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提這麼一個問題:爲什麼王陽明得不到我國的推崇甚至是打壓? 這個問題,提得比較到位。王陽明,生卒時間是公元1472-10-31到1529-1-9,在其有生之年,其學說並未在社會上大幅推廣,倒是其逝世五十年後公元1584年才得到萬曆的認可,從祀孔廟。 如果說從祀孔廟,應當是得到官方推崇了的,爲何還說題主的提問到位呢?而且,王陽明心學,一以括之,謂『天良』『良知』。所謂良知,是心性之學,認爲心就是性,性就是心——但是傳統儒家學說,或者說漢以前的儒學,都是講性不講心,或者說認爲性是天生與後天共同造成,而心是指欲望。立足生活中,我們會發現,良知、天良的觀念很深入人心,這都是拜王陽明之功。 然而,王陽明的心學,雖說有孟子遺說,卻大量吸收了佛教的『心外無物』的觀念,這是事實,畢竟傳統儒學的心,其內涵更側重於『欲望』。這就導致了王陽明學說與傳統儒學,不止是漢以前的儒學,甚至與宋學宋朝儒學,都是有牴觸的。 王陽明是明確質疑程朱理學的『格物致知』的。格物致知,也承認『心學』,認爲心性如一,但是更注重外在之物,認爲心的欲望,應當從服於先天良知之性及後天格物之性的修養,這就是臭名昭著的『存天理滅人慾』,但實際上這是民間對朱學的誤解。『存天理』是必然的,人道法天,『滅人慾』也是正確的,因爲滅的是惡的欲望與佛教類似吧?去惡存善。 王陽明吸收了佛教的心外無物,就認爲人心有良知,心裡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的,這個世界就是什麼樣的,言外之意,就是唯心主義,而程朱是唯物主義,所以二者有衝突。但是從宋朝以降,社會的主流學說是朱學,是理學,連科舉都是唯朱熹,學士們的選擇可想而知。所以相較益彰,王陽明的心學給人的感覺是得不到推崇。 其實要講學術本質,王陽明並沒有得到儒學的真傳,如果得到真傳,他的『良知』就不必從佛教那裡移植。良知,是人性,在傳統儒家學說里,名曰『仁』,在【論語.里仁篇】第三章,就明確了仁是先天人性:
論語集釋
第三章 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全文翻譯解釋_論語集釋全集 既然仁是先天人性,必然人皆有之,卻爲何說『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呢?答案就在孔夫子的『仁』的本義,看過上面一章的注釋自然明白。 在傳統儒學裡,王陽明的學說是『亂來』,朱熹理學是『正解』。人性有五常仁義禮智信,但是也有惡,爲何有的人,其性有仁,卻大行惡道呢?就是心的欲望壓制了『性質』,而心的欲望是從受於『外物』的影響。王陽明認識不到這一點,才提出心外無物,以勸勉人們唯心,而且是唯良心。 朱熹理學提出了格物即法天道以爲人道,以天良之性,以中庸之道,去平衡內心欲望。但是朱熹也是唯心的,因爲他的格物的最終目的是『制心』——『滅人慾』。 但是儒家學說,是修身養性,不是修身養心。性是什麼?性是人的品性,品性來自於『行』表現給別人看到的,人道本來就是強調集體共處之道,當然是修治個人的『外在表現』爲目的,所以朱熹理學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偏離了傳統儒學的。值得注意的是,晚明的王夫之1619.10.7-1692.2.18卻比較切中傳統儒學,提出了『知行合一』。以『理論』『實踐』的辨證不是辯證,不是辯證,不是辯證,不是辯證,不是辯證。。。。重複一萬遍來『養性』。 唯心之學,往往是愚民之學,洗腦之學,因爲唯心之論,迫使學習者脫離實際,脫離實際,就要強調『辯』語言詭辯,所以唯心之辯一般都是洗腦的,學習的人除非是自身利益受到極大的傷害,否則根本無法醒悟邪教就是利用這點,而一旦醒悟的人,則是鼻涕眼淚同時崩噴地講述『受騙』過程——自身利益受到嚴重損害,心痛啊。 而傳統儒學既不唯心也不唯物不唯善也不唯惡,唯中庸正義,強調的是根據外物之勢態,調整自身的品性,以求天下之公義。 以下是其他回答:@愛情教練晉美: 先問是不是,再問爲什麼。 陽明心學,這幾年大火,就是因爲我國重視文化自信! 『今天,我們不僅要堅定「三個自信」,也要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增強文化自信。王陽明的心學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
2015年全國兩會
『只要把我們的優秀文化傳承好,核心價值觀建設好,就一定能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爲社會主義強國。王陽明曾在貴州參學悟道,貴州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有獨特優勢,希望繼續深入探索、深入挖掘,創造出新的經驗』。 2014年全國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的審議
連昨天建黨節,黨新聞網文章除了提到馬克思之外,還特別提到了王陽明: 用『知行合一』的理念轉摘註:知行合一是王夫之的學說,與王陽明心學是相悖的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喚醒國民的良知,在當代何其重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