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54|回覆: 0

[儒家文化] 爲什麼要重視音樂教育?

[複製連結]
+
劉余莉 發表於 2023-7-14 15: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音樂教育之所以比其他的教育重要得多

音樂教育之所以比其他的教育重要得多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出自【群書治要】卷七【禮記】。

孔子曾經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可見夫子對於音樂教育十分看重。因爲音樂是感人最深的一種藝術,對此,古今中外的哲學家都有共同的認識。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就認爲,音樂教育對心靈會產生深刻影響。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借蘇格拉底的口特別強調,音樂教育之所以比其他的教育重要得多,是因爲節奏與樂調有著最強烈的力量,能夠浸入心靈最深處。

一個孩童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節奏與和諧就在他的心靈深處牢牢地生根,他就會變得溫文有禮;如果受到不良的教育,結果就會相反。再者,一個受過適當教育的兒童,對於人工作品,或者自然物的缺點也最爲敏感,因而對醜惡的東西會非常反感,就像厭惡難聞的氣味一樣,會不由自主的加以譴責。

而對於優美的東西就會非常讚賞,感受到鼓舞,並從中吸取營養,使自己的心靈成長得既美且善。一個人對於美醜有正確的好惡,雖然尚且年幼,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當他長大後,理智來臨,就會似曾相識,向前歡迎理智,因爲他所受的教養而使他同氣相求。

儒家非常重視音樂教育,孔子以『六經』教導學生,其中之一就是【樂經】。孔子也最了解音樂的特性,嚴於善惡之辨,所以他主張放鄭聲,用韶舞,『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秦漢之後,【樂經】失傳,但是在【書經】還有【禮記】,【史記·樂書】中,還保留有重要的樂理,可以奉爲【樂經】。

在【虞書】中還說,『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

歌永言』,用歌把語言,就是把詩延長詠吟出來,永言,永就是延長,用歌把詩延長詠吟出來,所以人們經常說詩歌。

聲依永』,聲是指宮商角徵羽五聲,五聲的高低和延長的吟詠相配合。

律和聲』,再用音律來調和歌聲。

八音克諧,無相奪倫』,八音是金石土革絲木匏竹,是指八種不同材料做成的樂器,這八種樂器能夠和諧,不要相互之間失去倫次。夔在回答舜帝的時候說,在他擊石拊石的時候,能使百獸都跟著他起舞。

這段文字把音樂教育的目的,製作樂詞、樂譜、樂器的原理方法,及其感化的效果,闡述得非常清楚。關於樂理的另外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就是【禮記·樂記】,它把音樂的起源、作樂的方法以及音樂的功效,也講述得非常詳細。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所有的音都產生於人心。是怎樣產生的?『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情』是感情。【荀子·正名】篇上說,『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人們經常說的七情,就是喜怒哀懼愛惡欲。

韓愈在【原性】中這樣講,『情也者,接於物而生也』,當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時,在心上起心動念,進而分別,才有了好惡喜怒哀樂等感受,所以情是『接於物而生也』。

宋朝秦觀在【心說】中講,『即心無物謂之性,即心有物謂之情』,當心塵接觸,心如如不動,不被外物所污染,這就稱爲性,就是禪宗所說的,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但是如果心被外物所污染,有了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就稱爲妄情。

『情動於中』,『中』指內心,比如【史記·樂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情動於中,故形於聲』。張守節【史記正義】上說,中,猶心也,所以『情動於中』的『中』指內心。就是,感情萌動於內心,所以流露於聲。

『聲』,在古代分爲宮商角徵羽五聲。

聲成文,謂之音』,文是曲調。五聲按照高低長短強弱的樂音,組成一定的旋律,曲調,就稱爲音。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治世是太平盛世,治世與亂世的區別何在?可以從多方面去區別。在【荀子·大略】中說,『故義勝利者爲治世,利克義者爲亂世』。能夠做到以義爲上,使義戰勝利,這時就稱爲治世;反之,見利忘義,爲了追求利益不擇手段,不顧禮義廉恥,這時就稱爲亂世。

『其政乖』,『乖』是反常謬誤。『哀以思』是悲傷而哀愁。所以太平盛世的樂曲安詳而喜樂,可以感受到政治的和諧;亂世的樂曲怨恨而憤怒,可以感受到政治的混亂反常;亡國之音悲傷而哀愁,可以感受到民眾的困苦。

可見,聲音的道理與政治相通。孔子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提倡德音雅樂,會使人心平和,自然社會和諧,對政治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古代的藝人,包括劇作家等等,都是社會教育工作者,他們對社會和諧做出了莫大的貢獻。

明白了聲音的道理,就可通過聲音知道政治的得失。孔子到某地,先不問這個地方的政事辦得如何,首先聽一聽這個地方流行的音樂,就知道這個地方民風如何。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