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75|回覆: 2

以老解老讀【老子】第二十九章

[複製連結]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1-8-29 20: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9.第二十九章

【原文】將欲取天下而爲之,吾見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爲者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凡物,或行或隨;或噤或吹;或疆或銼;或培或墮。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譯文】

【解讀】

29.1將欲取天下而爲之,吾見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爲者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

打算取得天下而有意爲之,我看他不可能實現.因爲天下是自然的傑作,不是可人爲造作出來的。意圖造作天下的人必然失敗,意圖把持天下的人必然失去。

【老子】第四十八章云:爲學者日益,爲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爲,無爲則無不爲。將欲取天下者,恆以無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那麼這個『無事取天下』或者『無爲治天下』觀點的基礎是什麼呢?

【老子】第五十七章則云:『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法令滋章,而盜賊多有。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老子一章,實際上是講聖人無爲而治所採取的社會治理原則。

【老子】第六十六章又云:『老子江海之所以能爲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爲百穀王。是以聖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後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天下樂推而弗厭也。非以其無爭與,故天下莫能與爭。』其中所謂:『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正是『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那么正是在『無爲而治』的原則下,所取得社會治理效果,而『天下樂推而弗厭也。非以其無爭與,故天下莫能與爭。』所以『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爲大也,故能成其大。』 反之,如果『將欲取天下而爲之』那麼『爲者敗之,執者失之。』

簡本【老子】則云:『爲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聖人無爲,古無敗也;無執,古無失也。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人之敗也,恆於其幾成也敗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之所過。是以能輔萬勿(物)之自然,而弗敢爲。』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1-8-29 20:40 | 顯示全部樓層

29.2凡物,或行或隨;或噤或吹;或疆或銼;或培或墮。

但凡事物,有時主動有時順應,有時靜寂有時活動,有時強大有時折損,有時鞏固有時毀敝。

29.2.1或行或隨:行本義是道路,後引申爲行走,但在這裡主要指事物有剛強的一面或階段或積極主動的一面或階段,隨,本義是跟從,這裡指順從,順應之意。

29.2.2或噤或吹:噤本義是閉口或屏息,這裡實質上是指事物在某個階段或某個條件下表現出靜寂潛隱。吹,本義是用力呼氣,這裡實質上是指事物在某個階段或某個條件下,表現出萌動活躍。

29.2.3或疆或銼:疆同強,強大之意,銼同挫,折損之意.老子在這裡強調事物都有強大的一面或階段,但也必然出現自然而然的折損.難以改變』物壯則損』的事實.

29.2.4或培或墮:培本義是給植物或牆堤等的根基壘土,在這裡指鞏固之意,墮本義是毀壞,這裡指自然而然的衰毀.

所謂『或行或隨;或噤或吹;或疆或銼;或培或墮。』即事物都有自身發展變化的規律,都有自身對立統一的必然,這不是人爲可以控制和改變的。老子在這裡繼續論證『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爲者也。』的觀點。當然,在老子這種辨證統一的思想達到較高的水平,比方說,通過主動順應規律,化解一味的被動,做到防範於未然,防止消極等待,雖然是強調順應服從,但是主觀態度卻是積極主動的.在上一章中所謂『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都是指根據自身所處的條件,位置,發展階段,明白『日中則昃,月滿則虧』的道理,積極調整或保持自身的基本態度和應對方式。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1-8-30 21:37 | 顯示全部樓層

29.3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正是因爲物極必返,物壯則老,爲了防止過猶不及,樂極生悲,盛極易衰,泰極否來,所以聖人總是『去甚,去奢,去泰。』 甚者,本義是指異常的安樂;奢,本義是指無節制的享受,泰,通太,本義是指極端的高大,凡言大而以爲形容未盡,則作太。所謂『甚』、『奢』、『泰』,無一不是包含著『極端,過分』之意。

所以聖人杜絕任何極端過分的做法,『爲天下式,恆德不忒,復歸於無極。』其實所謂『無極』,前面一章已經指出並沒有那麼『玄乎』,做任何事情不能偏於一端,過於極端。對於名、權、利的追求無所不用其極,巧取強奪,恣意妄爲,慾壑難填,無一不是『自取其禍,自遺其咎。』

【老子】第三十四章云:『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爲大也,故能成其大。』

【老子】第三十九章云:『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珞珞若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