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女,42歲。2008年3月5日初診。自述近3年因勞累過甚,逐漸出現全身乏力,畏寒肢冷,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最近2個月來發生肛門滯緊、疼痛,每次排便時有腫物脫出肛門外,不能自行回收,必須用手慢慢托回,且黏液較多,有時帶血,肛門周圍皮膚搔癢較甚。到當地某醫院外科及痔科檢查,均診斷爲直腸脫垂(脫肛),給服維生素及多潘立酮片等西藥治療1月余,無明顯療效。刻診:面色萎黃,神情痛苦,訴肛門滯緊疼痛較甚,肛門周圍皮膚發癢,不能端坐於凳上。神疲乏力,四肢厥冷,食慾很差,大便溏泄,不時自汗。舌質淡,邊有齒印,苔白膩,脈遲細。證屬脾胃虛寒,中氣下陷。治宜溫中散寒,昇陽舉陷。方用理中丸合黃芪建中湯加減。處方:生黃芪50克,黨參30克,炒蒼朮15克,淡乾薑10克,炮附子10克,桂枝10克,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生薑10克,大棗15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枳殼30克,三棱30克,大腹皮30克,蛇床子15克。服7劑,每日1劑,連續水煎3次,每次取汁150ml,混勻後分早、中、晚3次服完。囑保暖,忌食寒涼肥膩食品。
3月12日二診:訴肛門滯緊疼痛明顯減輕,能端坐片刻。排便時腫物脫出少許,用手稍托後即較快回納,黏液已不多,食慾改善,四肢厥冷減輕,大便較軟。此乃方藥有效,守原方再進7劑。
3月19日三診:肛門滯緊少許,疼痛已消失,可端坐1小時以上。排便時腫物已不脫出,全身乏力明顯好轉,食慾增進,四肢轉溫,大便基本成形,仍時有自汗,晚眠欠佳。舌質淡紅,苔白,脈緩。此爲病證進一步好轉,方中炒蒼朮易炒白朮,加五味子10克以斂汗安神。7劑。
3月26日四診:肛門滯緊感消失,大便成形,已無自汗,睡眠改善,自覺身體恢復如前,精神爽朗。守三診方又進7劑以鞏固療效。
隨訪1年余,未見復發。
按:本例患者有『食慾很差,大便溏泄、四肢厥冷』等中焦虛寒之表現,又有『神疲乏力,肛門滯緊疼痛』等虛勞里急之表現,故用理中丸合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甚爲適宜。方中加入升麻、柴胡者,爲升舉陽氣也;加入蛇床子者,爲溫陽又止癢也。重用枳殼、三棱、大腹皮者,乃根據現代中藥藥理研究證實,此三藥均有興奮胃腸平滑肌等作用,因此對胃下垂、胃擴張、胃脘停水、直腸脫垂、子宮脫垂和疝氣等病有良好的療效,故而重用之。本例直腸脫垂病,以辨證應用經方,並參考現代中藥藥理選擇用藥,取得了卓越的臨床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