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35|回覆: 0

[道家人物] 【文子】10上仁5聖主利民詩解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6-11 18:5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子】10上仁5聖主利民詩解
題文詩:
食者人本,民者國基.人君有,上因天時,
下盡地理,中用人力.群生遂長,萬物蕃殖.
春伐枯槁,夏收百果,秋蓄蔬食,冬取薪蒸,
以爲民資,生無乏用,死無傳屍.先王之法,
獵不焚林,漁不涸澤,豺未祭獸,罝罘不野;
獺未祭魚,網罟不水;鷹隼未擊,羅網不張;
草木未落,斤斧不林;昆蟲未蟄,不得火田;
育孕不牧,鷇卵不探;魚不長尺,不得取之;
豕不期年,不得食之,萬物之發,若蒸氣出,
先王真情,真情適時,應時修備,富國利民,
非目見而,足行之也,欲利民者,不忘初心,
初心真誠,真誠利民,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至備自備.古者明君,取下有節,自養有度,
計歲而收,量民積聚,有餘之,不足之,
然後取奉,承天地祿,離饑寒患.憯怛於民,
國有飢者,食不重味,民有寒者,冬不被裘,
情通天下,苦樂同民,國無哀民.暗主不然,
取不裁力,求不量積,男女不得,耕織之業,
以供上求,力勤財盡,有旦無暮,君臣相疾.
人之爲生,一人耕,不益十畝,中田之收,
不過四石,妻子老弱,仰之而食,時有災患,
以供上求,主愍之.貪主暴君,涸漁其下,
適無極欲,征斂百姓,不被天和,不履地德.
  老子曰:食者人之本也,民者國之基也,故人君者,上因天時,下盡地理,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長,萬物蕃殖,春伐枯槁,夏收百果,秋蓄蔬食,冬取薪,以爲民資,生無乏用,死無傳口。先王之法,不掩群而取镺镸兆,不個澤而漁,不焚林而獵,豺未祭獸,罝罘不得通於野,獺未祭魚,網罟不得入於水,鷹隼未擊,羅網不得張於皋,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於山林,昆蟲未蟄,不得以火田,育孕不牧,鷇卵不探,魚不長尺不得取,犬豕不期年不得食,是故萬物之發若蒸氣出,先王之所以應時修備,富國利民之道也,非目見而足行之,欲利民者也不忘乎心,即人自備矣。
(默希子注)
老子曰: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國之基也。故人君者,上因天時,下盡地理,中用人力。是以群生以#4。長,萬物蕃殖。春伐枯槁,夏收百果,秋蓄蔬食,冬取薪蒸#5。以爲民資,生無乏用,死無傳屍丁戀切。屍君能保和,死生盡理。先王之法,不掩群而取镺镸兆(此二字爲一字),上襖下滔。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不極物也。豺未祭獸,罝罘音浮。不得通於野;獺未祭魚,網罟不得入於水;鷹隼未擊,羅網不得張於皋;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於山林;昆蟲未墊,不得以火田;育孕不殺,鷇音遘。卵不探;魚不長尺不得取,犬豕不期音飢。年不得食。皆以其時,不妄害也。是故萬物之發生,若蒸炁出。謂殺非其時,取非其當,則萬物精炁發動上達於天,將害於人也。先王之所以應時修備、富國利民之道也。養之有宜,取之以時,不乖其道,所以富國寧家。非目見而足行之也,欲利民不忌乎心,則民自備矣。以心揆物,以身觀人,何假揚眉舉足,然後方備?
參考譯文:
老子認爲:民以食爲天,所以食是養民之本,而人民是一個國家的根基,所以爲人君者,上察天時,下知地理,中用人力,以順天時而動,用地利以蓄積,使人力以成功。所以眾多的人民得以生養,大地上萬物繁茂,春季砍伐枯槁的草木,夏季收穫時令百果,秋天畜積果蔬糧食,冬天能夠取薪蒸煮食物,萬物皆可以作爲民資,所以能夠使人民生無乏用,死無傳屍。考察先王之法,不掩群獸而取長大者,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豺未祭獸之前,罝罘不得放置於野以捕獸,獺未祭魚之前,網罟不得入於水而漁獲,鷹隼未擊之前,羅網不得張於皋而羅飛鳥,草木未落之前,斤斧不得入於山林而伐生長之材,昆蟲未蟄之前,不得以火燒田而殺滅幼蟲,育孕之獸不殺,鷇卵之巢不探,魚不長尺不得取於水,犬豕不期年不得食之於未成,所以萬物的生長發育就好像蒸氣蒸騰一樣興旺發達。先王之所以重視提前應時修備,能夠治理有方,使得富國利民,休養生息的原因,並不是因爲聖人目見而足行才能知道百姓之所需,而是聖人希望養育百姓,利國利民之心始終不能忘懷啊,所以人民自然就能夠自養自備了。
  老子曰:古者,明君取下有節,自養有度,必計歲而收,量民積聚,知有餘不足之數,然後取奉,如此,即得承所受於天地,而離於饑寒之患。其憯怛於民也,國有飢者,食不重味,民有寒者,冬不被裘,與民同苦樂,即天下無哀民。暗主即不然,取民不裁其力,求下不量其積,男女不得耕織之業,以供上求,力勤財盡,有旦無暮,君臣相疾。且人之爲生也,一人跖耒而耕,不益十畝,中田之收不過四石,妻子老弱仰之而食,或時有災害之患,以供上求,即人主愍之矣。貪主暴君,涸漁其下,以適無極之欲,則百姓不被天和、履地德矣。
(默希子注)
老子曰:古者明君,取下有節,自養有度,必計歲而收,量民積聚,知有餘不足之數,然後取奉。如此即得承所受於天地,而離於饑寒之患。其憯怛於民也,國有飢者,食不重味;民有寒者,冬不被裘;與民同苦樂,即天下無哀民(此明君之治天下也如此)。暗主即不然,取民,不裁其力;求下,不量其積,男女不得耕織之業以供上求。力勤財盡,有旦無暮,君臣相疾。且人之爲生也,一人(音只)而耕不益十畝,中田之收,不過四石,妻子老弱,仰之而食。或時有災害之患,無以供上求。即人主愍之矣,貪主暴君,涸漁其下,以適無極之欲,則百姓不被天和,履地德矣。此暗主之治天下也如彼。
參考譯文:
文子認爲:古時候的明君,取之於民有節制,自己奉養有控制,一定會計算每年人民的收入,來規劃人民的生養與收藏,知道人民有餘和不足的情況,然後再根據人民的節餘來取奉自己之需,這樣一來,人民就能夠承受天地所賦予的收穫,免於饑寒交迫的狀況。明君心懷萬民,國家有吃不飽的人,就會食不重味以示節儉,人民有受凍的情況,冬天就不用毛皮取暖,所以明君能夠與人民同甘共苦,那麼天下就沒有挨餓受凍的人了。暗主就不是這樣,取民之時不計其民力,求下之獲不量其積藏,這樣男女往往不得富裕時間進行耕織之業以足財用,爲了供上之需求,不得不導致雖然已經力竭財盡,還是有旦無暮,有上無下,終日不得休息的供養人主,最終君臣相互埋怨,世間不得安寧。而且人爲了謀生,一人努力耕作,也不過十畝之地,種田一年的收穫不過四石糧食,一家妻子老小之人都必須仰仗一個人而生活,如果不時遇到災害,就連自己都養不活,更不用說還需要供養人主的貪求,這樣的人生真是讓人哀嘆啊。如果遇到了貪主暴君,橫徵暴斂,貪得無厭,即使如此也無法滿足他們的窮奢極欲,那麼天下的百姓就連天地生長的自然之物都無法得到了,更何談其餘呢。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