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70|回覆: 0

[儒家文化] 德難爲,而言易飾

[複製連結]
劉余莉 發表於 2023-6-1 20: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漢書】中記載,張釋之時任廷尉,和漢文帝一起出行。漢文帝登上虎圈,即飼養虎的地方,向上林苑的主管詢問關於禽獸簿上的各種事情。結果問了十幾個問題,上林尉左顧右盼,一個都答不上來。而旁邊有一位官職很低的嗇夫,代替上林尉回答了這些問題。皇上所問的有關禽獸簿上的問題他都非常清楚,而且爲了讓皇帝看到自己的才能,有問必答、滔滔不絕,給人的印象就是他對禽獸簿很熟悉,口才也很好。文帝看到之後,果然很歡喜,也忘記了孔老夫子的教誨『巧言令色,鮮矣仁』,於是就說:『當官吏的難道不就應該是這樣的嗎?』甚至準備下詔拜嗇夫爲上林令。上林令是管理上林苑的最高長官,比上林尉的職位還要高。

張釋之看到後,趕忙勸諫。張釋之問文帝:『陛下覺得絳侯周勃是什麼樣的人?』周勃是西漢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也是西漢的功臣,因爲被封在絳縣,所以被稱爲絳侯。文帝說:『他當然是長者了。』長者就是德才兼備的人,年紀很大,德高望重。

張釋之又問:『東陽侯張相如是怎樣的人?』張相如也是因爲有戰功才被封爲侯,張相如在西漢的一百四十三位功臣中列居一百一十八位。文帝回答說:『他當然也是長者。』

張釋之說:『絳侯、東陽侯都是德高望重的長者,但是他們兩人在上書言事時,竟然說不出話來。陛下現在越級提拔嗇夫,那不就是想讓人們都效仿此人喋喋不休的口辯之才嗎?秦國就是因爲任用只會舞文弄法的刀筆之吏,官吏們爭著以辦事迅疾、苛刻督責爲能事,然而這樣的流弊在於徒然具有官樣文書的表面形式,而沒有憐憫同情的實質。因此,秦始皇聽不到自己的過失,秦朝逐漸衰敗,到秦二世的時候就土崩瓦解了。現在陛下您因爲嗇夫伶牙俐齒,就超級提拔他,臣恐怕天下會隨風響應,爭相去追求口舌之能,而不追求實德。況且下級順從上級,他們的速度就像響之應聲、影之隨形一樣迅速。因此,陛下做的任何事情都不能不小心謹慎。』文帝聽後,稱張釋之說得有理,於是就取消任命嗇夫爲上林令的命令。

這說明,古人選拔人才並不是主要看他的口才、演講能力、表達能力,當然這也是重要的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看他是否有業績、有真才實德。

道德難爲-我扶還是不扶

道德難爲-我扶還是不扶

【群書治要·傅子】中說:『上好德則下修行,上好言則下飾辯。』如果上位者喜歡的是德行,那麼屬下就會紛紛修養自己的品行;如果上面的人喜歡言談,下面的人就會爭相地修飾自己的言辭,向能言善辯的方向去發展。

『修行則仁義興焉,飾辯則大偽起焉。』如果人人都重視修養,重視道德和品行,天下的仁義之風就會興起;人人都學能言善辯,虛偽的風氣就會興起。

『德者難成而難見者也,言者易撰而易悅者也。』德行的成就很難,也很難被發現,特別是越有德行的人越低調謙虛,越不願意出頭露面,不願意成名;而言語很容易撰寫,也很容易取悅於人。

『先王知言之易,而悅之者眾,故不尚焉。』古聖先王都知道想讓人口才好、演講術很高、文章寫得漂亮很容易辦到,而且愛聽好話的人很多,所以並不崇尚言談。

『不尊賢尚德、舉善以教,而以一言之悅取人,則天下之棄德飾辯以要其上者不鮮矣。』如果不通過尊師重道、舉薦和褒獎善人教導百姓向善,卻只以言辭動聽、能夠取悅於人來選用人才,那麼天下將會背棄道德,只以言辭浮華、伶牙俐齒來博取君主封賞的人就不會少。

『德難爲而言易飾也。』德行很難修養、很難成就,但是言語卻很容易粉飾。比如,克服自己的習氣,克服愛生氣、愛發怒的毛病要花十年、二十年不止,但是學詩詞格律,怎樣吟詞作對、怎樣押韻,很快就能學會寫詩,相對而言是很容易的。『言易飾』是說言語相對於德行修養而言是容易的,其實鍛鍊好的口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相對於德行而言是很容易的。

比如,自己的嫉妒心很強,很容易看人不滿意、容易傲慢,要克服這種習氣,需要很多年的工夫,能否做到【太上感應篇】上所說的『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這叫做同情心。看到別人有獲得就像自己有獲得一樣高興,看到別人有損失就像自己有損失一樣難過,這才叫做和別人具有同樣情感的心,這才是正常人的心理,是聖人的心理,爲什麼?聖人就是證得人與天地萬物是一體關係的人,既然是一體的,怎麼能夠幸災樂禍,怎麼會有嫉妒心?所以,凡人和聖人相比,差距就產生了。

只要學習演講術,很容易就可以上台演講,但是要提升自己的德行,需要有真實的修行功夫。『克己復禮爲仁』,孔老夫子的弟子中,只有顏回能做到『三月不違仁』,三個月內的起心動念都是仁愛之心,都是正確的念頭,這並不容易。所以,古人告訴人們不要因爲一個人言語講得很動聽,就對他委以重任,選人的時候更不能『利口爲賢』,不要覺得他說得很好,就認爲他是賢德的人。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