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33|回覆: 1

[文化反思] 中國傳統文化不是農業文明,而是超越並適應任何經濟形態

  [複製連結]
蔡氏意學 發表於 2020-2-4 21: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西方文明體系爲打擊並貶低中國傳統文化的層次,以期鳩占鵲巢,誘導中國全盤西化,近代以來,一直多角度多方位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貶損定性、歪曲解構、異化重現,其中,最深入現代中國人意識的,是將中國傳統文化貶低定性爲『農業文明』,以示在當今的工業時代已經過時、落後。

原題:中國傳統文化是農業文化?不!中國文化超越和適應任何經濟形態

現代對中國文化、中國文明,流行甚廣的一個誤解和謬論是,中國文明是農業文明,其存在的經濟基礎是農業經濟,而且是小農經濟,而現代社會的經濟形態則是工業經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就成爲無本之木的落後文化,註定要被淘汰,被基於工業經濟的現代文明所取代。

事實是,從起源上看,中國文明是出現在農業之前的野生糧食採集時代。中國文明出現經濟基礎,孕育中國文明的,並非農業經濟,而是漁獵採集經濟。農業並非中國文明經濟經歷的第一個經濟形態、第一個經濟階段,而是第二經濟形態、第二個經濟階段。

中國文明的確存在著一個漫長的農業階段,但這恰恰說明中國文明的高度超越性和適應性,即能適應採集經濟,也能適應農業經濟。就經濟形態的變革程度來說,從採集經濟道農業經濟的變革,其程度或許比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變革還要大。

也可以說,中國文明的的抗衝擊力、抗變革力非常強大,她已經經受了一場經濟形態變革級別的衝擊。從採集經濟向農業經濟的變革,是對中國文明的一場壓力測試,她順利地通過了這場壓力測試。

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的變革,是中國文明所經歷的第二場經濟形態變革級別的變革,第二次如此級別的壓力測試。如果對中國文明的歷史和本質有了充分地了解,就會對中國文明的適應能力、抗壓能力和應變能力具備充分的信心。

然而,遺憾地是,從洋務運動以來,尤其是甲午之後,由於對中國文明的歷史和本質缺乏足夠的了解,中國,尤其是中國的學者們開始對中國文化失去了信心,失去了文化自信。李鴻章說『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民國之後開始在日本的影響下,要全盤西化。

中國傳統文化不是農業文明,而是超越並適應任何經濟形態

中國傳統文化不是農業文明,而是超越並適應任何經濟形態

說中國文明起源於野生穀物採集時代,有兩方面的證據。一方面是傳統記載、記憶,另一方面則是考古資料。

根據中國的記載、記憶,中國文明起源於伏羲時代,其標誌就是易經的出現,即所謂的『伏羲畫卦』。伏羲是三皇之首,在神農之前。神農就是農業時代,伏羲時代在農業出現之前。

【周易】的基本思想中,甚至具體的卦爻辭中,也保留了採集時代的信息。反對人爲干預,追求絕對性的自然,是【周易】的核心思想之一,這種思想唯有在不事生產的漁獵採集時代才可能出現和存在。最典型的就是『無妄卦』。

無妄卦強調的是要安於自然,不可妄想、妄動,不要苛求於自然,不要干預自然。

卦辭說:『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意思是,本來是亨通的,但是要守正、安心,如果不守正、亂來,就會有災禍。不要輕舉妄動。』

無妄卦的爻辭,在風格上與野生穀物採集時代高度吻合。而且也只有放在這個時代背景,才能真正理解之。

第一爻爻辭是:無妄,往吉。意思是,你的心中應該不要有過多要求、苛求,唯有如此,去做事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反過來說,如果你的心中希望太多、要求太多,往往會得到壞的結果。

第二爻爻辭是:不耕穫,不菑畲,則利有攸往。

對這句話,目前的解家都沒有搞懂,因爲他們都沒有把這一卦放到野生穀物採集時代的背景中去。

『不耕穫』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不耕而獲,無需農業耕作,就能收穫。這是野生穀物採集時代的典型特徵,但是,如果僅僅局限於農業時代的背景,這句話就很難理解了。不耕作怎麼可能收穫?而且後邊說『則利有攸往』,即這麼做是很好的。

顯然,如果放到農業時代的背景中去,要收穫必須耕作,不耕作還想收穫,就是痴心妄想,是萬萬要不得。

『不菑畲』的含義與『不耕穫』是一致的。『菑』是開墾荒地,『畲』是已經開墾好的良田。按農業時代的思維,要想有良田,必須首先去開墾荒地。不開墾,還想擁有良田,是痴心妄想。

而放到野生穀物採集時代,對這句話就很容易理解。那時,糧食是從野生穀物上採集而來,的確無需耕種和開墾。

這句話,存在明顯的反農耕思想,這樣的思想也僅僅能夠存在於野生穀物採集時代。

中國傳統文化不是農業文明,而是超越並適應任何經濟形態的人文文明

中國傳統文化不是農業文明,而是超越並適應任何經濟形態的人文文明

考古資料也越來越證實,文明更可能出現在前農業的野生穀物採集時代,而非農業時代。

考古學已經證實,農業的起源時間大約在10000年前。而且還證實,在正式進行農業種植之前,人類已經通過採集野生的穀物的方式,對糧食食用了好幾千年,甚至10000多年。

當然,唯有在擁有野生穀物分布的地區,才有可能對其採集食用,進而發展出農業。這樣的地區是幸運的少數地區,有三個。其中兩個在中國,華南地區分布有野生大米,華北地區分布有野生小米。另外一個是西亞的肥沃新月地帶,那裡分布著野生小麥。

在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對野生水稻進行長達幾千年的採集食用的證據被找到。而在華北,則發現了25000多年前的石磨棒。石磨盤和石磨棒,是野生小米的加工工具,這意味在華北地區開始採集野生小米的時間更早。

野生穀物可以增加食物供給的穩定性,同時野生穀物的存儲也需要固定的場所。因此,當野生穀物的採集量足夠大時,定居的生活方式就開始出現。這是文明出現的溫床。

下面簡要說一說中國文化的本質。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命題是『義利』之辯、『心物』之辯、『道文』之辯、『體用』之辯等。這些辯題的對象實質上是一致的,甚至相同的,直至側重不同。『義』、『心』、『道』、『體』是同一個東西的不同側面,『利』、『物』、『文』、『用』則是另一個東西的不同側面。

儘管,『義利』兼講、『心物』兼講、『道文』兼講、『體用』兼講,但是『義-心-道-體』在是內在的、心性的根本,而『利-物-文-用』則是外在的表現、效果。即中國文化的內核在『義-心-道-體』,這個東西是抽象的、心性的、內在的,也是永恆不變的。

『利-物-文-用』則是內在的心性對外境的反應,是永遠變化的。

外在的時代、經濟形態、制度形態,都是屬於『利-物-文-用』的範疇、外境的範疇,內在的『義-心-道-體』對其是無限適應和超越的。

知秋 發表於 2020-7-29 03:4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西方文明體系爲打擊並貶低中國傳統文化的層次,以期鳩占鵲巢,誘導中國全盤西化,近代以來,一直多角度多方位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貶損定性、歪曲解構、異化重現,其中,最深入現代中國人意識的,是將中國傳統文化貶低定性爲『農業文明』,以示在當今的工業時代已經過時、落後。
===
說的太好了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