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67|回覆: 0

[儒家學說] 【文心雕龍】卷13哀弔詩解1哀實依心奢辭不哀情往會悲文來引泣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9-22 15:0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心雕龍】卷13哀弔詩解1哀實依心奢辭不哀情往會悲文來引泣
題文詩:
賦憲之諡,短折曰哀,哀者依也.悲實依心,
故曰哀也.以辭遣哀,下流之悼,不在黃髮,
必施夭昏.三良殉秦,百夫莫贖,事均夭枉,
黃鳥賦哀,抑亦詩人,之哀辭乎?漢武封禪,
霍嬗暴亡,帝傷作詩,亦哀辭類.降及後漢,
汝陽主亡,崔瑗哀辭,始變前式.履突鬼門,
怪而不辭;駕龍乘雲,仙而不哀;卒章五言,
頗似歌謠,仿佛漢武.蘇順張升,並述哀文,
雖發情華,未極心實.建安哀辭,徐幹差善,
行女一篇,時有惻怛.潘岳繼作,實鍾其美.
觀其哀文,慮贍辭變,情洞悲苦,敘事如傳,
結言摹詩,促節四言,鮮有緩句;,
義直文婉,體舊趣新,金鹿澤蘭,莫之或繼.
哀辭大體,痛傷情主,辭窮愛惜.幼未成德,
譽止察惠;弱不勝務,悼乎膚色.隱心結文,
則事愜,觀文屬心,而則體奢.奢體爲辭,
雖麗不哀;情往會悲,文來引泣,乃其貴耳.
哀由悲心,表答情意,文必由衷,非奢非麗.
【原文】全文
哀弔第十三  賦憲之諡,短折曰哀。哀者,依也。悲實依心,故曰哀也。以辭遣哀,蓋下流之悼,故不在黃髮,必施夭昏。昔三良殉秦,百夫莫贖,事均夭枉,【黃鳥】賦哀,抑亦詩人之哀辭乎?  暨漢武封禪,而霍嬗暴亡,帝傷而作詩,亦哀辭之類矣。降及後漢,汝陽主亡,崔瑗哀辭,始變前式。然履突鬼門,怪而不辭;駕龍乘雲,仙而不哀;又卒章五言,頗似歌謠,亦仿佛乎漢武也。至於蘇順、張升,並述哀文,雖發其情華,而未極其心實。建安哀辭,惟偉長差善,【行女】一篇,時有惻怛。及潘岳繼作,實鍾其美。觀其慮贍辭變,情洞悲苦,敘事如傳,結言摹詩,促節四言,鮮有緩句;故能義直而文婉,體舊而趣新,【金鹿】、【澤蘭】,莫之或繼也。  原夫哀辭大體,情主於痛傷,而辭窮乎愛惜。幼未成德,故譽止於察惠;弱不勝務,故悼加乎膚色。隱心而結文則事愜,觀文而屬心則體奢。奢體爲辭,則雖麗不哀;必使情往會悲,文來引泣,乃其貴耳。
【原文】1
賦憲之諡1:『短折曰哀。』2哀者,依也;悲實依心,故曰哀也。以辭遣哀3,蓋不淚之悼4,故不在黃髮5,必施夭昏6。昔三良殉秦7,百夫莫贖8,事均夭橫9,【黃鳥】賦哀10,抑亦【詩】人之哀辭乎11!暨漢武封禪12,而霍子侯暴亡13,帝傷而作詩14,亦哀辭之類矣。及後漢汝陽王亡15,崔瑗哀辭16,始變前式17。然履突鬼門18,怪而不辭19;駕龍乘雲,仙而不哀;又卒章五言,頗似歌謠,亦仿佛乎漢武也20。至於蘇慎、張升21,並述哀文22,雖發其情華,而未極心實23。建安哀辭24,惟偉長差善25,【行女】一篇26,時有惻怛27。及潘岳繼作28,實踵其美29。觀其慮善辭變30,情洞悲苦31,敘事如傳32;結言摹【詩】,促節四言33,鮮有緩句;故能義直而文婉34,體舊而趣新,【金鹿】、【澤蘭】35,莫之或繼也36。
【譯文】
 【逸周書·諡法】中說:『年紀很小死了的就叫哀。』哀就是依,哀傷之情必須依靠心,所以叫做哀。哀辭的寫作,主要是對幼年死者的哀悼,因此,和年老的人無關,而必須用於短命死去的小孩。從前子車氏的三個好兒子爲秦穆公殉葬;他們的死,用一百個人也換不回來。這種情形和人的夭折相同,【黃鳥】詩中表達了對他們的悲哀,這也許可算【詩經】中的哀辭了吧。到漢武帝赴泰山祭天地,跟從去的霍嬗突然死亡,漢武帝哀傷霍嬗而寫的詩,也是屬於哀辭一類的作品了。及至東漢汝南王劉暢死後,崔瑗爲劉暢所寫哀辭,才改變過去只爲夭折者寫哀辭的格式。但其中寫到死者衝進鬼門,怪異而不通;又說死者乘雲駕龍,入於仙境而不悲哀;最後一段用五言句子,好像歌謠的形式,也略近於漢武帝爲霍嬗寫的哀辭。至於東漢的蘇順、張升,都作過哀文,雖然寫得有感情、有文采,卻未能充分表達其真情實感。建安年間的哀辭,只有徐赴干寫得較好,他的【行女哀辭】一篇,還有一些哀痛的感情。到晉代潘岳繼續寫作的哀辭,真是集中了哀辭寫作的優點。他的想像豐富,文辭多變,感情深厚而悲痛,敘事如寫傳記,用詞則摹仿【詩經】;那種音節緊促的四言句子,很少鬆散無力的描寫;所以能寫得意義正直,文辭婉麗,沿著舊的體式,卻表現了新的情趣。特別是潘岳的【金鹿哀辭】和【爲任子咸妻作孤女澤蘭哀辭】兩篇,再也沒有人能寫得這樣好了。

  〔注釋〕 
 1 賦憲之諡(shì市):宋人王應麟【困學記聞】卷二引到【逸周書·諡法】中的一段活,注其中『賦憲』二字說:『【文心雕龍】云'賦憲之諡」,出於此。』這裡就是用『賦憲之諡』指【逸周書·諡法】。賦憲:布法。諡:封建帝王大臣死後所加封號。

  2 短折曰哀:這是【逸周書·諡法解】中的話,原文是:『蚤(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據孔晁注,人『未知事』或『功未施』而死,就叫哀。折:夭折,年幼而死。3遣:發。這裡指表達。

  4 不淚:唐寫本作『下流』。本書【指瑕】篇說:『禮文極尊,而施之下流。』這個『下流』指『弱子』,與『下流之悼』的『下流』同義,都是指年幼的人。

  5 黃髮:老人。

  6 昏:孔穎達釋【左傳·昭公十九年】中的『天昏』二字說,昏是『未三月而死也』。

  7 三良:三個好人,指春秋時秦國子車氏的三個兒子奄息、仲行(háng杭)、鍼(qián箝)虎。【左傳·文公六年】說,秦穆公死後,把這三個人一起埋葬。殉(xùn訓):古代統治者死後,強迫活人陪同埋葬。秦:即秦穆公,【史記·秦本紀】中說,他死後有一百七十多人殉葬。

  8 夫:男人。贖,換回。【詩經·黃鳥】中說:『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9 夭橫:唐寫本作『夭枉』,也是夭折的意思。枉:曲。

  10 【黃鳥】:【詩經·秦風】中的一篇,是爲哀悼子車氏三子而作的。賦:陳述。

  11 【詩】人:指【詩經·黃鳥】的作者。

  12 暨(jì計):及,至。漢武:西漢武帝劉徹。封禪:封建帝王祭天祭地的典禮。

  13 霍子侯:名嬗(shǎn扇),西漢著名將軍霍去病的兒子。【漢書·霍去病傳】載,漢武帝命霍嬗隨同到泰山舉行封禪典禮,歸途中暴死。

  14 傷而作詩:漢武帝作悼霍嬗的詩,不存,也未見有『作詩』的記載。按:【史記·封禪書】、桓譚【新論·譴非】、【風俗通義】卷二、【資治通鑑·武帝紀】也載此事,都未提及漢武帝作詩。【全漢文】卷四輯漢武帝【與奉車子侯家詔】中有『道士皆言子侯仙去,不足悲』數語。

  15 汝陽王:查東漢和帝、安帝、順帝時期都沒有汝陽王。東漢明帝第二子劉暢曾封汝南王,這裡或指劉暢。漢置汝南郡,汝陽是其郡屬縣。

  16 崔瑗(公元77—142年):字子玉,東漢文人。哀辭:可能指哀悼劉暢的作品,今不存。劉暢死於東漢和帝十年底(公元98年),當時崔瑗約二十一歲。

  17 前式:指爲夭折者寫哀辭。後來的哀辭,不完全限於幼年。

  18 履:踐,走。突:沖入。

  19 不辭:不成其爲辭,不通。

  20 仿佛漢武:指和漢武帝所作霍嬗哀辭相似,如『仙而不哀』等說法。

  21 蘇慎:唐寫本作『蘇順』。譯文據『蘇順』。蘇順字孝山,東漢文人。張升:字彥真,東漢文人。

  22 哀文:蘇順、張升的哀文均不傳。

  23 心實:即情實,指真情實感。

  24 建安:漢獻帝劉協年號,公元196—220年。

  25 偉長:徐幹字偉長,漢末作家。差:比較。

  26 【行女】:指徐幹的【行女哀辭】,不存。

  27 惻怛(dá達):哀痛。

  28 潘岳:字安仁,西晉文學家。

  29 踵:唐寫本作『鍾』。譯文據『鍾』字,聚集的意思。

  30 善:唐寫本作『贍』。譯文據『贍』字,富足的意思。

  31 洞:深。苦:痛。

  32 傳(zhuán撰):傳記。

  33 節:指音節。

  34 婉:美。

  35 【金鹿】:指潘岳的【金鹿哀辭】。【澤蘭】:指潘岳的【爲任子咸妻作孤女澤蘭哀辭】。均存,見【全晉文】卷九十二。

  36 莫之或繼:無人能繼續寫出這樣的作品。這個評價太高。

【原文】2

  原夫哀辭大體1,情主於痛傷,而辭窮乎愛惜2。幼未成德,故譽止干察惠3;弱不勝務,故悼加乎膚色4。隱心而結文則事愜5,觀文而屬心則體奢6。奢體爲辭,則雖麗不哀;必使情往會悲,文來引泣7,乃其貴耳。
【譯文】

關於哀辭寫作的主要點,是感情要哀痛,文辭要儘量表達出對死者的愛惜。由於死者年幼,他的品德還未形成,所以主要是讚美他的聰慧;因爲死者幼弱,還未擔任過國家大事,所以只能對他的容貌加以悼念。作者把悲痛的心情寫成哀辭,就能令人滿意;爲了華美的文辭而去聯結心思,就會寫得浮誇不實。用浮誇不實的文風寫成哀辭,那就雖然華麗,卻不悲哀;必須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融會在悲哀之中,寫出的哀辭能引起他人哭泣,這種作品才是可貴的。

  〔注釋〕

  1 大體:主體。指寫作上的主要點。

  2 窮:極盡。

  3 察惠:聰明。惠:同慧。

  4 膚色:一作『容色』,意思略同,指容貌。

  5 隱:痛苦。愜(qiè怯):滿意。這句和本書【情采】篇中說的『爲情而造文』意同。

  6 屬:和上句『結』字的意思相近,聯結。奢:誇張,不實。這句和【情采】篇說的『爲文而造情』意同。

  7 引泣:指哀悼文的感人作用。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