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醫藥報 我的恩師萬友生,是當代著名的中醫臨床專家、理論家和教育家,江西省首批國務院特殊津帖專家。
恩師自幼習文十載,不求仕進,而志於醫,求學於江西國醫專修院,學成出而問世,行醫數十年,不僅爲江西省中醫事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而且連續多年應邀赴北京爲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生班講課,還應約爲新加坡中醫學院和馬來西亞馬華醫藥學院多期畢業紀念特刊以及台灣【華佗醫藥雜誌】等撰寫專稿,日本東洋學術出版社還在【傷寒論醫學之繼承與發展】一書中發表了恩師的著名論文【欲識厥陰病,寒溫合看明】。
恩師治學崇尚【傷寒論】與【溫病條辨】,兼采【內經】和【難經】,頗有獨到之處。這可從其所論『傷寒郁陽化熱論』、『關於【傷寒論】三陽三陰的實質問題』、『【傷寒論】六經辨證論治與八綱八法』、『對傷寒例、平脈辨證和可與不可方治的體會』等文中很清楚地看得出來。尤其是針對【傷寒論】厥陰病這個疑難問題提出的『略論傷寒厥陰病』、『欲識厥陰病,寒溫合看明』等文,解決了這一『千古疑案』,完善了【傷寒論】六經辨證論治體系,並成爲恩師在【傷寒知要】中的突破口。
寒溫合論是恩師從事中醫學術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他的寒溫內外統一學術思想的集中體現。這一思想,始於上世紀50年代所著的『寒溫縱橫論』,至上世紀80年代的『關於傷寒六經和溫病三焦、衛氣營血辨證論治體系的統一問題』、『八綱統一寒溫證治,建立熱病學科體系』和『論熱病的寒溫統一和內外統一』等文著成。
恩師在論雜病方面也頗多見解。其【脾胃學說在臨床上的運用】及【脾胃在傷寒論六經病中的重要地位】,不僅重視脾胃病當治脾胃,肺、心、肝、腎等病也常以治脾胃爲主取效的學術經驗,尤其是所選的『略論陰火與甘溫除熱』,更是恩師承揚東垣陰火學說的心血結晶,從理論到臨床澄清了過去對陰火的模糊認識,使之更有利於指導臨床,提高療效。
臨證上,他統寒溫,兼收內外,爲臨床的辨證思想開拓新的視角。恩師曾爲其領銜的國家『七五』攻關熱病研究科研課題制訂的『發熱辨證論治方案』,充分體現了寒溫內外統一的學術思想,實可執簡馭繁,對臨床各種發熱應付裕如。
辨證方面,他重視體質,善別陰陽。恩師每臨證,特別注重對患者體質情況的了解。對於體質羸弱,陰陽氣血俱虛,五臟六腑多病之,則一般採用平性藥物,擇其關鍵之處入手,可取穩效。
時值今日,恩師的點點滴滴銘記於心。在懷念中,我志以此生獻於中醫事業,繼承恩師遺志,做好未竟事業,爲中醫藥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以不負恩師的諄諄教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