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縮性病變,臨床上十分常見,約占接受胃鏡檢查患者的80%~90%,隨年齡增長的萎縮性病變的發生率逐漸增高。慢性胃炎的治療包括病因治療、對症治療,無症狀的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可不做任何處理,慢性胃炎一般預後良好,但伴有萎縮、腸化生、上皮內瘤變的患者,除了定期觀察病理隨訪,必要時進行手術外,並無良好的治療方法。李佃貴教授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以濁毒立論防治慢性胃炎伴有糜爛、反流、部分腸化和異型增生等取得了可觀的療效,使部分腸化生和異型增生減輕或消失,從而扭轉了胃癌癌前病變難以逆轉的觀點,使胃癌的藥物預防成爲可能。
【慢性胃炎的臨床表現】
慢性胃炎分爲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早期可無任何症狀,症狀輕者僅有上腹不適、重者出現腹脹、早飽、噯氣和噁心等非特異性消化不良症狀。內鏡下可見黏膜紅斑、黏膜出血點或斑塊、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腫、充血滲出等基本表現。
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表現形式多樣,部分患者可無明顯症狀, 有症狀者主要表現爲非特異性消化不良, 上腹部不適、飽脹、疼痛是本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 還可伴有食欲不振、嘈雜、噯氣、反酸、噁心、口苦等消化道症狀, 部分患者還可有乏力、消瘦、健忘、焦慮、抑鬱等全身或精神症狀。上述症狀可由飲食不當、情緒激動或抑鬱、勞累和氣候變化而誘發。消化不良症狀的有無及其嚴重程度與組織學所見和胃鏡分級無明顯相關性。
【慢性胃炎的內鏡表現】
胃鏡下萎縮性胃炎有兩種類型,即單純萎縮性胃炎和萎縮胃炎伴增生。單純萎縮性胃炎主要表現爲黏膜紅白相間,以白爲主,褶皺變平甚至消失,血管顯露;萎縮性胃炎伴增生主要表現爲黏膜呈顆粒狀或結節狀。內鏡下判斷萎縮與病理診斷的符合率較低,確診應以病理診斷爲依據。萎縮的定義:胃黏膜萎縮指胃固有腺體減少,組織學上有兩種類型:①化生性萎縮:胃黏膜固有層部分或全部由腸上皮腺體組成;②非化生性萎縮:胃黏膜層固有腺體數目減少,取代成分爲纖維組織或纖維肌性組織或炎性細胞(主要是慢性炎性細胞)。
如果同時存在平坦或隆起糜爛、出血、粗大黏膜皺襞或膽汁反流等徵象,則可診斷爲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或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糜爛、膽汁反流等。其中糜爛性胃炎分爲兩種類型,平坦型和隆起型。平坦型表現爲胃黏膜有單個或多個糜爛灶,其大小從針尖樣到直徑數厘米不等。隆起型可見單個或多個疣狀、膨大皺襞狀或丘疹樣隆起,直徑5~10毫米,頂端可見黏膜缺損或臍樣凹陷,中央有糜爛。
慢性胃炎在內鏡下表現爲胃黏膜粗糙,黏膜糜爛、充血水腫,黏液湖渾濁,或見膽汁反流,隆起結節,病理多伴有腸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均與濁毒密切相關。
【慢性胃炎的治療】
李佃貴等認爲濁毒內蘊是該病的主病機,主張採用化濁解毒法治療此病;且在臨床上從濁毒論治此病,療效滿意。根據濁毒病邪的輕、中、重程度,感邪之淺深,疾病之新久,病位在氣、在血,以及是否入絡成積等情況,治療上應分而治之。
濁毒內蘊型 隨著現代生活飲食結構的改變,過食肥甘厚味,內傷脾胃,加之情志抑鬱,以致脾胃氣機升降失常,肝膽疏泄失司,從而津液輸布障礙,聚而成濕。濕邪郁久化熱,釀濕爲毒。因此,胃鏡下表現爲:胃黏膜粗糙,黏膜糜爛、充血水腫,黏液湖渾濁,或見膽汁反流,隆起結節。臨床表現常見胃脘脹滿,脹痛灼熱,口黏口苦,心煩失眠,噁心嘔吐,納呆,怕冷,四肢困頓,自覺身重,小便色黃,大便不爽或便溏,舌紅或紫紅,苔黃膩,脈弦細滑或滑數。病機爲濁毒中阻,升降失常。治療化濁解毒,理氣和胃。方用化濁解毒方。方中藿香、佩蘭、砂仁芳香祛濕化濁,白花蛇舌草、半枝蓮、茵陳等藥物清熱利濕解毒,寒溫並用,不使濁毒相搏,共奏化濁解毒爲君;黃芩、黃連、枳實祛濁逐穢,茯苓滲濕於熱下,協助君藥以祛濕濁、解毒邪爲臣;柴胡、香附、川朴疏肝理氣,升清降濁共爲佐使。諸藥合用上以升清,下以降濁,外以引邪達表,內以解毒化濁。諸藥合用共奏化濁解毒、理氣和胃之功。伴噁心加蘇葉,黃連;大便不干、不溏,排便不爽,便次頻數者,加葛根、白芍、地榆、秦皮、白頭翁;伴腸化者,加半枝蓮、半邊蓮、絞股藍;伴不典型增生者,加三棱、莪朮;伴Hp感染者,加蒲公英、虎杖、連翹等。
濁毒入絡型 【丹溪心法】:『血受濕熱,久必凝濁』。【金貴要略心典】中記載:『毒者,邪氣蘊結不解之謂。』濁毒之邪,以濁爲體,以毒爲用,重濁黏滯,毒火走竄,必有凝痰聚瘀,邪火內熾之象。故胃鏡象可見胃黏膜充血腫脹、糜爛, 伴瘀斑或出血點。臨床表現胃脘脹滿,刺痛,痛有定處,夜間加重,胸滿口燥,面色暗滯,舌質紫或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苔黃膩或黃厚膩,脈弦澀。病機爲濁毒壅滯,胃絡瘀阻。治療化濁解毒,活血通絡。常用藥物:茵陳、黃芩、黃連、半枝蓮、半邊蓮、白花蛇舌草化濁除濕,清熱解毒;當歸、川芎、延胡索、三七、蒲黃、五靈脂活血通絡,止痛安神。若兼見胃脘脹滿,肝氣鬱結,可加柴胡、香附、木香等疏肝解郁;痰挾瘀血,血敗肉腐,可加三棱、莪朮、壁虎等,去瘀生新。
濁毒傷陰型 【素問·經脈別論】曰:『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提出了濁是濃濁的水谷精微,是人體的精微物質。但由於平日過食肥甘厚味,內傷脾胃,加之情志抑鬱,以致脾胃氣機升降失常,肝膽之職疏泄失司,從而津液輸布障礙,聚而成濕。濕邪郁久化熱,釀濕爲毒。生理上的『濁』是人體的正氣,而病理上的『濁』爲邪氣。水谷精微不能得到人體的正常利用,卻助邪氣生濕化熱,危害機體。實際上是人體精微的內流失。因此,不能滿眼都是濁毒,盲目驅邪。治療早期濁毒力強勢猛,攻之不吝辛溫燥濕之品,但用量太過易耗傷胃陰,加之濕熱蘊結或肝氣鬱久均易化火傷陰耗氣,故在治療上應重視補虛藥的使用。胃鏡表現胃黏膜片狀紅白相間, 黏膜變薄; 胃黏膜乾燥, 黏度少; 胃酸偏低( 慢性萎縮性胃炎居多)。臨床上常表現爲胃脘脹滿,灼痛,胃中嘈雜,飢不思食或食少,口乾,五心煩熱,大便乾結,舌紅少津,苔少或花剝,脈弦細或細。濁毒陰傷病機:濁毒中阻,胃陰虧損,治以化濁解毒,滋養胃陰。常用藥物:茵陳、藿香、佩蘭、黃芩、黃連、石斛、麥冬、元參等。諸藥清熱祛濕與滋陰養胃合用。心血暗耗,虛火內浮所致眠差,加酸棗仁;肺氣虛損所致項背疼痛,加沙參。伴胃中燒灼者,加生石膏、黃連;胃痛伴胃酸缺乏者,加石斛;伴口乾者,加天花粉;伴咽堵者,加射干、桔梗等。
【典型病例】
濁毒內蘊型 段某,女,52歲。主因間斷胃脘脹滿6個月,加重伴燒心14天。現主症:胃脘脹滿,伴燒心,口黏口苦,無胸悶、反酸、胃痛,納可,入睡困難,大便黏膩不爽,每日1~2次。舌質紅、苔色黃、苔質厚膩、脈象弦滑。
診斷 胃痞病(濁毒內蘊證)。
治療 化濁解毒,方用自擬化濁解毒湯:方中茵陳、黃芩、黃連、化濁解毒爲君藥;藿香、佩蘭、枳實、厚朴,半夏、竹茹芳香化濕,和胃降逆;生石膏、浙貝母、瓦楞子、海螵蛸清胃制酸爲臣藥;炒萊菔子、檳榔、雞內金消食和胃;首烏藤、百合、蓮子心養心安神,共爲佐使藥。諸藥合用共奏化濁解毒之功。處方如下:茵陳25克,生黃芩12克,黃連12克,藿香15克,佩蘭12克,枳實15克,川厚朴15克,清半夏9克,竹茹10克,生石膏30克,浙貝15克,瓦楞子30克,海螵蛸15克,炒萊菔子10克,檳榔10克,雞內金10克,首烏藤30克,百合30克,蓮子心12克。10劑。每日1劑,水煎取汁300毫升,分早晚2次服。10劑後,根據病情加茯苓20克,炒梔子12克,清熱利濕,除煩安神。現舌仍暗紅、苔薄黃稍膩。再診 加龍齒 20克,淡豆豉 9克,制天南星 9克,清熱化痰,除煩安神。
經治療,患者病情較前好轉,予以門診堅持口服化濁解毒中藥。
濁毒入絡型 田某,女,46歲。因間斷胃脘疼痛8個月,加重1個月。現胃脘部疼痛、脹悶不適、反酸燒心、口苦、二便尚可、飲食可、寐欠安,舌質紫或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苔黃膩或黃厚膩,脈弦澀。胃鏡示:慢性淺表性胃炎伴糜爛。活檢病理示:胃竇黏膜中度慢性炎症,間質水腫伴肌組織增生。
診斷 胃脘痛病(濁毒入絡型)。
治療 以化濁解毒爲大法組成中藥處方,方中延胡索、丹參、當歸、川芎行氣止痛、活血化瘀,檀香、香櫞、佛手,.疏肝理氣、和胃寬中止痛,敗醬草、浙貝母、黃連、黃芩、清半夏、生石膏化濁解毒、清熱祛瘀止痛,茵陳、瓦楞子、蒲黃、茯苓、萊菔子、砂仁化濕除脹、理氣溫脾,海螵蛸收斂澀精,白芍養血斂陰,諸藥合用,共奏化濁解毒之功。處方如下:香櫞12克,佛手10克,丹參10克,檀香後下3克,浙貝母10克,砂仁後下3克,炒萊菔子10克,敗醬草30克,當歸12克,海螵蛸15克,白芍30克,川芎12克,茯苓10克,蒲黃12克,瓦楞子30克,五靈脂10克,茵陳15克,黃連12克,延胡索10克,白芷10克,黃芩12克,清半夏12克,生石膏30克。10劑。每日1劑,水煎取汁300毫升,分早晚2次服。服完後症狀較前好轉,予以出院,門診繼服化濁解毒中藥。
李佃貴在辨病施治的同時,結合電子胃鏡作爲中醫望診的延伸的辨證論治,強調對於有確實療效的專病專藥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正如岳美中教授所說:『病者本也,體也;證者標也,象也;有病始有證,辨證方能識病,識病後可以施治。』李佃貴經常教育學生要成爲一名好的中醫,僅僅學習中醫理論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熟練掌握中西醫理論,將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參與臨床和科研工作,並有條理、有系統地在腦子裡反覆分析、歸納,以找出其規律性東西。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責任編輯:高繼明) |