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釋卷】相關人物
呂蒙(179年—220年)東漢末年名將,少年時依附姐夫鄧當,隨孫策爲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
【手不釋卷】涵義
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手不釋卷】出處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手不釋卷】辨析
【手不釋卷】讀音:shǒu bù shì juàn
【手不釋卷】近義詞:孜孜不倦
【手不釋卷】反義詞:不學無術
【手不釋卷】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手不釋卷】造句
1、他一生酷愛讀書,就是躺在病恫上,仍舊手不釋卷。
2、自從爸爸買了一套兒童百科全書後,弟弟整日手不釋卷,還拿裡面的問題來考我們。
3、他年輕的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到了這把年紀,還是每天手不釋卷。
4、他看小說時就會手不釋卷,但對教科書卻興趣缺缺。
5、趙匡胤雖是一員武將,卻很喜愛讀書,常手不釋卷。
6、無論在何處,他總是手不釋卷,難怪學問如此淵博。
7、這名男子從小酷愛讀書熱愛學習,經常手不釋卷。
8、他很會利用時間,不管是走路,還是坐車,幾乎都是手不釋卷,所以功課一直名列前茅。
9、後來戎馬一生,他也常手不釋卷,這才造就了這一位偉大的詩人。
10、他孜孜不倦地學習,如毛澤東同志的文章,他是再三閱讀和研究,還有【孫子兵法】,真是手不釋卷。
【手不釋卷】成語典故:
三國時,呂蒙是吳國的大將。一次,他點兵3萬,用船80餘只襲擊荊州。水手一律身著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艙里。黑夜,船到當陽江邊,烽火台的漢兵厲聲盤問。吳軍詐稱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風,漢兵信以爲真。約至二更,船上吳軍突然襲擊,占據了烽火台。隨後,呂蒙帶兵長驅直入,輕取荊州。呂蒙作戰勇猛,平時卻不肯讀書。孫權勸道:“你讀點歷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孫權道:“漢先武帝從前行伍出身,卻‘手不釋卷’。”從此,呂蒙勤勉自學,受益匪淺。
【手不釋卷文言文】:
凡先生之游,以二馬三騾載書自隨。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之。或逕行平原大野,無足留意,則於鞍上默誦諸經註疏;偶有遺忘,則即坊肆中發書而熟復之。
【手不釋卷白話文】:
凡是顧炎武外出旅行,都隨身用許多馬和騾子裝書。到了險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詢問這裡的詳細情況;有的與平時聽說的不一樣,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開書進行核對校正。有時直接走過平原曠野,沒有什麼值得留意的,就在馬背上默讀各種經典著作的註解疏證;偶然有忘記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開書仔細認真地查看。
【手不釋卷】成語接龍:
手不釋卷→卷席而居→居心險惡→惡衣菲食→食不充腸→腸肥腦滿→滿臉春風→風塵僕僕→僕僕風塵→塵羹塗飯→飯蔬飲水→水泄不透→透骨酸心→心慌撩亂→亂語胡言→言從計納→納士招賢→賢母良妻→妻梅子鶴→鶴長鳧短→短兵接戰→戰天鬥地→地網天羅→羅織構陷→陷落計中→中饋猶虛→虛詞詭說→說千道萬→萬家生佛→佛口蛇心→心領意會→會道能說→說黃道黑→黑天摸地→地崩山摧→摧眉折腰→腰纏萬貫→貫通融會→會者不忙→忙中有錯→錯落不齊→齊趨並駕→駕鶴西遊→游手偷閒→閒言長語→語不投機→機事不密→密約偷期→期頤之壽→壽陵失步→步線行針→針頭削鐵→鐵獄銅籠→籠絡人心→心直口快→快人快語→語出月脅→脅肩累足→足衣足食→食甘寢寧→寧缺毋濫→濫用職權→權重秩卑→卑躬屈膝→膝行蒲伏→伏牛乘馬→馬前潑水→水宿風餐→餐風宿雨→雨泣雲愁→愁長殢酒→酒食地獄→獄貨非寶→寶刀不老→老調重談→談圓說通→通前至後→後進領袖→袖中揮拳→拳打腳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