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622|回覆: 0

[醫藥臨床] 【內經】論風病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5-8-2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醫認爲,風邪爲百病之長,是外感病邪的先導。風邪具有『善行而數變』的特點,所謂『無常方』,即無常規。風邪客於人體,無處不及,或在皮膚,或在經脈,或在臟腑,爲病變化多端。筆者在此簡要總結【內經】中風病的理論如下。

    五臟風

    【素問•風論】(簡稱【風論】)云:『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爲臟腑之風……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然白,時咳短氣,晝日則差,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指口舌極焦燥),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咽)干,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惰,四肢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龐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

    可見,五臟風病各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如肺風咳嗽短氣,心風舌焦語言不利,肝風善怒,脾風四肢倦怠,腎風面部浮腫等。然不論其何髒風病,均有『多汗惡風』之症,這是風病突出的症狀特點。

    腦風

    【風論】云:『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爲腦風。』風邪侵入風府穴,循督脈而上入於腦,出現頭巔疼痛之疾,便是腦風。此外尚有一種『首風』,由於沐浴汗出,風邪乘虛侵入頭部、皮毛,【風論】所謂『新沐中風,則爲首風』。症見頭面多汗惡風,頭痛不能外出。證與腦風相類。

    內風

    【風論】云:『入房汗出中風,則爲內風。』入房則內耗其精,汗出則外泄其氣,氣精兩虛,風邪乘虛而入,是爲內風。此『內風』是由精氣內虛,風邪外入所致,它與後世所說的『肝風內動』完全有別。

    漏風與泄風

    【風論】云:『飲酒中風,則爲漏風。』因飲酒之後而被風邪乘虛入中者,名曰漏風,亦稱酒風,表現爲『多汗,喘息,惡風,口乾善渴,不能勞事』。【風論】又云:『外在腠理,則爲泄風。』因風邪侵犯腠理,使毛孔疏張,肌表不固,乃至『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漬,其風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而)寒』。漏風與泄風症狀基本相似,病因稍有差異。

    偏風與風痱

    偏風又名偏枯,即半身不遂。張景岳謂:『偏枯者,半身不遂,風之類也。』偏風或由風邪侵入人體之一側,致使營衛虛衰,肢體失養所致,【靈樞•刺節真邪】所謂:『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內居營衛。營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爲偏枯。』或爲風中五臟六腑之俞穴,阻塞經脈氣血所致,【風論】所謂『風中五藏六府之俞,亦爲藏府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爲偏風』。

    風痱是指中風入深而致肢體不能隨意運動,併兼神志不清的病證。【靈樞•熱病】所謂『痱之爲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

    偏枯與風痱,均有肢體不能隨意運動之症,然偏枯是半身不遂,其神志清楚,病邪較淺;風痱則是四肢不收,其神志欠清,甚則語言不利,病邪較深。

    【樓氏綱目】云:『其偏枯,身偏痛,而言不變,志不亂者,邪在分腠之間,即仲景、東垣所謂邪中腑是也。痱病無痛,手足不收,而言喑志亂者,邪入於里,即仲景、東垣所謂邪中髒是也。』

    勞風

    【素問•評熱病論】云:『勞風法在肺下……使人強上冥視,唾出若涕,惡風而振寒……咳出青黃涕,其狀如膿,大如彈丸,從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則傷肺,傷肺則死也。』勞風是因勞而虛,因虛受風,風邪犯肺化熱引起的惡風振寒、咳吐膿痰而兼喘促的病證。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則將此列爲『風熱候』。

     癘風

    亦稱大風,即麻風病。【風論】云:『癘者,有營氣熱胕(腐),其氣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素問•長刺節論】又云:『病大風,骨節重,鬚眉墮,名曰大風。』

    癘風是由風邪客於皮膚肌肉,內侵血脈之中,郁而化熱,使血敗肉腐,皮膚潰瘍,鼻柱敗壞的病證。高士宗【素問直解】謂:『大風,癘風也。風邪客於脈而不去,皮膚瘍潰,名曰癘風。故病大風,內則骨節重,外則鬚眉墮,名曰大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