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93|回覆: 0

[訓詁學] 說『王』

[複製連結]
真衣 發表於 2007-4-19 11: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網絡
【說文解字】:『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選 文者,三畫而連貫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爲王。」凡王之屬皆從王。』古漢語中『王』字產生了『帝王、天子』的意義。
周朝的最高統治者周王,自稱是上天的『元子』(長子),王的權力是上天給的,因而他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論語・季氏篇】)說明了周王(特別是在西周盛時)所擁有的極大權威。如果哪個諸侯國不履行義務或超越權力,『周王可以收回或削減他們的爵祿,可以改變他們的封地和爵祿,可以廢除和另立國君,甚至滅掉他們。』(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如周共王曾因一小事而滅掉了同姓的密國(『康公不獻。一年,王滅密。』【國語・周語上】)周宣王曾派兵伐魯,殺伯御而立其弟孝公(『三十三年春,宣王伐魯,立孝公。』見【國語・周語上】)
平王東遷之後,失去了控制諸侯的力量,周王室已和一個小國差不多,不但無法向諸侯發號施令,反而只有在政治、經濟上依附於強大的諸侯才能苟延殘喘,王權逐漸削弱。先是強大了的楚國,怨恨周朝(岐陽大盟會上,周成王派楚國君熊繹看守祭神火堆,不讓他正式參與盟會,自此結怨),自稱『楚王』,繼而吳、越也陸續稱『王』。齊桓公、晉文公稱霸諸夏,秦穆公稱霸西戎,楚莊王稱霸諸蠻,戰國各諸侯國陸續稱『王』。『禮樂征伐』不再『自天子出』,形成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局面,『王』的意義逐漸降低。
隨著秦王政統一六國,自稱『始皇帝』,『王』就不再具有『帝王、天子』的意義,而成了臣子的最高封爵。如西漢初的『異姓諸王』楚王韓信、梁王彭越等七人以及消滅『異繼諸王』後的『同姓諸王』如吳王劉濞、齊王劉肥、趙王劉如意等。在中國,這種封爵一直沿續到封建王朝結束。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字又產生了『指輩份的尊大』用法,如稱祖父爲『王父』,祖母爲『王母』等;『一類中最特出或特大的』,如王蛇、花王、棋王、拳王等引申意義。
總之,『王』字隨著社會的發展,其意義由一人獨有的專指意義逐漸擴大,直至指事物。不難預料,它爲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還會有新的引申義、轉義等產生。
作者:黃彪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