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2|回覆: 0

[其他] 【鹽鐵論】卷25孝養詩解2丞相史:以菜養親雖禮非貴文學:饋輕禮重禮菲養豐非孝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2-16 20:0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鹽鐵論】卷25孝養詩解2丞相史:以菜養親雖禮非貴文學:饋輕禮重禮菲養豐非孝
題文詩:
丞相史曰:上孝養色,其次安親,其次全身.
,陳余背漢,斬於泜水,被邪逆,
而夷三族.近主父偃,不軌而誅,呂步舒弄,
口而見戮,行身不謹,誅及無罪.由此觀之,
虛禮無益,於己也而,文實配行,禮養俱施,
後可言孝.孝在實質,不在飾貌;全身在於,
謹慎不在,於馳語也.文學:言而不誠,
期而不信,臨難不勇,事君不忠,不孝之大.
孟子:今之士,今之大夫,皆罪人也,
皆逢其意,以順其惡.今子不忠,不信巧言,
以亂政導,諛以求合.若此者必,不容於世.
春秋曰士,守一不移,循理義而,,
共其職矣.故位卑而,言高者罪,言不及而,
言者傲也.有詔公卿,與斯議而,空戰口也.
真士正義,義以正己,仁以愛人,養志孝親.
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名副其實,實至名歸.
 
 
【原文】


  丞相史曰:上孝養色,其次安親,其次全身。往者,陳余背漢,斬於泜水,五被邪逆,而夷三族。近世主父偃行不軌而誅滅,呂步舒弄口而見戮,行身不謹,誅及無罪之親。由此觀之,虛禮無益於己也。文實配行,禮養俱施,然後可以言孝。孝在於實質,不在於飾貌;全身在于謹慎,不在於馳語也。

  【注釋】『相』下原無『史』字,今據張之象本、沈延銓本、金蟠本及張敦仁說校補。陳余:秦朝大梁人,與張耳都以罪爲秦始皇所懸賞通緝,後投機混入陳勝、吳廣農民起義隊伍,他主張分封六國貴族後代,遭到陳勝拒絕。劉邦聯合他攻打項羽時,他背信棄義,後在泜水被韓信所殺。見【史記·張耳陳余列傳】。『泜』原作『沍』,正嘉本、張之象本、沈延銓本、金蟠本都作『泜』。案【史記】、【漢書·陳余傳】都作『泜』。唐人俗寫『氐』爲『互』,因誤爲『沍』,今改。
  五被:即伍被,『五』、『伍』古字通。被:西漢楚人,曾任淮南王劉安的中郎,因參加劉安叛亂,妄圖搞分裂割據,未得逞,被殺,他的三族也被誅滅。事詳【漢書·伍被傳】。三族:即父族、母族、妻族。
  主父偃:漢代齊國臨淄人。西漢文帝時,他因告發燕王、齊厲王作風敗壞,被儒生公孫弘謀害。(見【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和【齊悼惠王世家】)這裡的『行不軌』應爲『弄口』,參閱【利議】第二十七。
  呂步舒:西漢廣川(今河北省棗強縣)人,董仲舒的弟子,曾任丞相長史。據【漢書·五行志七上】記載:『使仲舒弟子呂步舒持斧鉞治淮南獄。』並未言其『弄口見戮』事。這裡的『弄口』,就是『行不軌』。弄口,搬弄口舌。
  馳語:耍嘴皮。馳,疾快。
 【譯文】丞相史說:最好的孝是使父母心情愉快,其次是使父母安定,再次是保全父母身體。從前陳余背叛漢朝,在泜水被斬,伍被邪惡叛逆,被滅了三族。不久前主父偃搬弄口舌被處死,呂步舒行爲不正而被殺。自己的行爲不謹慎,連累了無罪的親人。由此看來,講究虛假的禮儀對自己是沒有益處的。形式和實際要配合在一起,禮儀和奉養都要實行,然後才可以談得上孝。孝在於實質,不在於表面裝得好看;保全父母在于謹慎,不在於耍嘴皮。

【原文】

  文學曰:言而不誠,期而不信,臨難不勇,事君不忠,不孝之大也。  孟子曰:『今之士,今之大夫,皆罪人也。皆逢其意以順其惡。』今子不忠不信,巧言以亂政,導諛以求合。若此者,不容於世。【春秋】曰:『士守一不移,循理不外援,共其職而已。』故位卑而言高者,罪也,言不及而言者,傲也。有詔公卿與斯議,而空戰口也。


  【注釋】【禮記·祭義篇】:『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陳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災及於親,敢不敬乎?』
  『逢』原作『達』,今據張之象本、沈延銓本、金蟠本、楊沂孫本校改,與【孟子】合。【孟子·告子下】:『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人也。』又曰:『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惡。』【左傳·文公元年】:『要結外援。』又【昭公二十六年】:『國有外援,不可瀆也。』【孟子·萬章下】:『位卑而言高,罪也。』
  【論語·季氏篇】:『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釋文】:『'躁」魯讀爲'傲」。』【荀子·勸學篇】也作『傲』。
【譯文】文學說:說話不誠實,約會不守信用,臨難不勇敢,侍奉君主不忠誠,是最大的不孝。孟子說:『當今的士,當今的大夫,都是有罪的人。他們逢迎君主的意圖,順從君主去幹壞事。』現在你們不忠不信,花言巧語擾亂朝政,用阿諛奉承求得主子的歡心。像這樣的人,在社會上是不能容身的。【春秋】上說:『士堅持一定的信仰不動搖,遵循禮義不追求別的東西,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所以地位低賤而高談闊論的人有罪,不到應該發言的時候卻要說話的人是驕傲。皇帝有詔書叫公卿和我們議論國事,而你們卻空口打舌戰。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