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度』的解釋有很多,有大度、風度、尺度、適度等,意拳能否練好把握』度』是關要。練好意拳首要把握『四度』。
一是『大度』,練拳首先練精神氣質,具有神形兼備的韻味,精神開放拳術動作才能自然舒展,流暢大氣。二是『風度』,凡事都有它的自然規律,練拳要按它的風格特點要求,深入進真實的意境狀態,把拳練得有滋有味的感覺。三是『尺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練拳必須按拳法的規矩練,遵循如方圓,高低長短,虛實轉換中的規矩尺度。四是『適度』,凡事要適可而止,不偏不倚,掌握好火候是關要。
筆者學習意拳多年,常用四句話來衡量把握修煉意拳之『度』:老了老了,老的過火了;貪了貪了,一貪就多了;糊了糊了,糊的變味了;偏了偏了,偏的離譜了。所以什麼事都要把握好適度,練拳也一樣,不能把拳術練老了,練的太死搬了。不能貪的多了,人一生精力有限,貪多就抓不住主要內容練習,就會顧此失彼,是不會有所成就的。練拳要有指導思想,不能盲目沒有目標地稀里糊塗練拳,要有科學依據指導練拳才能行。練拳必須找對拳術中的神韻,不能把拳術練的走形變了味。練好拳必須要以拳學理論爲指導,搞通拳學中的主次關係,從站樁基礎功做起,抓住拳學主體的內容深入進去。拳學理論如同靶上之環,要看得清,瞄得准才行,偏離了准心位置,什麼東西都找不到了,好似盲人摸象一事無成。
學習意拳必須先從王薌齋先生拳學著作提出的重點理論去深入學習,練習站樁,試力,試聲,發力,步法,推手,斷手七步功法,都要以意拳拳學理論要點爲依據,才能學好意拳之神韻;要從重點理論中反覆研究、分析,理解、認識其中的涵意,才能規範地學好意拳之內容。王薌齋老先生的意拳學開首就提示後人:『欲知拳真髓,首由站樁起』,告誡後人必須認識到站樁功對拳術的重要性。
學習意拳首先從站樁、試力起手。在練站樁時,要從王薌齋先生提出的『四容五要』中找感覺。『四容』爲頭直目正、神莊氣靜;『五要』內容:恭、慎、意、切、和。把握好『四容五要』法是學習意拳的基本要素,只有『遵循』四容五要法,在練功時有一種平常的心態,保持有拳論『神不外溢,意不露形,形不破體,力不出尖』的要求,才能在練站樁時找好王薌齋先生提出的『內虛領,外挺拔,舒適得力爲基本不動的原則,更以剛柔、虛實、動靜、緊松同時起參互錯綜作用爲方針』的站樁感覺。通過練站樁功,具備精神假借、意念誘導身心發生變化,才能學好意拳試力、發力過程。
意拳七步功中試力時,王薌齋先生的弟子何鏡平談到老先生描述站樁與試力的關係,『試力是站樁的擴大,站樁是試力的縮小。』試力要在『慢優於快、緩勝於急,欲動欲止,欲止欲動』中找感覺。於永年先生曾言王薌齋老先生形容試力猶如哄小孩玩一樣,『勁大了不行、勁小了也不行。』這些論談都是要求練拳適可而止把握『度』的重要性。試力就是要把站樁得到的東西,通過精神意念假借在微動中,能與體外聯繫在一起,體認用意與外界物體牽掛感,培養身體梢節在緩慢運動時產生擰旋滾鑽力。
關於身體能有鬆緊變換時,王薌齋先生論道:『鬆緊樞紐在於上下,上下相引乃爲周身互爭之法。』如何能把握好這一關,先生解釋爲『上動下自隨,下動上自領』。這些論要,就是要求身形上下,通過用站樁、試力方法,調整人體身形上下一體有立體勁。用站樁、試力調整好身形整體勁,才能解決好人體前後、左右的勁路,人體上下相引用意與外牽拉互爲,然後才能有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整體彈簧力。
人體下肢腿腳訓練用摩擦步法,通過用試力方法把腿腳訓練的如同上肢手一樣的靈巧,是同樣按試力要求領悟其中之妙法。首先用意從手試力中找感覺,用上下相引乃又相爭之要法調整好身形立體勁,把腿腳步法調整的運用自如,把身形上中下勁路協調爲一體,最後才能達到『腳無定位,手無定形』變化莫測的拳法要求。
關於意拳發力過程,王薌齋老先生提出:『力不可由內向外張,須由外向內引,其力方能外發。』要想找好拳論中描述的發力感覺,重在有用意能與外界建立相互牽拉互爲作用的感覺。利用站樁、試力中培養與體外相聯繫的內在力,才能掌握意拳論中最樸實又關鍵的『鬆緊緊松』身心能變通的關係。能用意同外界發生牽拉聯繫,才能刺激身心有『鬆緊』轉換產生源動力。在身體能有『鬆緊』變換矛盾發力過程中,還要符合意拳『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的拳學原理要求,符合拳學原理,才能在拳術發力過程有『力不空發,意不空回』的渾圓力。力永遠是在平衡與不平衡的矛盾狀態中互生互變的。身法在運動時,整體有『進步似崩繩,退步如牽牛』意感,在進退運動步過程中始終要同外界保持有牽掛聯繫感,才能完善意拳發力過程。姚宗勛先生意拳發力中的下發力,就是有代表性的『力由外向內引,其力方能外發』的拳學原理運用。
在意拳發展過程中,很多人站樁、試力、摩擦步基礎功練得非常到位,而在發力過程中存在與基礎功脫節的現象,一是平時練拳沒有與外界用意建立好牽掛感;二是不利用意拳學『鬆緊』頻率矛盾轉換發力,沒有發揮出傳統武學中力變寸間的原理,只是用局部向外爭力,沒有利用精神意念假借外界的引力。
王薌齋先生拳學理論萬變不離其宗,就是用『假借無窮意,精神渾圓真。本身皆具備,反向身外求』的辨證關係來指導練拳,用精神意念與身外物體相聯繫,誘導身心本能有鬆緊、緊松變化產生矛盾力。拳學論點猶如發酵劑,通過體認才能浸入到整個拳學領域。練意拳要從站樁時就能用精神意念與外界建立牽掛聯繫,誘導身體能產生『鬆緊』變化矛盾力基礎練起,找准拳學航標,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才能把意拳學好。
筆者深感拳學理論指導思想對練好拳術尤爲重要,但難盡述其內容,有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