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新聞網 一子解雙征
初唐,一派盛世景觀,博文藝於四海,達國威於八邦。正是在這種氛圍中,圍棋也步上了一個中外交流的良好平台。唐宣宗年間,到訪的日本國王子與當時的棋待詔顧師言就有過一次著名的中日圍棋交流事件――『一子解雙征』。
日本國王子來朝,獻寶器音樂,唐宣宗設宴款待。宴中,王子提出要與中國高手切磋棋藝,起初皇帝並沒有太在意,只找來幾個一般的棋手與之對弈。結果王子連番皆勝,弄得唐宣宗有點失面子,這才把當時的棋待詔顧師言召了來。
王子見高手出場,馬上著人拿出日本帶來的特製楸木棋具和『冷暖玉棋子』。楸木棋具是當時最高級的木製棋盤的一種,表面看似沒有多少加工,實則光亮如鏡,連人的影子也隱約可見。再說那棋子,天然成色,冬暖夏涼,也是佳物。
一番寒暄後,顧師言猜中執白先行。王子因已先勝幾盤,下得頗爲兇狠,對顧師言的小飛掛角以飛鎮應對,當顧師言外靠時,又採取強硬的頂斷。當王子行至第42手時,顧師言已知是雙征,自己的兩塊棋必丟其一。再看日本王子得意的表情,儼然已是取勝的樣子。關鍵時刻,顧師言突然想起前代棋待詔王積薪曾經下過一子解雙征之局,再看眼前棋盤,不禁大喜過望,『啪』地落下第43手――一子解雙征。結果,王子只得推盤認輸。
王子輸棋,詢問顧師言是幾品棋士,唐官回說『第三品』。王子想向一品棋手請教,唐官回說『只有勝了三品才能與二品下。』於是,這位起先還頗爲得意的王子不禁感嘆起國之差異。
有關這一段的記載雖說主要出自唐代蘇鶚的筆記小說集【杜陽雜編】,但在史實可靠的著作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和北宋王欽若等編寫的【冊府元龜】上均有近似的記載,所以還是較爲可信的。
名詞解釋
棋品:東晉時期出現了劃分棋手水平的等級標準――棋品。它是我國最早的圍棋段位,形式與今天的段位分級相似,也劃分爲九級,但次序相反,以第一品爲上。
圍棋州邑:南朝宋明帝設立『圍棋州邑』,專事圍棋的研究和收集、整理等工作。由皇家親自開設的圍棋機構,既爲棋人提供了專門的工作部門,也聚集了當時的棋壇高手。圍棋州邑存在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專業人員的合力研究無疑使得當時棋藝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來源:東方體育日報)
來源:中國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