其高選博士,才任侍中、長侍者,申敕郡國,貢士以經學爲先。』但他的努力收效不大,整個曹魏時期,經學都十分不景氣。

[[24]]【三國志・魏書・高堂隆傳】記景初年間,博士蘇林、秦靜等並老,明帝怕沒有人能傳業。於是下詔曰:『……儒學既廢,則風化曷由興哉?方今宿生巨儒,並各年高,教訓之道,孰爲其繼?……其科郎吏高才解經意者三十人,從光祿勛隆、散騎常侍林、博士靜、分受四經三禮,主者具爲設課試之法。……今學者有能究極經道,則爵祿榮寵,不期而至。可不勉哉!』但此仍無補於儒學衰微的現實,幾年後高堂隆等去世,學者遂廢。

[[25]]董仲舒【天人三策】:『臣聞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至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及至後世,淫佚衰微,不能統理群生,諸侯背畔,殘賊良民以爭壤土,廢德教而任刑罰。刑罰不中,則生邪氣,邪氣積於下,怨惡畜於上。上下不和,則陰陽謬X而妖孽生矣。此災異所緣而起也。……』【漢書・魏相傳】記相采【易陰陽】及【明堂月令】奏:『……君動靜以道,奉順陰陽,則日月光明,風雨時節,寒暑調和。三者得敘,則災害不生,五穀熟,絲麻遂,草木茂,鳥獸蕃,民不夭疾,衣食有餘。……』【漢書・李尋傳】李尋對策災異時仔細列舉了日、月、五星之占對應的政事,並云:『間者春三月治大獄,時賊陰立逆,恐歲小收,季夏舉兵法,時寒氣應,恐後有霜雹之災……』,這些都分析了災異的原因。並認爲順應天時,賞罰得當,就能避免。但都沒有用災異打擊政敵的意思。

[[26]]【三國志・魏書・高堂隆傳】記高堂隆答崇華殿災:『夫災變之發,皆所以明教誡也,惟率禮修德,可以勝之。【易傳】曰:「……君高其台,天火爲災。」此人君苟飾宮室,不知百姓空竭,故天應之以旱,火從高殿起也。上天降鑒,故譴告陛下;陛下宜增崇人道,以答天意。』並建議罷散民役,停修宮室等等。

[[27]] 【三國志・魏書・王朗傳】

[[28]] 【三國志・魏書・王朗傳】

[[29]]皮錫瑞【經學歷史】第150頁,中華書局1956年。

[[30]] 【宋書・禮一】記晉武帝泰始二年九月群臣奏:『……今大晉繼三皇之蹤,踵舜、禹之跡,應天從民,受禪有魏,宜一用前代正朔服色,皆如有虞遵唐故事,於義爲弘。』奏可。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