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49|回覆: 0

[醫藥臨床] 從【河圖】談【傷寒論】第七條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延章 發表於 2015-8-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傷寒論】第7條說:『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對於『發於陽』『發於陰』,歷代注家大體有3種認識。其一,認爲『陽』指陽經,即太陽、陽明、少陽;『陰』指陰經,即太陰、少陰、厥陰;如錢天來、尤在涇等,皆持此說。其二,認爲『陽』指太陽,『陰』指少陰,如張志聰。其三,認爲『陽』指風傷衛,『陰』指寒傷營,如方有執。

    按『發熱惡寒』,乃邪在三陽,正盛邪實,正邪相爭,以發熱爲特點,如太陽病發熱惡寒,少陽病寒熱往來,陽明病但熱不寒等;『無熱惡寒』,乃邪入三陰,正氣不足,無力抗邪,以惡寒而不發熱爲特點,如太陰陽虛寒濕,少陰心腎陽虛,厥陰陽虛寒厥等。故『陽』指陽經,『陰』指陰經,實有綱領總括之義。因此,筆者認爲,採用第一說似更符合傷寒本義。

    關於『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的病癒日數機理,仲景已作自注,謂『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一般醫家認爲,陰陽即水火,火水即寒熱,六、七爲水火之成數,故用以說明陰陽寒熱病癒之日期。

    【河圖】云:『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可見,『一』爲水之生數,『六』爲水之成數;『二』爲火之生數,『七』爲火之成數。仲景何以要用水火之成數,而不用水火之生數來預測陰陽病癒之期呢?

    大多數注家認爲,仲景所言『六』『七』日數原不可拘。如程郊倩說:『「七」與「六」不過奇偶二字解,特舉之爲例,以配定陰陽耳,日子上宜活看。』『病癒之日期宜活看』,實與仲景全書精神相符。

    如【傷寒論】第110條:『太陽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栗,自下利者,此爲欲解也。』此陽經之病,經七日未愈,十餘日始欲解,日期爲不定數詞。又如第287條:『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爲欲解也。』此陰經病,六日未愈,至七、八日欲解,愈期亦爲不定數詞。但仲景偏以肯定之陽數『七』與陰數『六』定爲條律,豈不是將活潑潑之內容反困死於呆板的文辭之下?可見程氏『不過奇偶二字』之說亦未得仲景深義。

    欲明此中奧理,必須深究【河圖】。

    『河圖』一詞始於【尚書•顧命】。【太玄經•玄數】闡其象數云:『一六爲水,爲北方,爲冬日;二七爲火,爲南方,爲夏日;三八爲木,爲東方,爲春日;四九爲金,爲西方,爲秋日;五五爲土,爲中央,爲四維日。』說明『河圖』是古代天文、季節、方位、物候規律的數圖,而且賦與陰陽五行屬性。

    【河圖】以十一月冬至寒極屬水,一陽初生,陽爲奇數,故以一爲水之生數。五月夏至熱極屬火,一陰初生,陰爲偶數,故以六月二陰的二爲火之生數。一月春屬木,正值三陽之數,故以三爲木之生數。八月秋屬金,正值四陰之數,故以四爲金之生數。四季之末各以土旺寄治,季春三月爲首,三月正值五陽之數,故以五爲土之生數。

    由此可見,河圖所示之『一、二、三、四、五』,原本反映季節初始所含陰陽量之多少,後代學者將其與五行相聯繫,力圖將五行用數學以闡明,於是『一、二、三、四、五』便分別成爲五行之生數。

    物有始生,亦有盛極。一爲數之始,九爲數之極。若用數字表示五行之盛極,則『六、七、八、九、十』分別爲五行之成數。

    試觀【河圖】,五爲土之生數而居中,實爲樞紐數,稱四維。【國語•鄭語】說:『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是以一得五爲六,而爲水之成數;二得五爲七,而爲火之成數;三得五爲八,而爲木之成數;四得五爲九,而爲金之成數;五得五爲十,而爲土之成數。可見,凡五行之成數中,無一不含有土之生數。【尚書•大傳】云:『土常以生也。』王龍溪在【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六元正經大論】注文中說:『五行有氣、有質皆籍於土,如天一生水,水之氣也,一得五而爲六,水之質始成。』說明五行之質皆得土氣而成,是以河圖象數包涵著土與五行密切相關的意義,而萬物皆生於土。

    仲景既採用河圖之數,則亦採用河圖之理。『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既用水火之成數『六』『七』,不用水火之生數『一』『二』,其中皆參以中土之五數,說明無論陽經之病,亦或陰經之病,必得胃土之氣來復資助,則五行臟腑經絡之氣充沛,正能勝邪,其病乃愈。

    復觀前所引【傷寒論】第110條:『太陽病,二日反躁』,是邪已由表入里,反以熱熨之,汗大出,則津液傷,而發展成陽明熱甚譫語。至十餘日,胃氣得復,正與邪爭,故發生振栗,得下利而邪從大便以去,病乃解。

    又前引第287條,『少陰病,脈緊』,陰寒盛,至七八日,胃氣復,陽回陰退,下利,脈暴微,手足溫,緊脈去,邪氣轉從下出,乃欲解。說明陽經、陰經之病,都因胃氣漸復,則正能勝邪,故愈。

    又如,【傷寒論】第278條云:『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太陰病,脈浮緩,不發熱,但手足溫,至七八日,暴煩下利日十餘行,乃脾陽自復,祛除邪氣轉從下去,腐穢去,利自止。仲景明確指出是因爲『脾家實』,即脾胃元氣漸復,故有逐邪自愈之機。

    柯韻伯說:『寒熱者,水火之本體;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七日合火之成數,六日合水之成數,至此則陰陽自和,故愈。』事實上,水火至『六』『七』成數之期,則水火各得胃土元氣之恢復資助而正能勝邪,故陰陽自和而愈,此中一層深義,柯氏卻未道出。

    胃氣漸強之期並無特定之日,因而疾病向愈之期,仲景多用不定數詞,是臨床相符合。但是,陽經、陰經之病,必得脾胃中土元氣資助始能自愈,故『陽病七日愈,陰病六日愈』,必用肯定之數詞,其理亦與客觀實際相符合。

    總而言之,胃氣之強弱決定傷寒疾病之轉歸,這在整部【傷寒論】中多有體現,亦爲仲景重要學術思想之一。結合河圖數理,深入理解【傷寒論】第7條,益見其綱領性作用。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