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工作者不久前在陝西省鳳翔縣雍城遺址發現一口巨型秦國瓮棺,經修復後正式在寶雞市先秦陵園博物館展出。 這口秦國瓮棺是在陝西省鳳翔縣南指揮村一處取土場發現的。當時該器物側倒放置,兩隻足露在外面,一隻足斷裂,其餘部分都埋在土裡,裡面還有一些人的屍骨,看上去形體較大。 經考古工作者發掘,發現埋瓮棺的墓坑爲東西向,寬1.2米,土台高1.5米,瓮棺則頭西足東,橫臥於土中。經勘測,該瓮棺由蓋和三足瓮組成,加上蓋子通高131厘米,蓋爲一隻深腹盆,口徑44厘米,高28.5厘米,蓋盆底徑21.5厘米。三足瓮高106厘米,口徑40厘米,腹徑81厘米,底爲寰形,有分布均勻的3隻足,高均爲10厘米,瓮棺腹飾6道8厘米寬的繩紋帶,瓮內有人骨。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田亞岐介紹,此瓮棺發現時是破損的,現場也已經被破壞,從瓮棺外壁上細繩紋與素面帶相間、材質爲加砂灰陶等特徵,推斷其爲春秋晚期,距今約2500年。瓮棺一般是用來埋葬幼兒和少年的,但在這個瓮棺中發現的骨骼,既有成年人的,也有未成年人的,只是數量較少,根據數量看,這不是兩個人的完整骨骼。據此推測,此瓮棺可能是在家族墓地的遷移過程中,將兩人殘存的屍骨放在了同一瓮棺內,然後一起遷移到了另一個地方,可能是一種特殊葬式。 目前,經過博物館文物工作者的緊張修復,瓮棺已被修復完整,並在寶雞市先秦陵園博物館正式對外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